做投資理財的朋友,最希望擁有的一項超能力,就是提前預知市場漲跌。
但短期漲跌是很難預測的,即使是巴菲特這樣的大神,也不敢說自己能精準把握市場走勢。
不過很多人不知道,在大跌之前,還是有一些信號可循的。
比如有一個(ge) 指標,叫“市場前5%股票成交額”,說的是從(cong) 曆史數據來看,如果前5%股票的成交額,占整個(ge) A股市場的比重,超過45%這一警戒值之後,市場可能會(hui) 大跌。
從(cong) 近10年的數據來看,出現過3次這種情況,分別是:2014年12月45.8%,2018年1月46.6%,2021年1月49.5%。
而這3次信號出現的1個(ge) 月後,滬深300都是下跌的!2015年1月跌了5%,2018年2月跌了5.9%,2021年2月最大回撤接近10%!
這個(ge) 指標為(wei) 什麽(me) 會(hui) 這麽(me) 準,背後的依據是什麽(me) 呢?
“市場前5%股票成交額”,量化的就是核心資產(chan) 交易集中度的問題,比如2021年“茅指數”裏麵的個(ge) 股,就是這樣的核心資產(chan) ,交易集中度提高,就說明市場上的資金在追逐這些核心資產(chan) ,產(chan) 生了抱團。
抱團之後,資金大麵積淤積在少數股票上,估值泡沫逐步積累,抱團到某個(ge) 極限之後,估值炒得很高,壓根沒人接得了盤,就意味著後續資金衰竭,那麽(me) 自然就很容易崩盤了。
但是我得提醒一下,即便這個(ge) 指標信號出現了,也不代表馬上就會(hui) 大跌,這隻是體(ti) 現交易集中度過高的一個(ge) 指標,大家可以參考,但也必須明白,最後的大跌出現會(hui) 有多種因素綜合影響,具體(ti) 時點是不可預測的。
不過“抱團”這個(ge) 事情還是給了我們(men) 一個(ge) 重要啟示:想要在市場長期生存,控製風險比短期暴利更加重要!
關(guan) 注我,了解更多投資理財的幹貨!
原創文章,作者:香港赛马会网络平台,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s://www.b2g419.com/bxsp/185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