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訪雲南定點扶貧項目後,我們決定做一件事……

《家庭財務寶典》

上周(5.18-21),我跟隨母校中山大學的團隊,去探訪了中大在雲(yun) 南臨(lin) 滄鳳慶的定點扶貧項目。回來以後感觸良多,跟我太太嘮叨了一上午,以至於(yu) 她笑我是不是因為(wei) 太久沒出差才這麽(me) 激動的。

其實不是的,我是真的被這趟行程中的各種場景、各種細節、各種與(yu) 我想象完全不同的視覺衝(chong) 擊震動,一方麵感歎母校的扶貧成績真的優(you) 秀,另一方麵也發現自己在很多事上還有很大的努力空間。

本來隻是想和大家嘮叨一下,不過腦子裏突然冒出一個(ge) 捐助的想法

過去的貧困縣,物質上已經脫貧,但他們(men) 更需要的是軟件的支持。所以,我決(jue) 定在當地的小學讚助一個(ge) “科普閱讀角”,呼籲粉絲(si) 朋友一起參加,請一定要拉到文末~~了解捐助方式。

參加這次活動是一個(ge) 十分偶然的機會(hui) 。5月19日至21日,中山大學校長高鬆帶隊赴雲(yun) 南臨(lin) 滄鳳慶縣推進中大醫療、教育和產(chan) 業(ye) 幫扶工作,我也跟隨校友來了一次“鄉(xiang) 村振興(xing) 助學行”。

雖然到雲(yun) 南旅遊、出差多次,但深入邊陲小縣城還是第一次。更不知道,原來母校已經在那兒(er) 紮根了10多年,為(wei) 這個(ge) 邊陲小城的脫貧作出了至關(guan) 重要的貢獻。

第一天出發,我的直觀感受就是,真!的!太!偏!遠!了!

淩晨出發,搭最早班機到大理,轉乘大巴到大理高鐵站,坐1個(ge) 多小時動車,到臨(lin) 滄鳳慶旁邊相對發達一點的雲(yun) 縣下車,再從(cong) 雲(yun) 縣又坐四五十分鍾大巴才到達鳳慶縣城。到達鳳慶時已經是傍晚。

不過沿路優(you) 美的喀斯特地貌風光,讓人絲(si) 毫不覺得旅途難熬。

第二天進入具體(ti) 扶貧工作日程, 讓我徹底見識到,為(wei) 什麽(me) 上世紀80年代會(hui) 有個(ge) 口號叫“要想富先修路”。

我們(men) 要去一個(ge) 定點幫扶的小學——詩禮鄉(xiang) 牌坊村完小。這所小學位於(yu) 中緬邊境的詩裏鄉(xiang) ,距離縣城約120公裏,我們(men) 從(cong) 縣城出發,足足開了4個(ge) 半小時才到達,而且旅途顛簸,如果沒係安全帶,可能隨時會(hui) 被拋出座位。

一路上,我就在這種忽上忽下的行程中,揣測即將麵對的貧困真相,心中既充滿了期待,也有隱隱的恐懼——我會(hui) 不會(hui) 真的見識到我人生中從(cong) 沒見過的貧困呢?

事實上我多慮了。

首先學校的規模比我想象的大。這裏居然有180名在校學生,孩子們(men) 的精神麵貌都很好,朝氣蓬勃、情緒高昂。

探訪雲南定點扶貧項目後,我們決定做一件事……插圖1

校舍狀況也不錯。雖然校舍還不夠現代化,但是應有的教學設施都有,操場足以容納200多師生還綽綽有餘(yu) 。

我又認真地觀察了一個(ge) 細節:在場100多名孩子腳下的

幾乎所有的孩子,腳上都蹬著一雙非常現代的運動鞋,絕不是以前我們(men) 在貧困地區照片中看到的破舊鞋子了。跟孩子們(men) 的短暫交流中,他們(men) 很懂待人接物的禮儀(yi) ,和大中城市的孩子沒有區別,隻是有一些拘謹。

從(cong) 孩子的狀態,我也能感受到,這裏已經真的徹底脫貧了。

回到縣城,我們(men) 又對縣城做了一番考察。

整個(ge) 縣城,從(cong) 縣城裏的道路狀況、交通狀況到汽車密度,跟廣東(dong) 下屬的縣城沒有什麽(me) 太大的區別(當然不能跟珠三角比),城市化水平已經大大提高。

而當我知道縣城總共戶籍人口不過30來萬(wan) 時,我不由得擔心脫貧之後發展的動力有多大。

不過在接下幾天考察裏,我也漸漸領會(hui) 到,擺脫貧困、持續發展的阻力並不見得是基於(yu) 我們(men) 傳(chuan) 統所想象的資源貧乏、土地貧瘠,更多是技術和觀念。

像臨(lin) 滄鳳慶,是中國的滇紅之鄉(xiang) 。這裏是雲(yun) 南滇紅的發源地,有著最為(wei) 優(you) 秀的紅茶資源,有 “滇紅之都” 的美譽,也是第一個(ge) 采用雲(yun) 南大葉種茶樹,製作成 “滇紅” 的地方:

1938年11月初,當時的中國茶葉公司技師馮(feng) 紹裘到達鳳慶,以當地雲(yun) 南大葉茶一芽一葉鮮葉原料製成紅茶樣品500克,因“金色黃毫,湯色紅濃明亮,葉底紅豔發光,香味濃鬱,為(wei) 國內(nei) 其它中小葉種的紅茶中所未見”,得到了很高的評價(jia) 。1939年初,馮(feng) 紹裘受命籌建鳳慶茶廠。在馮(feng) 紹裘的努力下,鳳慶茶廠采取土法上馬,當年就成功試製出了第一批工夫紅茶共16.7噸,取名“雲(yun) 紅”。

這批“雲(yun) 紅”經香港轉銷英國倫(lun) 敦,獲倫(lun) 敦市場茶師的高度評價(jia) ,視為(wei) 茶中之珍品,雲(yun) 南紅茶在國際市場初露頭角。

1940年,雲(yun) 南紅茶統一改稱“滇紅”,“滇紅”之名一直沿用至今。

雖然在廣東(dong) 這幾年因為(wei) 市場炒作等原因,普洱的名氣大於(yu) 滇紅,但在更大的市場,這兩(liang) 種茶其實是分庭抗禮、互有所長、各有擁躉的,滇紅所占的份額並不輸於(yu) 普洱。

探訪雲南定點扶貧項目後,我們決定做一件事……插圖3

雲(yun) 南的茶資源能在全國首屈一指,跟滇紅和普洱兩(liang) 個(ge) 拳頭都硬有很大關(guan) 係。

同時,鳳慶還是核桃之鄉(xiang) 。這裏特殊的高原氣候特別適合核桃樹生長,連街邊的景觀樹都是一排排茂盛的核桃樹。

核桃這種健康食品現在又特別風行,衍生出很多健康產(chan) 品,比如核桃油。

我有點孤陋寡聞,其實我的家鄉(xiang) 河南也是核桃的重要產(chan) 區,但我從(cong) 來沒有了解過核桃油?!

懷著這種好奇,我們(men) 專(zhuan) 門去訪問了一家生產(chan) 核桃油的創業(ye) 工廠。

這家工廠的老板,是基於(yu) 祖傳(chuan) 手藝創業(ye) 的,他們(men) 一家三代一直都從(cong) 事核桃油壓榨工作。

探訪雲南定點扶貧項目後,我們決定做一件事……插圖5

到了創始人樂(le) 總這一代,除了保持傳(chuan) 統工藝,也用上了現代化的生產(chan) 流程和技術。有了無菌技術、有了幹淨整潔的現代化廠房。廠房就位於(yu) 縣城的新區,與(yu) 我們(men) 在廣東(dong) 的一些工業(ye) 區見到的廠房條件不相上下。

這幾年因為(wei) 市場對健康概念的重視,這家創業(ye) 工廠發展非常迅速。從(cong) 剛開始每年消耗1000噸核桃原材料,到現在將近3000噸,樂(le) 總特別自信地告訴我們(men) ,未來計劃目標是每年2萬(wan) 噸的核桃加工量

這種自信的來源,不僅(jin) 基於(yu) 對自己產(chan) 品質量的信心,還有來自科學技術的加持,他們(men) 現在跟來自深圳的高科技研發團隊的合作,對核桃油的營養(yang) 成分和應用領域做科學分析。

他自信地說,核桃油有營養(yang) 且口感好,與(yu) 進口橄欖油相比,有過之而無不及。

看著眼前淳樸的創業(ye) 者,我很是欽佩。

他以傳(chuan) 統手工藝護體(ti) ,靠著精明的經商頭腦,與(yu) 現代化思維主動捆綁,用科技來助力,一個(ge) 邊遠縣城能有這樣的創業(ye) 者,怎麽(me) 會(hui) 沒有發展潛力?隻有主動擁抱現代化思維的實幹者越來越多,所謂的貧困才會(hui) 沒有立足之地。

現代化,從(cong) 來不是表麵上路修得有多寬、衣服穿得有多漂亮,而是人的思維方式的變化。

或許這些觀念的植入、給當地人帶來的思維變化,才是母校中大給這個(ge) 定點扶貧縣帶去的最寶貴的財富。

在最終扶貧對接項目會(hui) 上,我的想法變得越來越清晰。

像鳳慶這樣一個(ge) 邊遠縣城,擺脫貧困現在依托就是兩(liang) 個(ge) 字:資源。

鳳慶的旅遊資源、茶葉資源、核桃資源,都是鳳慶能脫貧的依據。

對政府來說,需要圍繞資源,帶動直接項目的落地,這些項目意味著會(hui) 帶來當地的就業(ye) ,會(hui) 帶來可以評估的資產(chan) ,這些都是當務之急,興(xing) 建新的工廠、冷鏈中心就成了首選項目。

我想起參觀核桃油廠時問過樂(le) 總一個(ge) 問題:

現在發展的瓶頸是什麽(me) ?是生產(chan) 產(chan) 能不足嗎?

樂(le) 總說,不是產(chan) 能不足,還是銷量問題。核桃油生產(chan) 成本很高,15斤核桃才能產(chan) 一斤油,要想有利潤,必須占領高端市場,才能帶來正向循環。但高端市場的渠道卻還沒打通。這個(ge) 過程中,也嚐試了各種新的營銷方式,比如直播網紅帶貨,但是因為(wei) 疫情原因,消費意願降到了較低水平,銷量始終無法有大的提升。

由此,我的思考是,脫貧和持續發展的差異在哪兒(er) ——

脫貧,可以靠資源,靠外援,靠階段性密集投入,都能夠迅速找到一條路;

但真正想持續發展,尤其是經濟上的持續發展,還是要認識商業(ye) 的本質。

所謂商業(ye) 的本質,其實是資源的互聯互通,是對交易的促成。

當然,發展需要一步一步、分階段進行。

從(cong) 脫貧到持續發展,真正變成一個(ge) 現代化的縣城,需要很多人持續的努力,還需要軟件的提升、商業(ye) 氛圍的打造。

回來的前一天,當地一位少數民族的茶葉生意創業(ye) 者跟我們(men) 暢談。他的經曆頗有點傳(chuan) 奇:他曾經是帶領全村脫貧致富的先行人,後來集中收茶葉時遭遇詐騙,在商學院同學的捐贈下才擺脫難關(guan) ,現在紮根茶葉生意,利用一切機會(hui) 推廣自己的茶葉產(chan) 品。

這種來自民間的自覺力量的崛起,才是這個(ge) 小城脫貧後持續振興(xing) 需要倚重的支柱力量。

————————————

最後,說說我的捐助計劃。

這兩(liang) 三年,我一直在給孩子們(men) 講財經小課和科技小課,講商業(ye) 和科學的結合。我想這也是當地非常需要的資源。我想在當地的小學,捐助一個(ge) “科普閱讀角”,希望能夠有更多當地的孩子打開視野,從(cong) 小培養(yang) 科學思維與(yu) 商業(ye) 思維,未來為(wei) 家鄉(xiang) 的振興(xing) 出一分力。

捐贈方式是:

我聯係了核桃廠的樂(le) 總,譜藍通過自己微薄的力量為(wei) 鳳慶的有機核桃油帶帶貨。你們(men) 買(mai) 核桃油,出廠價(jia) 以外的利潤,就是你們(men) 的捐資,我們(men) 會(hui) 全部拿來購買(mai) 科普圖書(shu) ,捐贈給當地的小學;你們(men) 捐多少,我們(men) 譜藍團隊也配捐多少。

悄悄說一句,絕對是最優(you) 惠的價(jia) 格。

也就是說,如果這三天,賣貨的利潤是1萬(wan) 元,我們(men) 將配捐1萬(wan) 元;如果利潤是10萬(wan) 元,我們(men) 就配捐10萬(wan) 元。全部用於(yu) 科普閱讀角的建設。書(shu) 籍將由我親(qin) 自挑選,捐助者可以加我的小書(shu) 童的企微,我們(men) 會(hui) 同步捐助信息。

配捐時間:

5月26日晚–5月29日晚12時

5月29日後,繼續在本公號購買(mai) 核桃油產(chan) 生的利潤,

我們(men) 承諾會(hui) 持續捐贈,隻是不再全額配捐

探訪雲南定點扶貧項目後,我們決定做一件事……插圖7
探訪雲南定點扶貧項目後,我們決定做一件事……插圖9
香港赛马会网络平台團隊1對1保險規劃 立省50%

原創文章,作者:香港赛马会网络平台,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s://www.b2g419.com/other/18199.html

(0)
上一篇 2022年5月30日 下午3:34
下一篇 2022年5月30日 下午4:03

文章推薦

微信掃一掃
微信掃一掃
分享本頁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