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初,監管剛進行過窗口指導,要求1月起萬(wan) 能險結算利率不超過4%,6月起不超過3.8%。

(圖源:財聯社)
沒想到還沒到6月,監管居然再次要求下調!這次更猛,直接要求中小險企下調到3.3%,大型險企下調到3.1%。

(圖源:財聯社)
下調節奏之快,打得大家猝不及防。
那監管為(wei) 什麽(me) 緊盯萬(wan) 能險?萬(wan) 能險還值不值得入手?今天我們(men) 來聊一聊。
1
為(wei) 什麽(me) 頻頻下調結算利率?
萬(wan) 能險的收益是由保底利率和浮動利率組成的:
保底利率是寫(xie) 在合同中的,不論市場怎麽(me) 波動,都不會(hui) 影響這部分收益;
浮動利率則是根據保險公司的投資情況確定的,存在不確定性。
那為(wei) 啥要下調結算利率呢?
根據業(ye) 內(nei) 人士消息,此舉(ju) 旨在降低保險公司負債(zhai) 端成本。

(圖源:財聯社)
有朋友可能覺得很奇怪:“保險公司不是收保費的嗎?怎麽(me) 會(hui) 有負債(zhai) ?”
實際上,保險公司每賣出一份保險,每收到一筆保費,相應地就會(hui) 產(chan) 生一筆負債(zhai) ,因為(wei) 保險公司承擔著給付保險金的義(yi) 務。
比如重疾險,出險了要賠付保險金;又比如年金險,到了約定時間要按時給付年金,這些保險公司給出去的錢,就屬於(yu) 它的負債(zhai) 。
那保險公司為(wei) 了保證能拿得出錢去還這些負債(zhai) ,收取保費後就會(hui) 拿出部分資金去投資,也就是用“錢生錢”,然後用投資獲得的收益來覆蓋公司的負債(zhai) 。
而問題就出在了這裏——
過去幾年,銀行存款、國債(zhai) 等無風險資產(chan) 利率持續下行,股票、基金等有機會(hui) 博取高收益的資產(chan) 也表現平平,所以大家對能夠保值增值的資產(chan) 需求高漲。
增額壽、年金險、萬(wan) 能險等理財型保險,憑借著安全穩定、鎖定長期利率的優(you) 勢成為(wei) 了熱門選擇,於(yu) 是掀起了一陣“挪儲(chu) ”熱潮。
有些保險公司為(wei) 了提高產(chan) 品競爭(zheng) 力,給增額壽、年金險定價(jia) 時采用了較高的預定利率,附加的萬(wan) 能險也同樣給出了較高的結算利率。
保險公司承諾給消費者的收益越高,負債(zhai) 負擔也就越重。
如果市場環境好,保險公司承諾給高收益,倒也沒什麽(me) 問題;但現實是,近幾年保險公司的投資收益呈現大幅下滑趨勢。
一直以來,國家對保險公司的投資方向有著嚴(yan) 格的限製,大致投資標的有這些:銀行存款、債(zhai) 券、股票、基金、不動產(chan) 等等。
投資標的雖多,但保險公司為(wei) 保證資金穩健安全,還是偏向於(yu) 風險較低的銀行存款和債(zhai) 券,參考去年第4季度的保險業(ye) 投資數據,這兩(liang) 種資產(chan) 占比超50%。

(圖源:2023年4季度保險業(ye) 資金運用情況表)
而這些資產(chan) 近幾年的表現大家也都有目共睹,存款、國債(zhai) 跌到“2字頭”,股票基金熊比牛多,連房地產(chan) 也頻頻暴雷。
投資市場不景氣,保險公司的投資收益率自然隨之下滑,保險資金投資收益率從(cong) 2020年的5.41%,下跌到2023年的2.23%。
在負債(zhai) 成本高、投資收益低的情況下,如果保險公司再繼續承諾過高的收益,到時候可能就要貼錢給消費者,長期下來或引發“利差損”風險,出現虧(kui) 損。
為(wei) 了避免這種情況發生,監管不得不出手管控,讓保險公司沒有金剛鑽就別攬瓷器活,把結算利率控製在合理的範圍內(nei) 。
至於(yu) 為(wei) 什麽(me) 大型險企的結算利率上限(3.1%)比中小險企(3.3%)低,這點我們(men) 可以類比銀行業(ye) 。
眾(zhong) 所周知,大銀行的存款利率普遍比中小銀行低,這是因為(wei) 中小銀行本就生存艱難,要攬儲(chu) 就隻能通過提高存款利率來增加吸引力。
保險公司也一樣,有些人比較看重品牌形象,會(hui) 偏向於(yu) 選擇知名度高的大公司。
如果中小公司不能給到比大公司高的收益,那可能會(hui) 發生退保擠兌(dui) 風險,這就不利於(yu) 公司運營和行業(ye) 穩定了。
考慮到這個(ge) 問題,監管對大型險企的要求就會(hui) 偏保守點。
2
萬(wan) 能險不“香”了?
即便結算利率下調了,但放眼整個(ge) 市場,萬(wan) 能險的增值效益依舊處於(yu) 較高水平。
一方麵,目前的萬(wan) 能險隻能通過“主險+萬(wan) 能賬戶”的組合模式銷售。
投入萬(wan) 能險的錢需要經過主險的增值後,再進入萬(wan) 能賬戶進行二次增值。
而比較常見的主險有增額壽、年金險等等,都屬於(yu) 固收性質的儲(chu) 蓄工具,本身增值效益就不錯。
根據目前的預定利率水平,最高可以達到接近3.0%的長期複利:
第10年相當於(yu) 達到每年3.44%的單利;
第30年相當於(yu) 達到每年4.76%的單利;
第50年相當於(yu) 達到每年6.77%的單利;
越往後收益越高。
另一方麵,萬(wan) 能險本身的利率水平也不低。
根據13精統計,截止2月底,市場現有的上千款萬(wan) 能險,多數保底利率都在2%及以上,且實際結算利率平均值在3%以上。

(圖源:13個(ge) 精算師公眾(zhong) 號)
這樣的利率水平還是遠超很多低風險理財工具的,比如定期存款、大額存單、國債(zhai) 等等,目前基本都已經跌到“2字頭”,且還在繼續走低。
相比之下,萬(wan) 能險至少能鎖住保底利率,疊加浮動利率後,也有希望博取更高的結算利率。

(圖源:13個(ge) 精算師公眾(zhong) 號)

(圖源:英為(wei) 財情)
除了安全穩定,萬(wan) 能險的靈活性也不錯,可以隨時往裏存錢、往外取錢。
當然,很多產(chan) 品規定了前5年提取需要收取1%-5%不等的手續費,所以想上車的話,盡量用5年內(nei) 不用的閑錢來進行規劃。
又或者選擇手續費更低,或有持續獎勵足以抵消手續費的產(chan) 品,這樣也可以降低取錢損失。
總而言之,萬(wan) 能險安全保底、靈活性高且收益穩健,優(you) 勢還是很明顯的。如果手裏有閑錢,希望資金靈活、複利增值的,可以考慮入手~
3
說在最後
近段時間,降利率的風真是越吹越大了,不管是銀行業(ye) 還是保險業(ye) 都逃不過。
前有中小銀行下調存款利率、大型銀行停發大額存單,現在又輪到萬(wan) 能險再度下調結算利率……
而以上種種其實都是經濟低迷,市場利率下行引發的“蝴蝶效應”。
可以預見,未來這些調整會(hui) 越來越多,所以大家還是要適應環境,認清形勢。
建議盡早上車一些能夠鎖住利率的固收類資產(chan) ,作為(wei) 家庭資產(chan) 的“安全墊”;然後根據自身的風險偏好,配置一些權益類資產(chan) ,用來對抗通脹風險。
親(qin) 愛的用戶,別再為(wei) 保險規劃煩惱啦!點擊下方圖片,立即解鎖價(jia) 值800元的超值福利!資深規劃師1對1免費谘詢,專(zhuan) 屬方案量身定製,現有保單深度分析,投保全程免費協助,理賠無憂終身守護。抓住這次機會(hui) ,為(wei) 您和家人打造完美保障,讓未來穩穩的!立即點擊下方報名入口,開啟專(zhuan) 屬保障規劃之旅,買(mai) 保險不掉坑!
原創文章,作者:香港赛马会网络平台-敏敏,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s://www.b2g419.com/bxzs/bxnew/2075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