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現在的一個(ge) 新興(xing) 的網上貸款平台“有利網”打出保本保息每年12%的廣告,讓廣大投資者開始春心蕩漾。昨天還有朋友問我,12%哦,還有擔保,對理財行業(ye) 是不是有衝(chong) 擊?做資產(chan) 配置還有必要嗎?
我要潑潑冷水,不要看到線上渠道看到新的概念就興(xing) 奮,我們(men) 先冷靜下來,對這個(ge) 平台做理智的分析。
這種平台是新的玩法嗎?
這種貸款平台換湯不換藥,無非就是把錢借給別人收息,是固定收益產(chan) 品的一種,當息收到一定程度,自然風險也會(hui) 提高。
線下評估線上籌資就靠譜?
有利網的CEO這樣詮釋自己的優(you) 勢:為(wei) 什麽(me) 自己的網站不像其他的交易平台風險這麽(me) 高?線下小額貸款公司已經審批的項目,放到線上投資。因為(wei) 線下小額貸款公司已經有了初步的風險評估和擔保公司的擔保。
看似有道理,線上隻是中介,我們(men) 從(cong) 網上直接獲知借錢主體(ti) 到底有沒有信用,線下的項目經過評估再放到網上,自然風險低一點。
可是,這裏有一個(ge) 假設:線下的小額貸款公司審批過的項目就是百分百沒有風險的了,或者說,有擔保公司擔保的項目就是百分之百沒有風險的了。所以12%是可以達成的。作為(wei) 業(ye) 內(nei) 人士,這個(ge) 邏輯我實在是不敢恭維。線下小額貸款公司的口碑如何,很多媒體(ti) 已經報道過,無須我多說了。
銀行去哪兒了?有好項目都不做?
且不說擔保公司成了地下高利貸中介這一糗事,擔保公司本來就是因為(wei) 某些項目無法拿到銀行貸款而催生的,通過擔保公司提高了借貸主體(ti) 的評級,可以進行貸款了。
即便這樣,銀行也要對這些貸款提壞賬準備金的,連銀行自己都不敢說,經過擔保公司擔保的貸款一定能收回本金,憑什麽(me) 經過擔保公司擔保後,融資成本高達12%的項目,有人宣稱能百分之百收回本金,你就相信嗎?
網上的槍手都在鼓吹,因為(wei) 這個(ge) 網站有牛B的風險評估係統,線下的小額貸款公司能夠找到好的貸款項目,這一點我並不否認,可是我們(men) 要記住一點:優(you) 質的項目永遠是稀缺的。世界上真的存在這麽(me) 多優(you) 質的、100%保本保息的項目,卻無法獲得銀行貸款嗎?輪到我們(men) 這些工薪階層湊錢去給它融資,銀行都是吃素的?
就算初始項目是優質的,當大量資金湧入時,如何保證優質項目持續存在?
回到剛才的邏輯,世界哪有這麽(me) 多的好項目,全被你一間網站找到,而別人找不到?當大量資金湧來,你如何保證每個(ge) 項目都那麽(me) 好嗎?這與(yu) 金融學中的套利理論是相違背的。
大家資金都湧來的時候,好的項目就被吃盡了。新的資金進來時,回報率可能已經沒這麽(me) 高了,但大家對你的期許已經是保本保息12%,在這個(ge) 時候為(wei) 了經營下去,就不得不不實告知,最終的結果就是龐氏騙局。
大家要現實一點,有12%的收益就要承受相應的風險。這是最靠譜也最實在的承諾。12%的收益,完全沒有風險的項目,是天上的餡餅。連銀行都不敢相信這樣的餡餅,當你看到了,拿到了的時候,就馬上要想想:天上的餡餅是不是意味著地上的陷阱?
不是有擔保公司做擔保嗎?
有擔保公司就可以保證12%沒風險?滑天下之大稽。雷曼迷你債(zhai) 就是因為(wei) 有雷曼兄弟的擔保,雷曼兄弟都可以破產(chan) ,更何況在中國已經臭名昭著的擔保行業(ye) ?
如何清醒看待互聯網金融?
自從(cong) 互聯網金融成為(wei) 熱門話題後,P2P貸款網站作為(wei) 互聯網金融的一種形式,也開始進入我們(men) 的視野。這是一件好事。
其實P2P網站早四五年前在國外就出現了。有很多都是優(you) 秀的創業(ye) 者創辦的。這種網站的使命感,並不在於(yu) 給投資者多高的投資回報,而在於(yu) 幫助有創業(ye) 夢想和貧困的人士,即使在貧困中,有good idea也能走上創業(ye) 之路。
到了中國,P2P網站利用了中國投資者急功近利的心理,成為(wei) 了給投資者提供銀行不能企及的、高收益金融產(chan) 品的金融服務行業(ye) 。
我個(ge) 人認為(wei) 這是對P2P網站的誤讀。原因很簡單,對投資者而言,如果隻是追求高的貸款利率或投資回報,必定要承受高的風險。正如我前麵所說,一個(ge) 貸款項目,如果利率明顯高於(yu) 銀行,而需要從(cong) 民間融資,一定是銀行評估過,無法貸款給它,才會(hui) 出現的狀況。有了高的貸款利率,必然有高的違約風險,這是天經地義(yi) 的事。網站應該告知每一位投資者這一事實。而不是把自己包裝成銀行的替代物,保本保息還有12%的投資回報。
我不反對大家在P2P網站上放貸,但是這些網站的運營者,既然是本著互聯網精神,更應該信息高度披露,不要誤導投資者去相信天上的餡餅。這種承諾,極容易淪入龐氏騙局的圈錢遊戲。中國的P2P網站就存在這種可能性。
作為(wei) 一個(ge) 新興(xing) 的創業(ye) 行業(ye) ,還是應該回到這個(ge) 行業(ye) 的本質。希望這個(ge) 行業(ye) 能夠利用大家的慈悲心懷,在P2P網站上把閑散資金集中起來,給那些無法在銀行融到資的創業(ye) 者以支持。國內(nei) 也開始有創業(ye) 者在做眾(zhong) 籌的項目。國外有的項目是專(zhuan) 門給“走鬼”(擺地攤)融資的,我如果投資了這樣的項目,就不會(hui) 期許他一定還我錢,如果他還我錢,我會(hui) 很高興(xing) ,這意味著我又救活了一個(ge) 家庭。這同樣的滿足市場需求,同樣的幫助中國經濟發展,不要再用高收益去誤導中國投資者本來就浮躁的心情了。
中國的監管機構應該對網站的這種誤導以嚴(yan) 格的打擊。這些明顯違背金融常識的宣傳(chuan) ,怎麽(me) 可以在互聯網上大行其道?
但願互聯網金融帶來的是一股新鮮的空氣,而不是線下放高利貸的線上延伸。
原創文章,作者:香港赛马会网络平台,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s://www.b2g419.com/bxzs/lczs/180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