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以來,國內(nei) 的資產(chan) 管理圈可真是不太平。
先是老大「中植」資不抵債(zhai) 宣布破產(chan) ,接著老二「諾亞(ya) 財富」和京東(dong) 的300億(yi) 糾紛案也是鬧得沸沸揚揚,再到最近老三「海銀財富」的700億(yi) 資金神秘消失。
接二連三的暴雷,搞得人心惶惶。
這些可都是國內(nei) 規模排名前列的資產(chan) 管理機構,這麽(me) 大型都會(hui) 暴雷,還有產(chan) 品是安全的嗎?作為(wei) 普通投資者,我們(men) 要怎麽(me) 判斷自己買(mai) 的理財產(chan) 品會(hui) 不會(hui) 暴雷呢?
今天我們(men) 就來聊聊這個(ge) 話題。
1
金融機構規模大 ≠ 理財產(chan) 品不會(hui) 暴雷
很多人評估一款理財產(chan) 品安不安全,主要看背後的金融機構規模夠不夠大、知名度夠不夠高,以為(wei) 隻要夠“高大上”就不會(hui) 有暴雷風險。
這種從(cong) 金融機構的破產(chan) 風險來評估理財產(chan) 品的投資風險的認知,可以理解,但並不科學。
實際上,理財產(chan) 品是否會(hui) 暴雷與(yu) 金融機構沒有關(guan) 係。
一般來說,隻要是有穩定政府和穩定監管的注冊(ce) 金融機構,且有獨立托管賬戶的金融類資產(chan) ,就是安全的。
穩定政府、穩定監管以及注冊(ce) 金融機構,這幾點很好理解。
我國就是有穩定政府的,也有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負責監管的,國內(nei) 的銀行、基金公司、保險公司等都需要正規注冊(ce) ,持牌經營。
所以在銀行進行存款、在基金公司買(mai) 基金、在保險公司買(mai) 保險等都是合法安全的。
有獨立托管賬戶,意思是我們(men) 投入的資金不會(hui) 直接到理財公司手上,而是由第三方機構進行托管,可以實現資金的獨立運轉,不會(hui) 發生資金挪用風險、理財機構卷款跑路的情況。
舉(ju) 個(ge) 例子:
你買了華夏的基金,你的錢並不會直接給到華夏,華夏資產管理公司會在某個銀行開設獨立托管賬戶,由托管銀行負責管理這筆錢。 華夏可以拿這個(ge) 錢去投資,但不管怎麽(me) 操作,錢都是在托管銀行裏,到不了華夏手上;
托管銀行必須對基金賬戶和資產(chan) 情況進行日常監控、信息披露和風險預警等等,保證資金的安全。
即便華夏基金破產(chan) 了,也無法動用托管賬戶的錢,正常有兩(liang) 種結果:
一是由其它基金公司接管,你可以自行決(jue) 定繼續持有或賣出基金;
二是沒有基金公司接手,那就得等基金公司清算賠償(chang) ,按破產(chan) 時的淨值清算。
但這個(ge) 安全隻是製度上的安全,金融資產(chan) 合規合法,並不代表資產(chan) 就100%不會(hui) 虧(kui) 損。
真正的投資風險,99%都歸因於(yu) 最終標的資產(chan) 的損失風險,也就是底層資產(chan) 的風險。
2
什麽(me) 是底層資產(chan) ?
怎麽(me) 判斷底層資產(chan) 的好壞?
所謂底層資產(chan) ,指的是投資資金的最終流向。
平時我們(men) 買(mai) 的理財產(chan) 品包括債(zhai) 券、基金、信托等,其實都是包裝後的資產(chan) 組合,實際上包含了多種底層資產(chan) 。
比如說我們(men) 買(mai) 了一款低風險的銀行理財產(chan) 品、或者固收類的理財險,底層資產(chan) 可能是銀行存款、國債(zhai) 等;
再比如說我們(men) 買(mai) 了一隻基金,其實是十幾隻股票的打包,所以底層資產(chan) 是股票;買(mai) 了一隻信托,底層資產(chan) 可能是股票、未上市企業(ye) 股權、不動產(chan) 項目等等。
這筆錢最終投向了哪裏,才是底層資產(chan) 。
隻有搞清楚底層資產(chan) ,才可以更好地評估一款理財產(chan) 品是否具備投資價(jia) 值,以及有沒有暴雷風險。
像一些流向不明,或者不靠譜的底層資產(chan) ,就很容易被“動手腳”,暴雷風險也比較高。
就拿前些年非常火爆的P2P來說,之所以暴雷就是因為(wei) 它的底層資產(chan) 落不到實處。
P2P實際上隻是一個(ge) 鏈接出借人和借款人的平台,舉(ju) 個(ge) 例子:
A手裏有閑錢,想要理財賺收益, B正好缺一筆錢投資項目,需要貸款且願意支付利息。 兩者素不相識,P2P正好給兩者提供了平台,讓兩者在平台上完成了借貸款交易。
但實際上很多跟風建立的平台,缺乏完善的審核機製,導致在平台上借貸的多是一些不靠譜的主體(ti) ,比如沒法在正規銀行通過信用審核貸款的項目,甚至還有提交虛假資料做假項目騙貸的。
於(yu) 是,我們(men) 在P2P平台投出去的錢流向了不靠譜的主體(ti) 手裏,甚至沒有真的投入任何真實的經營生產(chan) ,所以最後走到暴雷的地步也不奇怪。
那底層資產(chan) 清晰了,就一定不會(hui) 暴雷嗎?也不一定。
前段時間鬧得沸沸揚揚的平安信托,福寧615號信托計劃7.7億(yi) 延期兌(dui) 付,就是一個(ge) 很好的佐證。
和過去大多數信托一樣,平安這個(ge) 信托計劃的底層資產(chan) 是房地產(chan) 項目,夠清晰了吧?但我們(men) 已經不止一次提醒過房產(chan) 泡沫過大,具有很高的投資風險。
現在的房地產(chan) 市場有多不景氣,大家應該都知道。
經濟下行周期,老百姓都勒緊褲腰帶過日子,房賣不動,房地產(chan) 商投資的款項回不來,地產(chan) 公司暴雷,於(yu) 是連帶著以此為(wei) 底層資產(chan) 的信托計劃也出問題了。
這個(ge) 案例也給了我們(men) 一個(ge) 警示:光是知道有哪些底層資產(chan) 還不夠,還得透析底層資產(chan) 是否優(you) 質、值得投資。
3
有朋友可能會(hui) 問:那什麽(me) 樣的底層資產(chan) 才是優(you) 質的、不會(hui) 輕易暴雷呢?
一般來說,在交易所或銀行間市場上市交易的標準化資產(chan) ,監管嚴(yan) 格,流動性強,風險相對小一點,比如有價(jia) 證券。
以譜藍全球配置組合6號為(wei) 例,配置的底層資產(chan) 就是現金、股票、債(zhai) 券等,這種有淨值的,有漲有跌,就隻會(hui) 有收益波動的風險。
當然,這些隻是大類資產(chan) ,還是要具體(ti) 標的具體(ti) 分析。即使是股票、指數,也不是所有都值得持有,需要細細甄選;
但是像信貸、信托、應收賬款等非標準化資產(chan) ,比如P2P理財產(chan) 品、融資類計劃,這種沒有在公開市場交易的,流動性略差,風險就相對較大。
如今的投資市場魚龍混雜,很多金融機構喜歡把簡單的東(dong) 西複雜化,用層層包裝來掩蓋真實。
所以對於(yu) 大多數普通投資者來說,要靠自己透視產(chan) 品的底層資產(chan) 、判別優(you) 劣,還是比較困難的。
這不僅(jin) 要求你有足夠的專(zhuan) 業(ye) 知識儲(chu) 備,還要有較高水平的甄別能力,建議大家讓獨立的第三方理財師協助,可以得到專(zhuan) 業(ye) 客觀的建議。
親(qin) 愛的用戶,別再為(wei) 保險規劃煩惱啦!點擊下方圖片,立即解鎖價(jia) 值800元的超值福利!資深規劃師1對1免費谘詢,專(zhuan) 屬方案量身定製,現有保單深度分析,投保全程免費協助,理賠無憂終身守護。抓住這次機會(hui) ,為(wei) 您和家人打造完美保障,讓未來穩穩的!立即點擊下方報名入口,開啟專(zhuan) 屬保障規劃之旅,買(mai) 保險不掉坑!
原創文章,作者:香港赛马会网络平台-敏敏,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s://www.b2g419.com/bxzs/lczs/2070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