嘿,朋友們(men) ,我是保姐!在保險行業(ye) 做了十幾年內(nei) 容,每天都會(hui) 遇到讀者問:”買(mai) 定期壽險到底該選多少保額?100萬(wan) 夠不夠?” 今天我就用大白話,教大家怎麽(me) 科學計算定期壽險保額,保證聽完你心裏就有數!
先說結論:100萬(wan) 保額對很多人來說可能真的不夠! 保額不是隨便猜的,而是要算出來的——算負債(zhai) 、算責任、算未來。買(mai) 少了解決(jue) 不了問題,買(mai) 多了浪費錢。怎麽(me) 找到那個(ge) ”剛剛好”的數字?跟著我一起算三筆賬就知道了!
第一筆賬:負債賬——你欠了多少錢?
首先,定期壽險是幹嘛的?就是防止你人不在了,家人還要幫你還債(zhai) 過日子。所以第一步,先算清楚你身上背了多少債(zhai) :
- 房貸/車貸:這是大頭!比如北京上海一套房,貸款可能就三四百萬
- 信用卡/網貸:如果有大額欠款也別忽略
- 其他借款:比如問親戚朋友借的錢
公式①:保額 ≥ 所有負債(zhai) 總額
真人案例👇
小王一家在上海買(mai) 房貸款300萬(wan) ,車貸20萬(wan) 。那他定期壽險保額至少要是320萬(wan) ——否則萬(wan) 一出事,家人可能房子都保不住!
第二筆賬:責任賬——你家未來要花多少錢?
光還債(zhai) 還不夠!你得讓家人繼續生活吧?孩子要上學、父母要養(yang) 老、日常開銷不能斷。這部分最容易低估!
- 家庭基本開支:每月吃飯、交通、物業等硬性支出(按年計算)
- 子女教育費:從幼兒園到大學,一線城市100萬起步不誇張
- 父母贍養費:每月給父母的生活費/醫療費(建議預留10-20年)
- 其他剛性支出:比如孩子的培訓班、家庭旅遊等
公式②:保額 ≥ 5-10年的家庭總支出
真人案例👇
小李一家每月開銷1.5萬(wan) ,孩子教育預留100萬(wan) ,父母養(yang) 老預留50萬(wan) 。那麽(me) 他的保額應該是:(1.5萬(wan) ×12月×10年)+100萬(wan) +50萬(wan) =330萬(wan)
第三筆賬:收入賬——你未來能賺多少錢?
這是最紮心但最重要的一筆賬:如果你不在了,家庭會(hui) 損失多少收入?定期壽險本質上是對你”賺錢能力”的保障。
簡單算法:
公式③:保額 ≥ 年收入 × (退休年齡-當前年齡)
更科學的算法:
隻算未來10-20年的收入損失(考慮通脹和投資回報)
真人案例👇
小陳30歲,年收入50萬(wan) ,計劃60歲退休。按簡單算法需要1500萬(wan) 保額?但這不現實!實際上,用收入法計算:保留未來20年收入(50萬(wan) ×20年=1000萬(wan) ),再扣除家庭現有儲(chu) 蓄200萬(wan) ,最終保額800萬(wan) 左右更合理。
所以,100萬保額到底夠不夠?
現在你明白了吧?100萬(wan) 保額可能隻夠覆蓋負債(zhai) (一線城市房貸都不夠),更別說生活費和收入損失了!
根據上述公式,大部分家庭需要的定期壽險保額通常在300-500萬(wan) 之間。如果你收入高、負債(zhai) 多,可能需要800萬(wan) 甚至更高。
但別被數字嚇到!記住三點:
- 優先覆蓋最急的錢:先保負債和5年生活費,有餘力再增加
- 保費沒你想的那麽貴:30歲男買300萬保額(保30年),每年可能就3000元左右
- 動態調整:每3-5年回顧一次保額,房貸少了、收入多了都要調整
避坑指南:買定期壽險別忘了這3點!
- 健康告知要如實說:別隱瞞病史,否則理賠時可能吃虧
- 受益人指定要明確:寫清楚給誰(比如”配偶張三”),別隻寫”法定”
- 優先選長繳費期:拉長繳費年限,杠杆更高(比如選30年交比20年交更劃算)
保姐真心話
說實話,算定期壽險保額的過程可能有點紮心——我們(men) 要直麵自己的負債(zhai) 、責任和風險。但這就是成年人的擔當:我們(men) 在,我們(men) 照顧家人;我們(men) 不在,保險替我們(men) 照顧。
最後送大家一句話:保額不是數字,是你對家人的愛的量化。 別貪便宜買(mai) 不足,也別盲目追高。科學計算,合理規劃,才是真正的劃算。
親(qin) 愛的用戶,別再為(wei) 保險規劃煩惱啦!點擊下方圖片,立即解鎖價(jia) 值800元的超值福利!資深規劃師1對1免費谘詢,專(zhuan) 屬方案量身定製,現有保單深度分析,投保全程免費協助,理賠無憂終身守護。抓住這次機會(hui) ,為(wei) 您和家人打造完美保障,讓未來穩穩的!立即點擊下方報名入口,開啟專(zhuan) 屬保障規劃之旅,買(mai) 保險不掉坑!
原創文章,作者:香港赛马会网络平台,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s://www.b2g419.com/bxzs/21697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