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2022年《財富》世界500強榜單出爐了。
中國共有145家公司上榜(含香港和台灣地區),其中,有10家保險公司榜上有名。
這個(ge) 事也讓我聯想到了保險江湖中一個(ge) 傳(chuan) 言:
保險公司究竟靠什麽(me) 賺錢的?
不就是靠“這也不賠,那也不賠”賺錢的嘛。
那麽(me) ,這些保險公司果真是靠拒賠賺錢,賺進世界500強的嗎?
今天,我們(men) 就來好好聊聊保險公司賺錢的秘密。
- 有哪些保險公司上榜500強?都賺了多少錢?
- 保險公司是靠什麽賺錢的?
- 哪種方式最賺錢呢?
- 保司賺錢or虧錢對我們的保單有影響嗎?
- 譜藍君總結
《財富》世界500強榜單一直被視為(wei) 衡量全球大型上市公司最權威的榜單,以公司年度收入和利潤為(wei) 主要評定依據。
而這次入選2022年《財富》世界500強的中國保險公司共有10家。
分別是中國平安、中國人壽、中國人保、中國太保、友邦保險、泰康保險、中國太平、國泰金融控股、富邦金融控股、新華人壽和中國再保險集團。

既然是以收入和利潤為(wei) 主要評定依據,那麽(me) 這10家保險公司到底掙了多少錢?公布的數據如下:

可以看到,上榜保險公司的營業(ye) 收入都達到了百億(yi) 美元以上,利潤也都在上億(yi) 美元級別的水平。
這動不動就是上億(yi) 級美元的利潤,保險公司到底是怎麽(me) 賺的?
實際上,保險公司利潤來源主要是3個(ge) ,即死差、費差、利差,俗稱“三差”。
- 死差
如果保險實際賠的錢比預計的少,保險公司就能賺相應的“死差”。
舉(ju) 個(ge) 例子,保險公司在設計一款產(chan) 品時,預計每 1千個(ge) 中有 10 人死亡需要賠付,但實際上隻有 8 人死亡需要賠付,真正賠的錢比預計的少,就賺到了死差。
- 費差
開門做生意,都要付出一定的成本。
像設計、開發赛马会APP下载官网的費用,分支機構的運營費用,人員的薪資費用,還有營銷活動的費用等等。
如果這些費用加起來小於(yu) 預定的開支,保險公司就能賺“費差”。
比如保險公司今年預計成本是 1000 萬(wan) ,因保險公司人員架構優(you) 化,年底實際隻花費 800 萬(wan) ,這差額的 200 萬(wan) 也就成了收入來源之一。
- 利差
我們(men) 的保費在扣掉相關(guan) 費用後,剩下的部分保險公司就會(hui) 拿去做投資。
比如增額終身壽險的預定利率是 3.5%,而保險公司的實際投資收益為(wei) 5%,那麽(me) 這個(ge) 1.5%的差值,就是保險公司賺到的利差收益。
除了增額終身壽、年金險等儲(chu) 蓄型保險,像定期壽險、長期重疾險等保障類保險,也都是有預定利率的,保險公司同樣會(hui) 拿這些產(chan) 品的部分保費去投資。
這裏麵的原理有點像銀行:銀行吸收儲(chu) 戶的錢,然後又給企業(ye) 放貸,賺的是貸款和存款的利息差。
而保險公司收到大家的保費,拿去做投資,賺的是投資和保單之間的收益差。

很多朋友會(hui) 說了:都說保險公司這不賠那不賠,那不就靠死差賺錢嘛。
但事實並非如此!
首先,保險公司要賠出去的錢,其實是很穩定的。
因為(wei) 銀保監會(hui) 、中國精算師協會(hui) 等專(zhuan) 業(ye) 機構,早就通過幾百億(yi) 條數據,測算出了我們(men) 的出險概率。
比如一個(ge) 男性,在30歲這一年,根據《中國人身保險業(ye) 重大疾病經驗發生率(2020)》,他有萬(wan) 分之八點一的概率得重疾。
對於(yu) 一個(ge) 人來說,萬(wan) 分之一的概率發生在自己身上,就是百分之百。
但對保險公司來說,它的客戶足夠多,出險人數比例也會(hui) 穩定在大數據附近。
在賣保險時,用保額乘出險概率,就能大概計算出自己要賠多少錢。
由於(yu) 數據的透明,保險公司既沒必要多賠,也沒必要少賠。
其次,保險公司也會(hui) 買(mai) 保險,通過再保險公司把自身的風險轉移出去,進一步減少死差的波動。

所以靠死差是賺不到什麽(me) 錢的。
保險公司更不會(hui) 為(wei) 了貪圖個(ge) 別的保費去拒賠,畢竟每拒賠上一次新聞,就要被罵一次,這對保險公司的聲譽影響也很大呀。
至於(yu) 費差,在越來越卷的大環境下,保險公司的競爭(zheng) 也很激烈,比起“節流”,想辦法“開源”擴大保費規模可能更重要。
舉(ju) 個(ge) 例子,大家熟知的四大傳(chuan) 統險企在2018年的平均廣告宣傳(chuan) 費就達到了45.54億(yi) ,其中平安更是達到了118.89億(yi) 。

所以這筆錢,保險公司不僅(jin) 不會(hui) 少花,還很有可能超支。
不靠“費差”和“死差”,保險公司賺錢,其實真正靠的是“利差”。
我們(men) 以中國人壽在2004年-2012年利差占三差比重的數據為(wei) 例,可以看到,利差收益占了三差收益的絕大部分。

甚至有些年份,利差收益超過了100%。
這就意味著,其餘(yu) 兩(liang) 差不僅(jin) 沒賺錢,還是虧(kui) 損的,需要利差收益來彌補。
比起少賠錢,省開支,當然是用保費投資賺錢更香啦,利差才是保險公司整個(ge) 利潤的大頭。
那麽(me) 保險公司都是靠投資什麽(me) 賺錢的呢?
根據《保險法》規定,保險公司主要有四種投資渠道:

像銀行存款、債(zhai) 券、股票、基金等,咱們(men) 普通人平常也有接觸,比較好理解。
此外,保險公司還喜歡投資一些大型且回報周期長、門檻高的項目。
找來幾個(ge) 例子,給大家感受下:
- 中國人壽在黃河小浪底水利工程,投資約11億元,年收益率11.36%。
- 中國平安此前參與投資了京滬高鐵建設,這條高鐵曾被稱為”中國最賺錢高鐵“,2019 年京滬高鐵淨利潤超百億。
可以說,大佬們(men) 不僅(jin) 壕,投資眼光也很毒呀。
整體(ti) 上看,保險公司的綜合投資收益是比較穩定的,近年來都在4%-6.5%之間波動。

可能有人會(hui) 說,這個(ge) 收益不算什麽(me) ,但對保險公司來說,隻要保費規模足夠大,本金足夠多,就會(hui) 帶來相當可觀的利潤。
比如 1 萬(wan) 億(yi) 的可投資保費,獲利 4% 那就是 400 億(yi) 了呀。
講了這麽(me) 多保司賺錢的真相,那麽(me) 保司賺錢或虧(kui) 錢,對我們(men) 的保單有什麽(me) 影響呢?
先來說賺錢的情況。
保險公司掙錢了,和我們(men) 買(mai) 的醫療險等保障類保險基本沒啥關(guan) 係,主要和我們(men) 買(mai) 的分紅險產(chan) 品有關(guan) 。
不過,要提醒大家的是,雖然銀保監會(hui) 規定,保險公司每年至少要將可分配盈餘(yu) 的 70% 分給客戶,但注意:可分配盈餘(yu) ≠ 保險公司利潤。

換句話說,並不是說保險公司賺錢了就要分給你 70%,它要先扣除各類成本,再留一部分做利潤,剩下的才有可能成為(wei) 可分配部分。
至於(yu) 哪些是可以分配的,具體(ti) 怎麽(me) 分,完全都是取決(jue) 於(yu) 保險公司,既不保證,也不透明。

所以說,如果我們(men) 有買(mai) 分紅險,即便保險公司賺得盆滿缽滿,能不能分到我們(men) 手上,具體(ti) 還要看各個(ge) 保險公司的經營情況。

再來說說保司虧(kui) 錢的情況,這也是大家經常會(hui) 問到的:“保險公司經營不善,會(hui) 不會(hui) 影響到我們(men) 保險的理賠?”
這點大家可以放心!即便保險公司虧(kui) 損,甚至破產(chan) ,對我們(men) 持有的保單基本都不會(hui) 有太大影響。
首先,保險能不能賠主要看合同條款。不受保險公司經營狀況的影響,哪怕保險公司虧(kui) 錢,該賠照樣賠。
其次保險公司的日常經營,一直處於(yu) 嚴(yan) 格監管中。
一旦保險公司的償(chang) 付能力出現不足的趨勢,銀保監就會(hui) 及時介入了,比如暫停開設新的分支機構、暫停發行新保單等等,令其改善虧(kui) 損局麵。
退一萬(wan) 步講,哪怕保險公司真的救不回來,破產(chan) 了,也不用擔心,我們(men) 的權益也會(hui) 受到保護。
像重疾險、定期壽險等合同,會(hui) 由其他保險公司接手,保單繼續有效;如果是財險保單,保險保障基金也會(hui) 采取措施進行救助和補償(chang) 。

最後簡單總結一下:
保險公司不需要靠拒賠賺錢,保險公司賺錢真正靠的是“利差”。
不管保險公司賺錢了還是虧(kui) 損了,跟我們(men) 保單其實關(guan) 係不大(除了分紅險產(chan) 品可能會(hui) 受影響),我們(men) 的權益是保險合同給的。
所以買(mai) 保險,比起關(guan) 注保險公司業(ye) 績,對咱們(men) 來說,更重要的還是要關(guan) 注產(chan) 品合同。
想要投保,或想了解更多的朋友,可以點擊下方圖片,免費報名1對1家庭保障規劃服務,即可預約專(zhuan) 業(ye) 的理財師為(wei) 您耐心講解,根據您的身體(ti) 實際情況協助核保、投保並提供後續理賠服務。
原創文章,作者:香港赛马会网络平台,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s://www.b2g419.com/other/411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