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有朋友問譜藍君,“你們(men) 文章裏寫(xie) 的年金險、增額壽險好像每年承諾的收益率並不高啊,也就3.5%這個(ge) 樣子,做其他投資也很容易就能達到這個(ge) 收益吧。”
譜藍君:“但年金險、增額壽險提供的這個(ge) 利率可是長期甚至終身的複利哦。”
對方不解:“單利和複利有什麽(me) 區別嗎?我隻聽說過某某產(chan) 品每年的收益率是多少多少,還沒聽過有單利、複利的說法。”
什麽(me) 是單利、複利?在投資理財中,兩(liang) 者的投資收益區別很大嗎?今天咱們(men) 就來聊聊這個(ge) 話題。
- 什麽是利息?
- 什麽是單利和複利?
- 兩者差了多少錢?
- 譜藍君總結
在這之前,咱們(men) 先來解釋一個(ge) 概念,什麽(me) 是利息。
說出來大家可能不信,利息早在五千年前就已經出現了。
五千年前生活在美索不達米亞(ya) 平原的蘇美爾人,已經有了非常鮮明的職業(ye) 特征:負責耕作的農(nong) 民、負責放牧的牧民;工人、麵包師、釀酒師、老師、會(hui) 計等等。
在這麽(me) 一個(ge) 完整的經濟體(ti) 係下,若交易過程僅(jin) 僅(jin) 依靠承諾是無法穩定運轉的,比如張三想用100斤大麥交換李四的一頭牛,李四當然對這個(ge) 交易條件不滿意,這時張三提出三個(ge) 月以後再追加20斤大麥給李四。
不過,口說無憑,李四憑什麽(me) 相信張三會(hui) 兌(dui) 付呢?
於(yu) 是他們(men) 想到了一個(ge) 好辦法——打欠條,用楔形文字在泥板上將這筆欠款記錄下來,而李四就是泥板的持有者,三個(ge) 月之後李四拿著這款泥板就可以向張三收回欠款了。

*蘇美爾簽收啤酒的泥板
這就是利息的雛形。
很少人會(hui) 無償(chang) 幫助陌生人,人們(men) 總是希望能從(cong) 這樣那樣的幫助行為(wei) 中得到一些回報。放在今天也是一樣的。
如果銀行不給我們(men) 一定的利息,誰願意把錢借(存)給銀行呢?同理,我們(men) 想向銀行借錢,銀行也會(hui) 向我們(men) 收取一定的利息。因此,利息也可以理解為(wei) 因存款、放款而得到的除了本金以外的錢(區別於(yu) 本金)。

了解完什麽(me) 是利息之後,咱們(men) 再來看什麽(me) 是單利和複利。
假設現在有個(ge) 項目,每年的收益率是10%。我投100塊錢進去,那麽(me) 十年後這個(ge) 項目能給我帶來多少收益呢?
這裏就會(hui) 涉及兩(liang) 種算法,一種是單利,一種是複利。這兩(liang) 種算法最後得出來的結果天差地別。
先來看第一種,單利。單利的本質就是在本金上計息。

如圖,本金100塊錢,從(cong) 第1年一直到第10年,每年利息都是10塊錢;
那麽(me) 10年後,我能拿回的本金+利息就是200塊錢。
再來看第二種,複利,也就是我們(men) 俗稱的“利滾利”。

本金還是100塊錢,第1年的利息還是10塊錢;
重點在第2年發生了變化,計息方式不再是在原始本金上計息了,而是在第1年的本息上再次計息10%。
這時候,110塊錢成了我的新本金,那麽(me) 第2年的利息就變成了11塊錢元。這個(ge) 時候我的本息有121.1塊錢了。
如果我繼續投資,那麽(me) 第2年的本息又會(hui) 成為(wei) 我第3年的新本金,第3年我所能獲得的本息就是121.1塊錢加上121.1塊錢的10%。
這樣下去,10年後我能拿回的本金+收益有多少呢?
這裏我們(men) 用一個(ge) 簡單的複利公式來計算:
100*(1+10%)的10次方
就是本金乘以1加上利率的和的年數次方。這裏的本金是100,利息是10%,年數是10年,通過公式很簡單就可以得出10年後我的本息就有259塊錢。
經過兩(liang) 種計算方式我們(men) 得出結論,如果按單利計算,我能額外獲得100塊錢的利息;如果按複利計算,我能額外獲得159塊錢的利息,兩(liang) 者相差了59塊錢。
假如你覺得沒感覺出什麽(me) 差距,我們(men) 不妨在數字後麵加個(ge) “萬(wan) ”。

是不是一下就對比出來了?

而且複利還有一個(ge) 優(you) 勢,那就是時間越長,效果越顯著。
單利是直線增長,而複利是指數增長。

指數增長要想產(chan) 生更大的倍數,比如我們(men) 想要投入的本金實現三倍、五倍的增長,就要靠時間。時間越長,越可能實現。所以複利也是最能體(ti) 現金融中所提到的貨幣的時間價(jia) 值的東(dong) 西。
說到這裏,你是不是已經躍躍欲試了,打算拿出三五十萬(wan) ,讓它實現三倍五倍的增值啦?

複利又豈是那麽(me) 容易就能讓我們(men) 得到的。
咱們(men) 平時大多數的投資都是單利,就隻有本金產(chan) 生利息。比如銀行存款利息,就是典型的單利:我們(men) 存入多少錢,每年都隻有本金去增值,利息是不會(hui) 增值的。
基金倒是複利的。但是!注意了,投資收益雖然是複利的,但它的盈利和虧(kui) 損是不對等的。
怎麽(me) 理解這個(ge) 不對等呢?舉(ju) 個(ge) 簡單的例子,你持有某隻基金100塊錢,假如第一天漲了100%,第二天跌了100%,你覺得你第二天收盤的基金賬戶是多少錢呢?
很多人下意識會(hui) 以為(wei) 還是100元,漲100%跌100%嘛,抵消了。但其實不是。
第一天漲100%,你的基金賬戶是200元;第二天跌100%,基金賬戶是0元。
因此,不要隻看到基金的複利收益,它虧(kui) 損起來,也可能出現“雪崩”的後果!

回到年金保險、增額壽險上,我們(men) 都知道這兩(liang) 類理財險也是非常典型的複利收益,但目前我們(men) 能看到的產(chan) 品也就是3.5%複利左右。
那麽(me) ,正如開頭那位朋友所問,3.5%左右複利的理財險,和3.5%單利在投資收益上,有什麽(me) 區別呢?
譜藍君給大家拉個(ge) 表格,可以更加直觀地看到3.5%左右的複利是什麽(me) 概念;

你以為(wei) 的3.5%左右的複利,在時間的加持下,能讓你的本金實現十倍的增值,單利能超過14%!

當然了,我們(men) 做理財決(jue) 策並不能單看產(chan) 品的收益,而是要根據我們(men) 的理財目標、我們(men) 資金的用途來做決(jue) 策。
比如說,這筆錢我們(men) 打算半個(ge) 月就用,那麽(me) 雖然存款收益低,但它勝在靈活存取;
再比如說,這筆錢我們(men) 打算三五年內(nei) 就要計劃使用的,年金保險、增額壽險顯然也不適合我們(men) ;
那麽(me) ,什麽(me) 情況下才適用這類產(chan) 品呢?
想了解更多,或有理財規劃需求的朋友,點擊下方圖片,免費報名谘詢,會(hui) 有專(zhuan) 業(ye) 理財師為(wei) 您耐心講解,協助規範投保並提供周全的後續理賠服務。
原創文章,作者:香港赛马会网络平台,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s://www.b2g419.com/bxzs/lczs/3726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