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熱搜榜被勒令停榜一周,一條熱搜就一直停留在榜上:

騙保的案例其實不少,但李某這個(ge) 案例有些另類了。
底下的評論居然毀譽參半……
今天就一起來聊聊這事。
- 利用航班延誤騙保300萬
- 對與錯?責任在誰?
- 良性的市場需要雙方的誠信
- 譜藍君總結
2020年4月份,南京警方接到報案,保險公司在反查近幾年曆史理賠時發現,李女士和幾個(ge) 關(guan) 聯賬號航班延誤險賠付量異常高!
經過調查,李女士人在異地,但總是通過同一家航空公司,買(mai) 不同地方飛去特定機場的機票和延誤險,涉嫌團夥(huo) 保險詐騙。

警方找到李女士,李女士才交代:
之前在航空公司上過班,能夠提前知道航班延誤的消息。
她分析出幾條延誤率最高的航線,根據起飛前的天氣狀況,用多人身份證買(mai) 機票和航班延誤險。
如果航班不延誤,立即退票;
延誤了,就等著保險公司在線自動理賠。
她自己還有一個(ge) 專(zhuan) 門的賬本,這是另辟蹊徑“理財投資”啊。

這個(ge) 李女士有一定反偵(zhen) 察意識。
5年來,把自己沒到期的護照扔掉,謊稱弄丟(diu) 了補辦,到現在已經十幾本。
同時,以理財之名騙取親(qin) 友身份證信息。
很多人覺得航班延誤險,幾乎是最雞肋的保險了。
幾十塊錢保費,航班延誤三個(ge) 小時賠300-600塊,航班取消賠100塊…
心理安慰都不屑要。
萬(wan) 萬(wan) 沒想到,蒼蠅腿也是肉啊。
李女士憑自己“半仙”屬性,成功估摸近900次飛機延誤,累計獲賠保額300多萬(wan) 元!
目前,李女士涉嫌保險詐騙罪和詐騙罪被刑事拘留。
新聞一爆出來,吃瓜群眾(zhong) 坐不住了。
很多人都認為(wei) 李女士沒錯,更算不上騙保、詐騙。

為(wei) 李女士發聲的不在少數。當中還包括專(zhuan) 業(ye) 律師和官媒。

這些人的主要觀點還是說,李女士確實是在保險公司製定的規則裏合法薅羊毛,隻是薅得多了,保險公司就不樂(le) 意了。
真的是這樣嗎?
其實航空延誤險本來就是保險公司弄出來的一個(ge) 羊毛產(chan) 品。
很多經常出差的朋友都被延誤慣了,比如在雷雨季節飛南方,延誤是大概率的事情,順手買(mai) 上一份延誤險,一年靠著薅大幾千塊錢羊毛很常見。
幾十塊錢就能換幾百塊錢理賠,理賠過程又簡單便捷,久而久之這些經常飛行的高淨值客戶就會(hui) 對這間保險公司熟悉、有好感,有買(mai) 保險需求的話自然會(hui) 想起這些保險公司。
這才是保險公司的真正目的,人家根本就不是在乎這點錢。
所以你好好薅羊毛,其實別人是歡迎的。
啥叫薅羊毛,你買(mai) 票的時候提前看了那天天氣預報不太好,感覺有可能會(hui) 延誤,順手買(mai) 上一份延誤險,完全沒問題。
而李女士這個(ge) 情況,有兩(liang) 個(ge) 比較惹人詬病的地方:
利用前職務之便,可以提前獲取航班是否延誤的消息;
李女士是拿了其他親(qin) 友的身份信息買(mai) 機票和保險,親(qin) 友甚至都不知情。
我國刑法中關(guan) 於(yu) 保險詐騙的定義(yi) 是這樣的:

而航班延誤險作為(wei) 財產(chan) 險,其保險標的就是航班準點;航班延誤後,彌補對被保人造成的經濟損失。

李女士這種情況,被保人都不是“被保人”本人,航班是否準點會(hui) 不會(hui) 造成經濟損失,就更談不上了。
而且有些航班延誤險的具體(ti) 條款中寫(xie) 明了:延誤的航班是需要“實際搭乘”的。

所以,李女士屬不屬於(yu) 騙保,大家可以衡量一下。
不過,這就牽扯出另一個(ge) 問題:保險公司有沒有責任呢?
既然按照具體(ti) 條款,沒有實際搭乘的李女士是不符合申請理賠的,為(wei) 什麽(me) 會(hui) 白白被薅了300多萬(wan) ?
一個(ge) 主要的原因:互聯網保險濫用技術優(you) 勢,求快,但沒有把好每一關(guan) ;
再有,選擇性不重視低保額的保險。
我們(men) 經常聽到的騙保案例,重疾、壽險,一次騙幾十萬(wan) 、幾百萬(wan) 、甚至上千萬(wan) ,保險公司對兩(liang) 類險種的審核非常重視、審核流程也很嚴(yan) 格;
沒曾想一次賠幾百元的航班延誤險也能被覬覦,累計被薅300多萬(wan) 。
這是某安推出的航班延誤險的宣傳(chuan) :
連能證明實際搭乘的登機牌和登記證明的審核都省了。

李女士就是利用保險公司這種操作漏洞。
既然保險公司的規則有漏洞,那責任是否在於(yu) 保險公司?
李女士在法律層麵上到底是否構成刑事詐騙?
我們(men) 今天也不再過多討論,相信很快會(hui) 有結論。
爭(zheng) 論太多沒有意義(yi) ,譜藍君更想從(cong) 實際出發,談談它會(hui) 對我們(men) 每個(ge) 消費者造成的影響,甚至是未來對行業(ye) 的影響,這才是跟每個(ge) 人息息相關(guan) 的。
之所以這樁騙保案,能引起保險圈外的人這麽(me) 多關(guan) 注,是因為(wei) 犯罪手法另類,還有保險公司一直以來被汙名化。
這件事發生之後,我們(men) 至少需要認識到兩(liang) 點:
1、互聯網保險審核更嚴(yan) 格
保險公司被狂薅羊毛,這是個(ge) 新鮮事。
但不是說,保險公司“隻準州官放火,不許百姓點燈”,保險公司該賠還是會(hui) 賠,有效保單是受法律保護的。
經過這次教訓,互聯網保險以後也不會(hui) 一味求新求快,讓有心之人鑽到空子賺取不屬於(yu) ta的暴利。
審核這一關(guan) 是一樣要把好的,
回到我們(men) 吃瓜群眾(zhong) 本身,投保前隻要看清條款,別被代理人牽著鼻子走。
如果覺得對避坑、挑選高性價(jia) 比保險這種事有心無力的話,可以找像譜藍這樣的專(zhuan) 業(ye) 第三方,在譜藍投保,還可以終身免費享受理賠協助和法律援助服務。
2、投機取巧不可取
從(cong) 去年的電影《受益人》再到現實中丈夫為(wei) 了千萬(wan) 保額泰國殺妻,我們(men) 一直相信,藏在暗處的罪犯有一天都會(hui) 露出馬腳。
其實因為(wei) 疫情的原因,李女士應該半年沒有薅這個(ge) 羊毛了,但保險公司依然在複盤數據的時候發現了端倪,不聲不響聯合了多家保險公司、收集資料,最後證據確鑿擺在公安局的桌麵上,警察叔叔才去求證、抓人的。
保險姓保,本質的意義(yi) 是為(wei) 了轉移我們(men) 的人身健康、意外風險,確保我們(men) 愛的人不會(hui) 輕易被風雨擊垮。
保險不姓險,不是讓你走在尖刀口謀財。
再遠一點看,即使這個(ge) 真的是保險公司規則上的漏洞,如此利用漏洞為(wei) 己謀利真的可取嗎?
這300萬(wan) ,對於(yu) 個(ge) 人來說是挺多的,但落到每個(ge) 保險公司頭上可能就幾十萬(wan) ,就一兩(liang) 單重疾理賠的錢,跟保險公司動輒數十億(yi) 的金庫比起來,冰山一角;
有行業(ye) 人士悄悄說過,保險公司每年在航延險上投入的羊毛,可以以“億(yi) ”來計算,所以這真不是“羊毛薅得多了,保險公司玩不起就翻桌兒(er) ”的事;
重點在於(yu) ,這是惡意騙取理賠金。保險公司這就不能接受了。
對與(yu) 錯咱們(men) 可以不去爭(zheng) 論,隻實實在在地看現實,到底對誰有利、對誰有害。
報道中也有說,李女士還曾在一次航班延誤中薅到了10萬(wan) 塊錢。這應該是兩(liang) 三年前了,那時候保險公司“涉世未深”。
這幾年,保險公司已經在慢慢收緊航空延誤險的賠付規則,而且賠付金額也大大縮水、審核流程也越來越嚴(yan) 格。
有的保險公司,甚至直接放棄了這塊業(ye) 務。剩下還在做的,產(chan) 品也設計得越來越嚴(yan) 苛,賠付金額也大大縮水、審核流程也越來越嚴(yan) 格,有的人甚至被保險公司拉進黑名單。
設身處地地想想,以後那些真的因為(wei) 航空延誤而產(chan) 生了經濟損失的人,他們(men) 要如何獲得經濟補償(chang) 和心靈安慰呢?
你現在為(wei) 個(ge) 別消費者的投機得利而歡呼,明天將不再會(hui) 有一個(ge) 誠信、互助互利的良性市場,最終損壞的,是所有消費者的利益。
所以,譜藍君還是希望大家正視保險。隻有一個(ge) 雙方都誠信的市場,才會(hui) 良性地發展下去,雙方受益。
如果還沒有給自己和家人配齊應有的保障,可以點擊下方圖片,免費體(ti) 驗譜藍價(jia) 值800元的家庭保障規劃服務。專(zhuan) 業(ye) 的譜藍理財師將會(hui) 1對1為(wei) 你量身定製家庭保障方案、挑選高性價(jia) 比產(chan) 品,並協助你規範投保,提供免費的理賠協助服務。
原創文章,作者:香港赛马会网络平台,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s://www.b2g419.com/bxzs/322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