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還記得自己買(mai) 過多少份保險,分別保什麽(me) 嗎?
你還記得每年要交多少錢,又是何時扣費的呢?
是不是一下子想不起來了?
譜藍君發現身邊很多朋友都是這樣,買(mai) 完保險就束之高閣,隻有需要用到了才會(hui) 想拿出來看一看。
還有一些朋友心更大,覺得買(mai) 了保險就心安了,至於(yu) 買(mai) 的是什麽(me) 都不清楚。

實際上這些都是對我們(men) 家庭不負責任的做法,會(hui) 造成很多潛在的隱患。
拿最常見的繳費問題來說,長期險一般都是自動扣費,即便不管它,隻要咱們(men) 銀行卡裏有錢,保單就會(hui) 一直生效。
但假如有什麽(me) 意外情況導致扣款失敗,聯係方式又沒有及時更新,錯過了補繳的機會(hui) ,就可能導致合同失效。
輕則花更高的費用重新投保,重則可能因為(wei) 身體(ti) 情況被拒保,甚至還有因為(wei) 保單失效而被拒賠的案例。
此外,家庭的保障需求是會(hui) 根據我們(men) 的財務情況、家庭責任、外部經濟環境等因素不斷變化的。
如果沒有適時做出調整,很可能原先的保障並不足以覆蓋當下的風險,最終錢花了卻沒有達到我們(men) 想要的效果。
但假如我們(men) 能夠定期對保單進行“體(ti) 檢”,就能很好地避免上麵這些問題。
那“保單體(ti) 檢”怎麽(me) 做呢?今天我們(men) 就來聊一聊。
- 什麽是保單體檢?
- 保單怎麽“治療”?
- 譜藍君總結
保單體(ti) 檢,就是對我們(men) 已買(mai) 的保單,做個(ge) 全麵的檢查,看看都保什麽(me) ,保障夠不夠、好不好。
常見的保單分析是把家庭所有保單的基本情況以一份報告、一個(ge) 表格或者其他形式體(ti) 現出來。

這樣做有兩(liang) 個(ge) 好處。
一是讓我們(men) 直觀地了解已買(mai) 的保險,包括每份保單的基本信息,包括承保公司、投被保人、受益人、繳費信息、保障內(nei) 容等。
二是方便我們(men) 對現有的保障進行動態化調整,保障不夠可以及時增加保障,或者產(chan) 品不合適可以及時更換。
在我們(men) 的理財師給會(hui) 員家庭進行定期財務複診時,保單體(ti) 檢就是其中一個(ge) 非常重要的環節。
那麽(me) 我們(men) 一般是如何給保單做體(ti) 檢的呢?
這裏以保障型保險為(wei) 例,給大家講講一般的保單體(ti) 檢思路。
第一步:檢查基礎信息
檢查基礎信息是最簡單、最直接的一步。
基礎信息包括投保時留下的聯係電話、郵箱、家庭住址、繳費銀行卡信息或者是保單受益人等。假如發生變更,都是需要我們(men) 主動進行保單保全的。
如果沒有及時通知保險公司,可能會(hui) 錯過保險公司的續費消息等重要通知。
第二步:檢查保障充足度
保障充足度我們(men) 看兩(liang) 個(ge) 方麵,一是配置的保險全不全,二是配置的保額夠不夠。
- 保險全不全?
通常來說,我們(men) 需要配置的保障型保險主要有四種:重疾險、壽險、醫療險、意外險。
我們(men) 可以檢查一下自己和家人是否配齊了需要的保險,尤其是當家庭有了新成員的時候,一定要記得及時配置。
根據成員家庭責任的不同,四大險種的配置會(hui) 有細微差別,詳細的配置思路可以看這篇文章:
▶10萬(wan) 年收入家庭的靠譜保障方案,沒你想的貴!
- 保額夠不夠?
買(mai) 保險最重要的就是買(mai) 保額,隻有把風險盡可能轉移給保險公司,才能讓我們(men) 在麵對風險的時候真正保全家庭。
然而不要忘記,保險是個(ge) 動態配置的過程,可能十幾年前我們(men) 配置的保障在當時是充足的,但在當下看來卻是有缺口的。
因此,保單體(ti) 檢也應該是持續的、定期要做的事情,尤其是當家庭財務發生比較大的變化的時候。
像家庭收入明顯變化、貸款買(mai) 房、增加新成員等,都是需要重點關(guan) 注的。
第三步:檢查保費占比合理性
保費預算過低,不足以完全抵禦風險;保費過高,可能會(hui) 給家庭生活帶來負擔。
因此找到保費支出的黃金分割點對於(yu) 家庭的幸福感有著重要影響。
具體(ti) 多少就要根據家庭的實際情況來測算啦。
以上就是做保單體(ti) 檢的幾個(ge) 步驟啦,大家可以按照這個(ge) 步驟,簡單檢查下自己家庭的保單。

那如果檢查後發現有問題,該怎麽(me) “治療”呢?
01/信息變更
如果是保單的基本信息發生變更,我們(men) 直接聯係保險公司更新信息即可。
現在大部分保險公司都有自己的微信公眾(zhong) 號、APP,我們(men) 可以直接在線上修改。
02/保障不足
如果是第二種情況,原先的保障不全,保額不足,也比較簡單。
可以通過專(zhuan) 業(ye) 的理財師,根據家庭財務現狀和保障需求重新生成一份方案,補足保障缺口即可。
03/保費過高
至於(yu) 第三種情況,當保費支出占比過高的時候,我們(men) 就要考慮退保或者置換產(chan) 品了。
不過實際生活中,我們(men) 更容易遇到另一種情況,就是產(chan) 品的更新換代。
比如重疾險,經過好幾輪更新迭代,保障範圍相對幾十年前更加完善,保障範圍越來越廣,賠付次數越來越多,還有各種特色的保障責任可以自由選擇:



而價(jia) 格卻變化不大,甚至因為(wei) 互聯網保險的出現,性價(jia) 比還更高了。
當我們(men) 能用更低的保費買(mai) 到更好的產(chan) 品的時候,也是值得我們(men) 考慮置換的。
但無論是退保還是置換,都需要綜合我們(men) 的身體(ti) 狀況和損失來看:
▶ 身體(ti) 條件是否允許投保新的產(chan) 品?如果不行,既退了舊的,又買(mai) 不了新的,顯然是因小失大了。
▶ 置換後的保費支出是否大於(yu) 退保損失?買(mai) 過保險的都知道,猶豫期後退保是有損失的,尤其是前期。
因此我們(men) 得計算退保換其他產(chan) 品是否更劃算,如果退保並換新的保單能省下更多錢,還能獲得更加充足的保障,那我們(men) 就可以置換。

怎麽(me) 看是不是更劃算呢?給大家舉(ju) 個(ge) 例子,有個(ge) 客戶三年前在親(qin) 戚的推薦下買(mai) 了一款重疾險,保單配置情況如下:

這個(ge) 客戶當初出於(yu) 人情,幫朋友衝(chong) 業(ye) 績,才買(mai) 的這份重疾險。
但這幾年受疫情影響收入下滑,他逐漸感到這份保單給他帶來不小的繳費壓力。
我們(men) 的理財師在給他分析這份保單的時候,還發現了不少的問題:
首先重疾險最重要的就是保額,30萬(wan) 保額對於(yu) 家庭支柱的他來說是不夠的;
其次,這份重疾險的重疾責任和身故責任是二選一的,如果理賠過重疾,保單就失效了;且附加了身故責任讓這份保單的價(jia) 格提高了不少;
此外,雖然是二次賠付,但癌症沒有單獨一組,大大降低了二次賠付的概率。
拿現在的重疾險來看,相同的保障配置,每年隻需要8787元就能做到。

從(cong) 總保費投入來看,雖然原保單已經繳費了3年,剩17年繳費,但需要投入的保費還有181934元;而新保單,雖然要繳足20年,但需要投入的保費更少,175740元。
從(cong) 保障細節來看,雖然都是多次賠付,但新保單賠付次數更多,額外賠付金額更高,重疾的賠付條件也更友好。
無論從(cong) 保障還是價(jia) 格來看,這個(ge) 置換都劃得來。

接下來理財師詳細了解了客戶的財務情況、健康情況,再結合客戶的保障需求和預算情況,最終敲定了優(you) 化方案:
重疾保額買(mai) 到40萬(wan) ,仍是保至終身,但去掉重疾險的身故責任,選擇一份40萬(wan) 保額的定期壽險來代替:

可以看到,每年省下1824,保障卻更好了:
▶ 同樣是保終身,重疾險保額由原來的30萬(wan) 升級為(wei) 40萬(wan) ,賠付更多;且賠付次數由原來的2次升級為(wei) 3次,且重疾不分組,大大提高了獲賠的概率,保障更充足;
▶ 保單的輕症和中症賠付次數更多,賠付比例更高;
▶ 重疾責任和身故責任相互獨立,不受影響。
綜合的分析下來,客戶欣然接受了新的保障方案。
同時也感慨,沒想到退保不僅(jin) 沒虧(kui) 錢,反而還省下了萬(wan) 把塊錢~如今繳費壓力輕鬆了不少,保障還更加科學合理了。
買(mai) 完保險,不能就放一邊不管了,買(mai) 的對不對、好不好,我們(men) 需要心裏有個(ge) 底。
所以,定期的保單體(ti) 檢是很有必要的。
通過保單體(ti) 檢及時發現問題、解決(jue) 問題,這樣我們(men) 買(mai) 到的保障,才能更適合我們(men) 家庭需求。在風險真的來臨(lin) 時,幫我們(men) 把損失降到更小。
但我們(men) 也看到了,這個(ge) 過程中遇到的有些問題,可能會(hui) 涉及複雜的計算,以及專(zhuan) 業(ye) 的保險知識、規劃理念,對於(yu) 很多人來說並非易事。
這個(ge) 時候,譜藍君更建議大家找專(zhuan) 業(ye) 的人來做保單分析,而不是自己貿然做決(jue) 策哦。
想了解更多,或有保障規劃需求的朋友,點擊下方圖片,免費報名谘詢,會(hui) 有專(zhuan) 業(ye) 理財師為(wei) 您耐心講解,協助規範投保並提供周全的後續理賠服務。
原創文章,作者:香港赛马会网络平台,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s://www.b2g419.com/bxzs/421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