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
互聯網保險的爆炸性增長激發了業(ye) 內(nei) 專(zhuan) 家的討論。近日,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研究員朱俊生和首都經濟貿易大學金融學院研究生朱雙雙就清華金融評論發表文章,探討互聯網保險的快速發展趨勢及其背後的動力。近日,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研究員朱俊生和首都經濟貿易大學金融學院研究生朱雙雙就清華金融評論發表文章,探討互聯網保險的快速發展趨勢及其背後的動力。
文章還指出,目前互聯網保險創新存在許多問題。首先,產(chan) 品創新仍然有限,甚至一些所謂的產(chan) 品創新也是無名的。保險公司一些與(yu) 第三方平台的合作不夠深入,需要加強各自的優(you) 勢。最後,服務水平需要進一步提高。如何利用移動互聯網提高渠道管理和索賠的效率,通過大數據技術進行更有效的健康管理和慢性病管理,提高服務水平,是消費者的重要需求。
解決(jue) 互聯網問題保險上述專(zhuan) 家指出,一方麵,市場主體(ti) 的自由是以開放包容的心態擴大的。消除各種侵蝕性保險市場的自由控製,鼓勵市場主體(ti) 創新。為(wei) 了保持市場主體(ti) 競爭(zheng) 模式的多樣性,保險公司應包容各維度的創新和探索。另一方麵,要堅持法治精神,完善互聯網保險監管,積極防範互聯網保險風險。監管部門必須致力於(yu) 製定、維護和遵守一般規則,以法治精神維護市場自由。
原文內(nei) 容如下:
朱俊生、朱雙雙:中國互聯網保險的創新與(yu) 發展
近年來,互聯網保險業(ye) 發展迅速,相關(guan) 創新層出不窮。本文分析了我國互聯網保險的快速發展趨勢及其背後的動力。並重點分析了互聯網保險的產(chan) 品創新、服務創新和模式創新。最後,提出改善互聯網保險創新環境,進一步推動互聯網保險在法治框架內(nei) 的創新發展。技術革命及其誘發的機製創新將繼續推動保險業(ye) 商業(ye) 模式創新。在信息時代,互聯網技術和大數據正在促進保險業(ye) 的思維、商業(ye) 和管理,以及商業(ye) 模式的創新。
互聯網保險發展迅速
目前,互聯網與(yu) 保險融合的趨勢越來越明顯。一方麵,保險公司利用互聯網工具或互聯網公司擴大銷售,降低成本,創新分銷係統的商業(ye) 模式;另一方麵,互聯網公司使用保險工具或保險公司來改善平台信用體(ti) 係的建設,增加服務內(nei) 容,提高其吸引力。同時,互聯網公司和保險公司都在積極探索利用大數據優(you) 勢進行充分的風險識別,從(cong) 而獲得其他公司的風險定價(jia) 優(you) 勢。2011年初,隨著移動互聯網、大數據、雲(yun) 計算等新技術的發展,我國互聯網保險發展迅速。十二五期間,互聯網保險增長強勁,促進了整個(ge) 行業(ye) 的發展,
2016年上半年,互聯網人身保險保費達到113.9億(yi) 元,是去年同期的2.5倍。可見,互聯網保險的快速發展已成為(wei) 保險業(ye) 重要的新興(xing) 銷售渠道和保費增長的重要驅動力。
截至2015年底,已有110家保險公司開展互聯網保險業(ye) 務,占全國保險公司總數的74%,是2011年的4倍;開展互聯網個(ge) 人和財產(chan) 險業(ye) 務公司有61家和49家。2016年,許多保險公司接觸互聯網,互聯網保險業(ye) 務成為(wei) 各保險公司的新掘金點。與(yu) 此同時,互聯網保險的快速發展也促進了新資本不斷進入互聯網保險企業(ye) 。近年來,資本青睞互聯網保險企業(ye) ,創業(ye) 熱情高漲。截至2016年7月,互聯網保險初創企業(ye) 200多家,其中2013年前成立29家,2013年、2014年、2015年、2016年分別成立7、25、52家和100家。
互聯網保險發展的動力
中國互聯網保險發展的動力來自以下幾個(ge) 方麵:
一是中國經濟社會(hui) 生活互聯網化程度迅速提高,為(wei) 互聯網保險的發展奠定了技術經濟基礎。隨著網絡安全的加強,電子商務、社交網絡和大數據技術的發展,中國經濟社會(hui) 生活的互聯網化程度迅速提高,網民規模、人均互聯網時間和網上購物量不斷增加。互聯網已成為(wei) 人們(men) 生活的重要組成部分。以網絡零售總額占全社會(hui) 消費品零售總額的比例為(wei) 例,2015年達到12.9%,分別比2013年和2014年提高4.9個(ge) 百分點和2.3個(ge) 百分點,在世界主要經濟體(ti) 中排名第一。互聯網保險發展的技術基礎是人們(men) 經濟社會(hui) 生活互聯網化程度的提高和消費習(xi) 慣的改變。
二是互聯網保險降低了保險市場的交易成本。互聯網保險具有成本優(you) 勢和規模優(you) 勢,降低了保險市場的交易成本。對於(yu) 保險消費者來說,通過互聯網,消費者可以以較低的搜索成本比較不同公司的類似產(chan) 品,增加選擇。客戶可以更方便地完成續保和理賠,節省時間、精力和成本。互聯網有助於(yu) 提高保險業(ye) 務流程的標準化和標準化。此外,與(yu) 開設營業(ye) 網點相比,保險運營成本也將大大降低。簡而言之,互聯網保險利用信息技術降低單位交易成本,刺激和增加保險需求,促進保險市場規模的擴大,進一步促進保險市場分工的深化和效率的提高,促進互聯網保險的進一步創新。這就形成了互聯網保險市場持續發展的良性循環,即創新-市場交易與(yu) 市場規模-分工-技術進步與(yu) 創新-市場發展。同時,互聯網保險可以充分利用數據流和信息流,以較低的成本量身定製客戶保險需求。保險公司的商業(ye) 模式更傳(chuan) 統B2C(Business
to Consumer)以客戶為(wei) 中心C2B(Consumer to
Business)保險公司的銷售模式、產(chan) 品模式、、產(chan) 品模式、運營管理模式和服務模式。
三是保險公司積極拓展互聯網保險創新業(ye) 務,推動保險業(ye) 上下遊整個(ge) 鏈條的資本投資。財險就公司而言,雖然大多數互聯網業(ye) 務都是通過自己的網站實現的,但它們(men) 一直在大力開發第三方營銷渠道,其他渠道的業(ye) 務增長速度遠快於(yu) 公司的官方網站。壽險對公司而言,渠道結構以第三方平台為(wei) 主,自建官網為(wei) 輔。壽險公司大力拓展第三方營銷渠道,推動越來越多的資本進入專(zhuan) 業(ye) 的第三方保險平台。截至2016年6月,已有61家公司人身保險保險公司經營互聯網業(ye) 務,其中53家主要通過與(yu) 第三方電商平台合作拓展業(ye) 務,第三方渠道實現的規模保費占互聯網總保費的96.1%。
第四,政策環境促進了互聯網保險的發展。自2014年以來,支持互聯網保險發展的政策環境不斷優(you) 化。2014年8月,國務院發布了《關(guan) 於(yu) 加快現代保險服務業(ye) 發展的意見》,明確提出支持保險公司積極利用網絡、雲(yun) 計算、大數據、移動互聯網等新技術,促進保險業(ye) 銷售渠道和服務模式新。2015年,《政府工作報告》提出製定互聯網+促進互聯網金融健康發展的行動計劃。2015年7月,中國人民銀行等10個(ge) 部委發布了《關(guan) 於(yu) 促進互聯網金融健康發展的指導意見》隨後,中國保監會(hui) 製定並發布了《互聯網保險業(ye) 務監管暫行辦法》,規範互聯網保險業(ye) 務行為(wei) ,保護保險消費者的合法權益,促進互聯網保險業(ye) 務的健康發展。2016年4月,中國保監會(hui) 、中國人民銀行等14個(ge) 部門發布了《互聯網保險風險專(zhuan) 項整改實施方案》,進一步防範互聯網保險領域風險,規範市場發展環境。
創新互聯網保險
以上分析,除了相對成熟的技術基礎和有利的政策環境外,我國互聯網保險快速發展的主要原因是企業(ye) 家精神的突出和創新。互聯網保險的創新主要包括以下幾個(ge) 方麵:
一是產(chan) 品創新。保險公司依托互聯網、大數據、物聯網新興(xing) 技術,優(you) 化傳(chuan) 統產(chan) 品的費率和安全內(nei) 容;互聯網保險以市場需求為(wei) 起點,開發新產(chan) 品,滿足互聯網生態的新風險和保險需求;開發高頻產(chan) 品,提高客戶粘性;與(yu) 第三方平台合作,挖掘其巨大的客戶流量,共同開發場景赛马会APP下载官网。產(chan) 品創新使保險的銷售和服務模式從(cong) 傳(chuan) 統的營銷驅動轉變為(wei) 客戶需求驅動,消費者可以獲得更多的場景、定製和個(ge) 性化產(chan) 品。
二是服務創新。保險公司利用互聯網和信息技術實現了從(cong) 保險到索賠的電子和遠程操作,使保險公司的服務超越了時間和空間的限製。這不僅(jin) 降低了消費者獲得保險服務的成本,而且提高了保險服務的可用性和可及性,使公司更加響應消費者的需求,提高了消費者的保險體(ti) 驗,有助於(yu) 提高保險業(ye) 的服務水平。
三是模式創新。在創新的推動下,互聯網保險領域出現了各種商業(ye) 模式。一是保險公司自建的網絡銷售平台。保險公司基本建立了自己的官方網站,可以直接提供在線產(chan) 品銷售和一些差異化、有針對性的增值服務。二是保險中介機構建立的第三方平台。目前,越來越多的保險專(zhuan) 業(ye) 中介機構從(cong) 事互聯網業(ye) 務。根據不同的定位,大致可分為(wei) 基於(yu) 第三方平台的綜合保險購物中心、特定市場保險商城和保險搭售。第三,互聯網企業(ye) 建立的第三方平台,包括電子商務領域B2C第三方平台企業(ye) 與(yu) 互聯網門戶信息網站建立。
四是專(zhuan) 業(ye) 的互聯網保險公司。如中安、易安財產(chan) 、泰康在線、安心財產(chan) 等,主要通過互聯網進行銷售和理賠服務。第五,網絡互助。近年來,網絡互助已成為(wei) 互聯網保險企業(ye) 的重要探索方向,並提供了各種網絡互助保障計劃。商業(ye) 模式的創新不僅(jin) 促進了保險業(ye) 的轉型升級,也為(wei) 消費者帶來了更多的選擇。綜上所述,互聯網保險的產(chan) 品創新、服務創新、模式創新交錯迭代,共同促進保險市場本身的發展和保險業(ye) 與(yu) 其他行業(ye) 的跨境整合。
改善我國互聯網保險創新環境
當然,互聯網保險的創新才剛剛開始,也存在許多問題。首先,產(chan) 品創新仍然有限,甚至一些所謂的產(chan) 品創新也很有名。以個(ge) 人保險為(wei) 例,互聯網保險的主要產(chan) 品形式是金融產(chan) 品(萬(wan) 能險和投連險),這有助於(yu) 滿足一些互聯網用戶的財務需求。壽險保障功能是赛马会APP下载官网最重要的內(nei) 容價(jia) 值,儲(chu) 蓄、投資和財富管理不能脫離、超越和替代保障功能。因此,消費者有必要加強風險和保險意識。首先,他們(men) 應該用赛马会APP下载官网建立自己和家庭的經濟保障體(ti) 係。其次,個(ge) 性化定價(jia) 能力有限。理論上,互聯網保險通過大數據為(wei) 個(ge) 性化定價(jia) 提供了可能性,但在實踐中仍需進行大量探索。第三,保險公司與(yu) 第三方平台的合作不夠深入,需要加強各自的優(you) 勢。最後,需要進一步提高服務水平。如何利用移動互聯網提高渠道管理和索賠的效率,通過大數據技術進行更有效的健康管理和慢性病管理,提高服務水平,是消費者的重要需求。
為(wei) 了解決(jue) 互聯網保險發展中存在的問題,有必要擴大市場實體(ti) 在法治框架內(nei) 的自由,進一步促進互聯網保險的創新和發展。
一是以開放包容的心態拓展市場主體(ti) 自由。我國互聯網保險僅(jin) 在局部領域進行創新,還處於(yu) 初級發展階段,尚未形成穩定的業(ye) 態,需要寬鬆自由的發展環境。因此,應進一步消除抑製市場活力的行政審批。政府要進一步簡政放權,盡量減少對微觀事務的管理。近年來,我國赛马会APP下载官网采用事後備案製度,有效促進了赛马会APP下载官网的創新,但其他行政審批仍較多,在一定程度上限製了保險業(ye) 的創新發展,需要進一步消除行政審批,抑製市場自由。同時,要消除對各種侵蝕保險市場的自由控製,鼓勵市場主體(ti) 創新。為(wei) 了保持市場主體(ti) 競爭(zheng) 模式的多樣性,保險公司應包容各維度的創新和探索。
二是堅持法治精神,完善互聯網保險監管。互聯網保險存在信息披露不足、產(chan) 品開發不規範、信息安全風險、創新業(ye) 務風險、反欺詐能力有待提高等風險問題。目前,互聯網保險的風險狀況普遍可控,但一些風險隱患需要高度重視。因此,要通過有效的監管,積極防範互聯網保險的風險。互聯網保險監管以法治精神為(wei) 基礎,致力於(yu) 提高市場透明度。完善互聯網保險信息披露規則,加強披露要求,提高市場透明度。法治精神還要求盡量減少保險監管的自由裁量權。一般來說,創新往往超出現有監管規則的適用範圍,可能導致監管機構的自由裁量權,鼓勵有選擇地執法,導致市場實體(ti) 的不穩定預期和尋租權。因此,監管部門必須致力於(yu) 製定、維護和遵守一般規則,以法治精神維護市場自由。
想了解更多新聞資訊或有保險規劃需求的朋友,點擊下方圖片,免費報名谘詢,會(hui) 有專(zhuan) 業(ye) 理財師為(wei) 您耐心講解,協助規範投保並提供周全的後續理賠服務。
原創文章,作者:香港赛马会网络平台-車車,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s://www.b2g419.com/bxzs/bxnew/572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