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互聯網重疾險,很多人可能第一時間想起百年人壽康惠保重疾險係列。
當年的康惠保刷新重疾險地板價(jia) ;
康惠保旗艦版的推出,開創性地令“重疾+中症+輕症”成為(wei) 重疾險標配,一度成為(wei) 行業(ye) 標杆。
康惠保旗艦版穩坐性價(jia) 比之王好一段時間,後來終於(yu) 被性價(jia) 比更高的健康保2.0、達爾文超越者之流比下去,百年人壽2019年初也開始在大眾(zhong) 的視野裏沉寂了。
但在年底,百年人壽終於(yu) 攜康惠保2020回歸,“百年人壽康惠保重疾險”的招牌重新出現在大眾(zhong) 視野。

正值達爾文超越者、健康保2.0之輩掉下性價(jia) 比王座,到底康惠保2020能否趁機奪回單次重疾險的性價(jia) 比王座?譜藍君今天帶大家一起看看。
主要內(nei) 容如下:
- 康惠保係列對比,康惠保2020升級在哪?
- 康惠保2020有什麽特點?
- 和同類產品對比如何?
康惠保2020的投保頁麵一打開,保障責任就嚇倒了不少小夥(huo) 伴。

這麽(me) 多保障責任,到底哪些值得附加,哪些又是拿來濫竽充數的?
別著急,咱們(men) 從(cong) 康惠保2020的升級變化說起。

康惠保係列始於(yu) “百年人壽康惠保重疾險”——一款單純保重疾的重疾險,輕症保障作為(wei) 附加險供用戶靈活選擇。
也正由於(yu) 保證責任簡單,當年這款重疾險的保費可是瘋狂摩擦地板,讓百年人壽在被平安、國壽分盤的重疾險市場成功搶分一杯羹,為(wei) 百年人壽康惠保重疾險係列打上“高性價(jia) 比”的標簽。
後來推出的康惠保旗艦版,打的點是加量減價(jia) :基礎保障覆蓋全麵,輕、中、重疾一攬子全包,可選的成人或少兒(er) 特疾責任也很實用,成功占到了性價(jia) 比王座,久居不下。
今年,後來居上的昆侖(lun) 健康保2.0、達爾文超越者把康惠保旗艦版拉下神壇後,不久前相繼因為(wei) 捆綁身故責任、強製延長保障期,紛紛失去性價(jia) 比優(you) 勢。
一時間,消費者懵了圈:誰才是性價(jia) 比之王?
就在這時,沉寂已久的百年人壽,帶著康惠保2020回來了。
基本保障:1次重疾+2次中症+3次輕症;
每一個(ge) 升級點都很實在:
重疾額外賠付:保障期前10年重疾首次出險,額外賠付50%,第11-15年重疾首次出險多賠35%;
輕症、中症的賠付比例上升:中症賠付比例從(cong) 50%升至60%,輕症改為(wei) 依次賠付35%、40%、45%,這樣的賠付額度直擊市場的天花板;
患輕/中症後重疾保額增加:如果理賠過輕症或中症,重疾保額自動提升25%,也就是125%基本保額。
此外,還有眾(zhong) 多可選的附加責任:
癌症二次賠付100%保額、成人特定重疾額外賠付50%保額、少兒(er) 特定重疾額外賠付100%、身故責任……
保障責任充足了這麽(me) 多,但瞄一眼保終身的保費,跟康惠保旗艦版差不多,男性的保費甚至更便宜了!
康惠保2020的野心,可見一斑……
下麵就來扒一扒百年人壽康惠保重疾險的2020年版本,到底有沒有什麽(me) 可取之處。
1、高發輕/中症全覆蓋
了解保險的朋友應該都知道,銀保監硬性規定的重疾險保障的前25種高發重疾(新定義(yi) 28種),罹患率已經達到95%以上,剩下的病種發生率非常低,所以,大家其實不必糾結每款重疾險保障的重疾種類,差別不大。
輕中症的病種倒是得注意一下,要盡可能多覆蓋高發疾病。

雖然高發的輕中症基本的都有覆蓋,但依然沒有避免很多產(chan) 品都有的一個(ge) 弊端:輕症有隱形分組——不典型的心肌梗塞、微創冠狀動脈搭橋術、微創冠狀動脈介入術,三者隻能賠其一。
如果有心血管疾病的朋友,這部分要多加注意。
2、輕中症賠付比例高
輕症、中症不僅(jin) 含有高發疾病,而且賠付比例還很高。
和康惠保旗艦版相比,輕中症賠付比例的變化如下:
輕症:每次賠付30%→依次賠付35%/40%/45%;
中症:每次賠付50%→每次60%。
這個(ge) 中症賠付比例,已是彼時重疾險產(chan) 品市場中最高的了。
3、附送重疾保額
康惠保2020的重疾賠付,不是簡單的100%基本保額,理賠規則很誘人:
保障期前10年重疾首次出險,額外賠付50%;
第11-15年重疾首次出險,額外賠付35%;

不僅(jin) 如此,如果罹患了輕症或中症,重疾保額將再增加25%基本保額!

其實譜藍君覺得,什麽(me) 附加保障內(nei) 容,都不如這樣直接送保額來得實在。現在新出的重疾險,基本每款都會(hui) 附送重疾保額,區別不會(hui) 很大。
4、癌症二次賠付100%保額
如果首次重疾為(wei) 癌症,3年間隔期後,第二次患癌賠付100%基本保額;
如果首次重疾非癌症,隻需180天間隔期,確診癌症後即賠100%基本保額。

一般首次重疾(非癌症)後癌症二次賠間隔期都是1年;有些產(chan) 品還規定兩(liang) 次癌症之間需要5年的賠付間隔期;
相比之下,康惠保2020的設置人性化多了,僅(jin) 為(wei) 180天!
既然是附加的可選責任,我們(men) 當然還要看看保費漲幅。

同樣條件下,康惠保2020如果附加癌症二次賠,保費漲幅比同類產(chan) 品小得不是一星半點啊。
之前,附加癌症二次賠付,最劃算的是光大永明的達爾文超越者,但它強製捆綁身故責任後,性價(jia) 比大打折扣。
這麽(me) 看來,想附加癌症二次賠付,康惠保2020是最優(you) 的選擇。
有意向配置康惠保2020的朋友,建議附加上癌症二次賠付,很實惠。
5、成人/少兒(er) 特定疾病額外賠付
成人特定疾病額外賠付:男性含13種,女性含9種,額外賠50%基本保額;
少兒(er) 特定疾病額外賠付:含10種,額外賠100%基本保額。
本來在康惠保旗艦版中,這兩(liang) 項特疾都隻賠付30%基本保額。
不隻是賠付比例增加了,保障病種也有所優(you) 化:

男性特疾,新增了白血病、良性腦腫瘤、慢性器官移植術或造血幹細胞移植術;
但同時,也刪去了急性心肌梗塞等3種近幾年的高發重疾!
女性特疾,新增白血病、良性腦腫瘤2種;
少兒(er) 特疾,新增嚴(yan) 重川崎病、良性腦腫瘤、重症肌無力、成骨不全症第三型3種。
再看看附加之後的加費情況:

30歲的成人保費漲幅大概在4%-5%之間,剛出生的寶寶保費漲幅大概在5%-6%之間。
每年多掏小幾百塊,就能讓一些重疾多加一層保障,漲幅不大,還可以接受;
但考慮到男性特定疾病被刪去了兩(liang) 項高發重疾,算是一個(ge) 小缺點吧,有心血管疾病或家族史的男性朋友們(men) ,附加這個(ge) 成人特疾就不值當了。
6、身故責任可靈活選擇
不附加身故責任的話,身故返還現金價(jia) 值;
附加的話,可以選擇身故返還保費,或賠付基本保額(如果保障期選擇保至70歲,必須身故理賠保額)。
譜藍君一直認為(wei) ,購買(mai) 這種高性價(jia) 比的消費型重疾險,其實沒太大必要附加身故責任;
尤其這款保至70歲的話,還要強製選擇身故理賠保額,保費比同類消費型產(chan) 品貴多了,不建議康惠保2020選擇保至70歲。
當然,要不要附帶身故責任,也要看個(ge) 人的需求和偏好。
譜藍君找了幾款熱銷的同類產(chan) 品作對比,大家可以參考一下:

如果想保至70歲,身故理賠保額:選康惠保2020最好;
保至70歲,身故返還保費:昆侖(lun) 健康保2.0;
如果保終身,身故理賠保額:複聯的康樂(le) 一生2019;
保終身,身故返還保費:康惠保2020。
如果真的要配置這款康惠保2020的話,譜藍君還是比較推薦大家在這款產(chan) 品上選擇保終身、不附帶身故責任。
我們(men) 把康惠保2020放在性價(jia) 比最高的幾款同類產(chan) 品中,對比一下看看什麽(me) 咖位:

直接說結論:
預算有限、保至70歲:昆侖(lun) 健康保2.0;
極致性價(jia) 比、保終身:康惠保2020,基本保障上一個(ge) 檔次,非常充分,且價(jia) 格實惠;
注重心血管保障:芯愛,自帶輕症冠狀動脈介入手術二次賠付;
高保額:芯愛,最高免體(ti) 檢額70萬(wan) ;
高危職業(ye) :健康保2.0、瑞泰瑞盈,不限職業(ye) ;
高齡/繳費壓力大:瑞泰瑞盈,70周歲可投保,保費最長可以交到70周歲,減小繳費壓力。
一輪對比下來之後發現,康惠保2020卡在一個(ge) 比較尷尬的位置——性價(jia) 比不錯,但沒什麽(me) 非它不可的理由。
反而其他很多產(chan) 品也許“不完美”,但對於(yu) 部分人群來說是非常好的首選。
其實現在的產(chan) 品豐(feng) 富多樣,沒有哪一款產(chan) 品是適合所有人的,但每個(ge) 人一定能找到最適合自己的產(chan) 品,沒必要跟風購買(mai) 。
康惠保2020,更適合那些預算不夠充足、期待保障終身、追求性價(jia) 比的人,如果預算充足、期待保障全麵甚至留一點安全餘(yu) 量,產(chan) 品的選擇又大有不同。
想要投保百年人壽康惠保2020或者谘詢更多產(chan) 品的朋友,點擊下方圖片,免費體(ti) 驗1對1家庭保障規劃服務,專(zhuan) 業(ye) 的譜藍理財師會(hui) 免費為(wei) 你量身定製家庭保障方案、協助你規範投保。
原創文章,作者:香港赛马会网络平台,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s://www.b2g419.com/bxcp/cpcp/53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