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麽說家庭理財需要攻守兼備?

《家庭財務寶典》

前幾天看到一條非常有意思的新聞:曾經“逢底必抄”的華爾街基金經理大幅增持現金類標的。

為什麽說家庭理財需要攻守兼備?插圖1

一方麵,最近的市場環境確實讓股民們(men) 生不起信心;另一方麵,也說明了高收益一定會(hui) 伴隨高風險,all in 不一定能抄底,還有可能是“抄家”。

即便是華爾街基金經理都懂得“回防”,不知道我們(men) 的家庭在理財的過程中,是否也儲(chu) 備好了相應的“防守型資產(chan) ”了呢?

借這個(ge) 話題,咱們(men) 今天就來聊聊家庭理財中的防守型資產(chan) 。

主要內(nei) 容:

  • 為什麽說家庭理財需要攻守兼備
  • 防守型資產怎麽選?
  • 譜藍君總結

為(wei) 什麽(me) 說家庭理財需要攻守兼備,要回答這個(ge) 問題,巴菲特就是很好的參考。

巴菲特在 2008 年以 8 港元/股的成本,投了比亞(ya) 迪 2.32 億(yi) 美元,之後一直沒有減持。如今 13 年過去了,巴菲特在比亞(ya) 迪的投資浮盈已經超過 25 倍!

今天我們(men) 看他的投資回報率非常驚人,但實際上,這 13 年期間的波動性也不遑多讓,更曾一度跌破 6 港元/股,整個(ge) 過程上下起伏、波動巨大。

而現實中更多普通投資者購買(mai) 比亞(ya) 迪的股票的成本是二三十港元/股,別說跌到 6 港元/股了,跌剩一半可能已經受不了,割肉離場。

很多投資者都看到巴菲特在投資上的“進攻性”,卻忽略了他其實也非常看重“防守性”——伯克希爾哈撒韋(巴菲特的公司)的現金持有量一直以來都在不斷增長。

為什麽說家庭理財需要攻守兼備?插圖3

伯克希爾哈撒韋的現金持有量

按照一般思維,留太多現金不投資,效率會(hui) 很低。但巴菲特用事實告訴了我們(men) ,手裏現金多並不是一個(ge) 壞事,反而能更安心拿著自己的持倉(cang) 不動搖。

正所謂手有餘(yu) 糧心不慌,在需要花錢的時候有錢花,我們(men) 才能夠在市場波動的時候穩住心態,耐心等待牛市。

這也是很多家庭在理財規劃中容易忽視的。譜藍君就遇到過有的家庭,將家庭的資源都放在基金上。

誠然,跟蹤大盤的指數基金一般來說,風險比較低、收益也挺不錯。

為什麽說家庭理財需要攻守兼備?插圖5

但如果你也是基民,你會(hui) 發現,從(cong) 去年二月份開始到現在市場都在不斷下跌,而所謂“保守”的上證 50 也在一年內(nei) 跌超 -22% !

為什麽說家庭理財需要攻守兼備?插圖7

假如我們(men) 家庭的資產(chan) 不幸全部都放在基金、股市上了,可以想象,這時家庭剛好需要用錢,比如孩子馬上要開學、交學費了,我們(men) 能不斬倉(cang) 割肉嗎?即便我們(men) 知道每取出一筆都讓賬麵虧(kui) 損變成實際虧(kui) 損。

這個(ge) 時候,如果我們(men) 有部分資源在防守型資產(chan) 上,就具備了一定的抗風險能力,也不用擔心市場下跌對我們(men) 的影響。

這也是為(wei) 什麽(me) 說家庭理財需要攻防兼備的原因。

進攻型資產(chan) 能幫助我們(men) 的資產(chan) 增值,讓我們(men) 越來越有錢,但我們(men) 也要承擔相應的風險,收益越高,風險越大。股票、基金就屬於(yu) 這類;

防守型資產(chan) 相當於(yu) 無風險資產(chan) ,往往收益不會(hui) 太高,但卻是能幫助我們(men) 避免資產(chan) 損失和現金流危機的工具。國債(zhai) 、存款、理財型保險都是比較典型的防守型資產(chan) 。

沒有配置防守型資產(chan) 的家庭理財,就像沒有足球場上沒有守門員,雖然有機會(hui) 進球得分,但更容易被“偷家”。

為什麽說家庭理財需要攻守兼備?插圖9

那家庭中的防守型資產(chan) 應該怎麽(me) 選呢?

防守型資產(chan) 在我們(men) 家庭理財規劃中,扮演的是“安全盾”的角色。相信每個(ge) 家庭都會(hui) 有一定數量的防守型資產(chan) ,它有很多不同的名字,現金、銀行存款、債(zhai) 券基金、保險等等。

這些資產(chan) 風險非常低,但不意味著沒有風險:

現金,跑不過通貨膨脹率,有虧(kui) 損風險,但不可或缺;

銀行存款,50 萬(wan) 以內(nei) 的銀行存款確實沒有風險,但收益率低,比現金高點,同樣可能跑不過通貨膨脹。不過勝在流動性高,隨存隨取,適合短期資金;

債(zhai) 券基金,收益比前兩(liang) 者都高,在 2% – 3% 之間,但是會(hui) 有違約風險、大額贖回風險等等;流動性沒有銀行存款高,但作為(wei) 中短期資金是個(ge) 不錯的選擇;

譜藍君寫(xie) 過一篇介紹債(zhai) 券基金的文章,點擊標題查看 ↓

· 買(mai) 理財險不如買(mai) 債(zhai) 基?今天就來聊一聊…

最後是理財型保險,比如增額終身壽險或者年金險。

拿增額終身壽險來說,我們(men) 都聽過理財投資的不可能三角,即一款理財產(chan) 品,是不可能兼備高收益、高安全性和高流動性的,比如前麵提到的,銀行,安全+流動,缺乏收益;債(zhai) 券,安全差點,收益高點,流動性居中;

但增額終身壽險卻能在這三個(ge) 方麵都表現不賴。

1. 安全性高

增額終身壽險本身安全性很強(增額壽險屬於(yu) 人壽保險,這意味著就算保險公司倒閉,也有保險保障基金和接手的下家保險公司來接管保單),金額是寫(xie) 進合同的,在當下經濟環境裏麵擁有非常難得的“剛兌(dui) ”屬性。

因此也被市場公認為(wei) 是安全性僅(jin) 次於(yu) 國債(zhai) 的產(chan) 品。

2. 收益可觀

比較安全的說法應該是,利益寫(xie) 在合同裏麵,有很多產(chan) 品通過計算會(hui) 發現收益在3.5% 左右,還是複利的。

3.5% 的年化複利,意味著現金價(jia) 值將按每年 3.5% 的利率利滾利增長,相當於(yu) 30年6% 的單利。

為什麽說家庭理財需要攻守兼備?插圖11

安全性高,收益可觀,用孫明展孫老師的話來說,買(mai) 增額終身壽險相當於(yu) 提高了家庭無風險資產(chan) 的下限。

3. 具備一定的靈活性

增額終身壽險在靈活性上也不遑多讓。這是因為(wei) 它早期現金價(jia) 值比較高,在合同約定的額度內(nei) 可以按需變現,為(wei) 家庭提供與(yu) 需求相匹配的現金流。

不過要注意,如果在短期內(nei) 退保,現金價(jia) 值還沒積累起來,損失會(hui) 有點大。

因此,防守型資產(chan) 怎麽(me) 選,要看我們(men) 家庭這筆財務資源打算用在什麽(me) 地方——

  • 如果是短期目標,計劃1-3年會用到這筆財務資源,那麽譜藍君建議配置債券基金;
  • 如果是長期目標,計劃10年及以上的期限,增額終身壽險更合適。

有了防守型資產(chan) ,還需要再搭配一定比例的進攻型資產(chan) ,這個(ge) 進攻型資產(chan) ,可以是股票,可以是基金。但是譜藍君更建議家庭選擇譜藍定投——

譜藍定投的投資策略基於(yu) 著名的馬科維茨投資模型。這個(ge) 理論十分深奧複雜,落在實踐中,我們(men) 可以理解為(wei) :

通過配置不同行業(ye) 、不同市場、不同種類的資產(chan) ,利用多類資產(chan) 的不相關(guan) 性,來降低整體(ti) 資產(chan) 組合的風險,在追求收益的同時,把波動控製在家庭的承受範圍之內(nei) 。

至於(yu) 防守型 or 進攻型資產(chan) 的投資資金比例應該怎麽(me) 分配,就因家庭而異了。

每個(ge) 家庭的財務情況不同,目標也不一樣,具體(ti) 還要由理財師了解、測算後才能得出最適合家庭的方案。

關(guan) 於(yu) 家庭的防守型資產(chan) 和進攻型資產(chan) ,大概就介紹到這裏了。

截止譜藍君發文這天,咱們(men) 的大A股似乎站起來了一些,不少網友又開始“天晴了,雨停了,我又覺得我行了”。

然而,譜藍君還是要提醒大家,股市基金可上可下,我們(men) 投資理財一定不能太過冒進,看到收益的同時也要看到風險,並不是某個(ge) 項目賺錢,我們(men) 就要把資源全部投入。家庭資產(chan) 的選擇應該是均衡的,有進攻有防守,隻有這樣,我們(men) 才能創造出更大的天地。

想了解更多,或有理財規劃需求的朋友,點擊下方圖片,免費報名谘詢,會(hui) 有專(zhuan) 業(ye) 理財師為(wei) 您耐心講解,協助規範投保並提供周全的後續理賠服務。

香港赛马会网络平台團隊1對1保險規劃 立省50%

原創文章,作者:香港赛马会网络平台,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s://www.b2g419.com/bxzs/lczs/37793.html

(0)
上一篇 2022年9月16日 下午3:59
下一篇 2022年9月16日 下午4:10

文章推薦

微信掃一掃
微信掃一掃
分享本頁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