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去很多人都喜歡把錢存銀行、買(mai) 國債(zhai) ,但隨著利率走低,收益也越來越少,於(yu) 是大家開始給閑錢找新去處了。
但譜藍君發現,很多人在打理閑錢過程中,存在一些錯誤操作:
比如把閑錢都放到同個(ge) 工具裏,不區分資金用途,隨取隨用,真到了要用大錢的時候不夠用;
又比如不考慮自己的風險承受能力,全都拿去做進取型的投資,行情不好的時候直接把本金虧(kui) 沒了…..
那要怎麽(me) 打理才能保證我們(men) 辛苦攢下來的財富不縮水,又能滿足我們(men) 不同的財務目標呢?今天譜藍君就來給大家分享一個(ge) 打理思路~
主要內(nei) 容如下:
首先我們要梳理清楚自身的財務情況,除了日常開銷外,有多少閑錢需要打理。
-
準備用這筆錢幹什麽(me) ?
-
這筆錢要什麽(me) 時候用?
-
以上三個問題分別決定了資金用途、規劃周期以及投資方向。
其中,資金用途是最關鍵的。用途不同,規劃周期和投資方向也不同。
比如有些人可能想劃筆錢作為應急資金,那就得放在取用靈活、安全穩定的工具裏;
有些人可能想劃筆錢出來投資賺收益,那就可以放在封閉期長、有增值功能的工具裏。
根據不同資金用途,我們可以把手中的閑錢分為三部分:
這筆錢主要用來做日常應急使用,比如突然失業或有事需要資金周轉等情況,就可以用這筆錢來兜底,保證我們的日常生活不受影響。
一般建議預留3到6個月的家庭日常生活開支作為應急資金,且這筆錢的流動性要高,支持隨取隨用。
可以考慮放在存取方便的理財工具裏,比如銀行活期、貨幣基金(比如譜藍活期寶、支付寶餘額寶、微信零錢通、招商朝朝寶等)。
雖然收益不高,但勝在安全性和流動性強,隨取隨用,需要用錢時可以直接從賬戶裏劃扣。
這筆錢是未來幾年的確定性支出,資金使用周期大概在1-5年內,比如未來幾年打算置換新車或新房,或組織全家出國旅遊等。
這屬於不急用,但近幾年內一定會用到的錢,所以這筆錢的規劃需求是安全性高,且流動性要比較好,最好放在封閉期較短的理財工具裏。
可以考慮銀行定存或國債,有1年/3年/5年等期限可選,安全又穩定,到期取出來就可以了;
也可以選擇一些風險較低的銀行理財,例如R1(低風險)、R2(較低風險)級別的產品,收益波動較小。
這筆錢是至少5年內不會動用的,比如你想給自己準備退休後的赛马会老品牌网站、或給孩子存十幾年後上學的教育金等,前期對流動性的要求比較低。
因為是長達十幾年的規劃,所以更注重增值效益,希望有可觀的收益,能對抗通貨膨脹。
符合這個規劃需求的工具有不少,比如長期儲蓄險、指數基金定投、全球資產配置等等,具體還是要根據個人的風險偏好去選擇。
下麵以王先生一家的儲蓄方案作為演示,給大家的家庭財務規劃提供一個參考的思路~
兩人月收入各1萬元,加上年終獎後,家庭年收入約30萬元;
家中有房有車,無負債,家庭日常生活支出月均8千元左右。
最近王先生有筆50萬的大額存單即將到期,考慮到大額存單利率走低且額度難搶,王先生打算重新規劃這筆錢。
根據前麵所說的閑錢打理思路,王先生確定了以下三個問題:
將來,王先生想要給家裏換輛新車;孩子也開始上小學了,深感教育的重要性,兩口子還想要留筆錢給孩子將來深造。
資金使用周期分別是5年內(置換新車)以及15年後(孩子留學)。
風險偏好穩健,希望不會出現本金虧損,並且有能夠跑贏通脹的收益。
通過梳理王先生的理財需求,我們為他做了一份儲蓄方案:
王先生一家月支出8千元左右,為避免中年失業或家中有變故影響正常生活,需要預留3-6個月的日常生活支出作為應急資金。
因為閑錢充裕,所以我們按最大的安全餘量來儲備,從閑錢中劃出6個月的日常生活支出,大約存5萬作為應急資金,存放於譜藍活期寶中,隨時可以取用。
王先生計劃在5年內置換新車,目前暫定預留15萬作為新車置換費。
建議存放於3-5年期的銀行定存或國債,強製儲蓄且收益穩健,到期即可取出。
解決完短期和中期的財務目標後,還剩30萬閑置資金。
王先生計劃為孩子準備一筆留學資金,孩子目前6歲,上小學一年級,到大學畢業預計需要15年左右時間。
15年及以上確定的財務目標需要進行長期規劃,結合王先生穩健又想博取高收益的投資偏好,我們為其製定了以下儲蓄方案:
我們建議王先生通過定期投入的方式做全球資產配置,100%參與標普500指數成長。
王先生每年存入2萬元(相當於每月1667元),堅持存入15年,滿15年即可取出。
這個計劃提供保證收益,15年計劃保證收益為140%,折合複利4.1%,這部分收益是寫入合同的;
按王先生的儲蓄計劃,到第15年孩子本科畢業要留學深造,此時賬戶價值達到419946萬元,屆時可以一次性取出作為教育資金。
當然,這筆錢沒有限定用途。到時候如果計劃有變,也可以用來給孩子做創業資金、或者給自己做養老本等等。
而且,4.1%隻是寫進合同的保底收益,實際收益會跟著指數成長,有機會博取更高收益。
比如15年到期後,如果標普500指數上漲情況良好,達到年複利5%,那麽就按5%增值取出;漲幅達到年複利7%,就按7%增值取出。
回顧標普500曆年的實際投資回報率,還是很可觀的。
任何一年開始投資標普500指數15年,幾乎都能取得正收益;
隻有1959-1974、1993-2008這兩個“15年定投”最終取得負收益(前者由於1973-1974年經濟危機,後者由於2008年次貸危機);
投資十五年,總收益普遍在10%-300%不等,部分行情特別好的時候,總收益甚至達到了400%-800%。
如果總收益達到160%,折合年複利就是5.7%;
所以,王先生這筆30萬元儲蓄,15年到期後,無論市場行情好壞,至少能拿到近42萬元本息(保底收益4.1%),大概率能夠拿到50-60萬本息,上不封頂。
不過要注意,這是長期儲蓄計劃,而且是參與指數成長的,指數存在波動風險,所以必須要拉長周期來平滑波動!
任何長期儲蓄計劃,都是需要用時間來換取收益空間的。
如果儲蓄期間暫停或減少存入、或部分取出,將會影響整個儲蓄計劃的增值效益,所以為了避免虧損,大家切記一定要用長時間內不會動用的閑置資金來做長期規劃!
每個人或家庭的財務狀況和理財需求不同,因此上述方案僅作參考,不做產品推薦。
但無論選擇什麽理財工具,大前提都一樣,要先梳理清楚自身的財務狀況和理財需求,做好整體規劃再下手。
原創文章,作者:香港赛马会网络平台-敏敏,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s://www.b2g419.com/bxzs/lczs/2069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