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險買(mai) 完了,就可以安心了嗎?
倘若健康告知沒做好,你買(mai) 的保險仍然有風險。下麵是一個(ge) 真實理賠案例:
李女士買(mai) 了一份30萬(wan) 保額的重疾險,半年後不幸診斷乳癌,結果保險公司拒賠了。
拒賠的原因竟是,保險公司查出她2年前就患有乳腺結節,投保時未如實告知。盡管李女士並非故意隱瞞,卻也無法改變被拒賠這個(ge) 事實。
有許多朋友可能也像李女士一樣,很久前得過的病,買(mai) 保險時自己都忘了。
這種情況下,忘掉告知的疾病還要再次告知保險公司嗎?如何去辦理補充告知?告知後保險還能賠嗎?會(hui) 不會(hui) 白買(mai) 了?下麵我們(men) 一起來看看。
主要內(nei) 容如下:
- 你的健康告知,填對了嗎?
- 補充告知,要如何辦理?
- 補充告知後,我的保單還能繼續有效嗎?
- 譜藍君總結
保險不是想買(mai) 就能買(mai) ,買(mai) 之前保險公司還要審核我們(men) 的健康情況,通過之後才能買(mai) 。
但健康告知並不意味著所有的異常情況都要一一說明,而是遵照有限告知的原則,即有問就如實回答,不問則不答。
舉(ju) 個(ge) 例子,健康告知沒有問起胃病,即便有也不需要告知。

健康告知有問到的問題,無論是忘掉告知還是故意隱瞞,對後續的賠付都有隱患。
例如下列常見的情景:
賈女士有肺結節,選購一款重疾險時,健康告知有問到存不存在結節。而賈女士聽完代理人的話,結果健康告知全填否。
梁先生體(ti) 檢查出心律不齊,可投保健康險時,看漏了“近兩(liang) 年檢查異常”這一問答,結果忘掉告知了。
……
那發生這類情況,該怎樣避免後續的賠付糾紛?那就需要進行補充告知。
下麵,譜藍君就給大家來講解下補充告知的正確姿勢。
再次和大家強調下,需要進行補充告知的前提是:你在投保時,沒有如實回答健康告知問到的某些問題,當然無論你是有心還是無意的。
但有些普通的疾病,像感冒、鼻炎、生理性黃疸等,是不用補充告知的,詳細範圍還得看產(chan) 品的健康告知。
補充告知的方式一般有三種:打電話給保司、去線下營業(ye) 櫃台或直接在保司微信公號辦理。
無論哪種方法,都要投保人自己去辦理,一般需要提供身份證原件、保單變更申請書(shu) 、就醫病曆等相關(guan) 資料。
此外,有些保險公司是不支持猶豫期內(nei) 補充告知的,假如猶豫期結束後再補充告知,萬(wan) 一被拒保,我們(men) 已交的保費是不會(hui) 退回來的。
但如果是過了猶豫期才想起來忘掉告知,為(wei) 防止賠付糾紛,也還是要補充告知的。

每家保司補充告知需要提交的材料不同,辦理方法流程也不太一樣,不過現在大多數保險公司都支持在微信公號上,就能直接提交資料補充告知,省時省力。
提醒下大家,無論你買(mai) 的保險支持哪種方式補充告知,最妥當的方法就是,先打電話給保險公司問清楚再操作。
到底能不能保,最後還要看補充告知後的核保結論是什麽(me) 。
我們(men) 提交資料之後,會(hui) 有核保人員進行重新審核,最後的核保結果一般有如下四種狀況:

*這裏的“延期”也相當於(yu) 拒保了
具體(ti) 核保結果如何,主要看補充告知疾病的嚴(yan) 重度。
僅(jin) 僅(jin) 隻是一次闌尾炎手術忘掉告知,核保很可能繼續標準體(ti) 承保;但如果之前已有結節或慢性病等,補充告知再次核保,有可能會(hui) 被要求除外、加費,甚至終止合同。
可能部分人聽說過2年不可抗辯條款,以為(wei) 隻要過了這2年,之後出險保險公司總要賠。
這是真的嗎?那如果保單超過2年再補充告知,是否不管什麽(me) 疾病,保險公司也不能拒保且一定賠?
並非如此。據我國相關(guan) 法律規定,如果因自己的過錯未如實告知,後邊出險是跟未告知的疾病有關(guan) 的,保險公司是不承擔責任的。
總的來說,沒有遵照最大誠信原則和如實告知義(yi) 務,2年不可抗辯條款未必適用。
一旦補充告知可能會(hui) 給保司留下“不誠信”的印象,影響之後買(mai) 保險。萬(wan) 一補充告知被拒保了,保險不但白買(mai) ,還虧(kui) 錢,實在是因小失大。
因此,大家平時的病曆或檢查報告,記得要保存好。方便買(mai) 保險時整理清楚自己的過往疾病,做好健康告知,那樣就能避免補充告知的煩惱與(yu) 風險了。
想了解更多或有保障規劃需求的,可以點擊下方圖片報名,免費體(ti) 驗1對1家庭保障規劃服務,專(zhuan) 業(ye) 的譜藍理財師會(hui) 免費為(wei) 您量身定製家庭保障方案、協助您規範投保。
原創文章,作者:香港赛马会网络平台,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s://www.b2g419.com/bxzs/939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