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
由於(yu) 償(chang) 付能力、業(ye) 務發展等多種需要,中小保險公司需要股東(dong) 不斷“輸血”,以保證業(ye) 務的順利進行。除了股東(dong) 增資,保險公司的融資方式也開始多樣化。
隨著中短存續期人身險產(chan) 品新規的實施及“償(chang) 二代”評估體(ti) 係的完善,不少中小險企麵臨(lin) 著資金流困境,為(wei) 了補充資本金,一股增資熱潮也在上半年撲麵而來。據不完全統計,今年上半年,共有20家險企實施增資,增資總金額達469億(yi) 元。
值得關(guan) 注的是,險企增資渠道仍以股東(dong) 投入的直接增資方式為(wei) 主,據統計,上半年共有17家險企通過股東(dong) 增資方式直接融資284億(yi) 元,約占總融資金額的六成。其中,天安係險企旗下的財險公司及壽險公司分別以78億(yi) 元、50億(yi) 元的增資金額位列直接增資金額的第一、第二位。其次是上海人壽、君康人壽,增資金額分別是40億(yi) 元、24.5億(yi) 元。
險企實施增資的原因較多,有的是投資虧(kui) 損或有對外投資計劃導致險企需補充資金,有的是為(wei) 了增設分支機構以擴大經營規模,還有的是為(wei) 提高償(chang) 付能力所補充。有觀點認為(wei) ,各類新規的實施及“償(chang) 二代”評估體(ti) 係對險企造成的資金壓力,或許將在下半年有更加明顯的表現,險企增資高潮也隨之顯現。
償(chang) 付能力告急
今年3月份,保監會(hui) 發布了中短存續期人身險產(chan) 品新規,對5年期以內(nei) 的產(chan) 品做出了相應規定,規定稱,險企的業(ye) 務規模應與(yu) 投入資本相掛鉤。按照新規,1億(yi) 元的資本金投入隻能撬動2億(yi) 元的中短存續期產(chan) 品保費規模,而一些發展時間較短的險企因為(wei) 市場占有率較低的原因,對能夠迅速擴大規模的中短期業(ye) 務存有明顯依賴性,開拓市場的需求則迫使保險公司考慮增資。
今年上半年參與(yu) 增資的14家人身險公司中,昆侖(lun) 健康、信泰人壽、君康人壽等6家公司1~5月份保戶投資款新增交費占規模保費的比例均超過50%,其中,昆侖(lun) 健康占比更是高達97%,由此可見,下階段上述公司將麵臨(lin) 著較大的退保壓力。資本金的增加,無疑能夠緩解退保壓力,從(cong) 長遠來看,提高資本金對擴大5年期內(nei) 的短期業(ye) 務的規模也有所幫助。
此外,“償(chang) 二代”的評估體(ti) 係下,對險企資本金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上半年參與(yu) 增資的險企中,近半險企一季度償(chang) 付能力均低於(yu) 150%,增資金額最多的天安財險一季度償(chang) 付能力為(wei) 120.49%,不過背靠上市公司西水股份的天安財險顯然在融資上有優(you) 勢,天安財險方麵也表示,西水股份控股天安財險後,公司的資本補充渠道將得到拓寬。
值得一提的是,成立僅(jin) 一年有餘(yu) 的上海人壽今年一季度償(chang) 付能力僅(jin) 為(wei) 125.61%,遠低於(yu) 同期成立的其他險企,究其原因,或許是規模保費擴張速度較快所致。據保監會(hui) 數據統計顯示,上海人壽今年1~5月份規模保費超200億(yi) 元,在76家險企中排名24位。為(wei) 了應對保費增長帶來的資金消耗,上半年上海人壽也增資了40億(yi) 元,將注冊(ce) 資本提高到60億(yi) 元。此外,上半年上海人壽還獲得了開展境外投資業(ye) 務及對上海孝愛醫療科技有限公司股權投資的批複,資本金的補充將使公司可投資金額上升。
股東(dong) 結構變化不均
大部分險企增加資本金後股東(dong) 結構變化均較小或者無變化,據統計,上半年僅(jin) 信泰人壽一家因增資導致股權結構變化。
據了解,今年2月份信泰人壽增資了6億(yi) 元,公司注冊(ce) 資本直接提高到35.29億(yi) 元。增資完成後,信泰人壽第一大股東(dong) 巨化控股(19.38%)完全退出了股東(dong) 行列,而另一並列大股東(dong) 浙江永利則以43.80%的持股比例掌握了公司的絕對控製權。
事實上,信泰人壽自2007年成立以來經營狀況持續不佳,近兩(liang) 年更是各種風波不斷,2013年初董事會(hui) 換屆選舉(ju) 暴露了股東(dong) 不和等內(nei) 部矛盾,2014年3月更是因償(chang) 付能力不足導致新業(ye) 務被叫停,直到去年3月份,公司償(chang) 付能力達標後新業(ye) 務才被準許開展,再加上中郵人壽原董事長馮(feng) 新生的加盟,信泰人壽業(ye) 績開始有所好轉。年報顯示,2015年信泰人壽實現了開業(ye) 以來的首次盈利,淨利潤達1.9億(yi) 元。
既然公司已實現盈利,那麽(me) 作為(wei) 第一大股東(dong) 的巨化股份為(wei) 何在此時退出?信泰人壽此前回應媒體(ti) 稱,巨化控股退出是股東(dong) 單位自身的經營行為(wei) ,信泰人壽並不清楚。
融資渠道多樣化
雖然目前股東(dong) 直接投資仍是險企融資的重要手段,但近年來融資渠道已呈現出明顯的多樣化特點。目前,險企的融資渠道主要有股東(dong) 增資、盈利累積、發行債(zhai) 券、保單證券化等多種方式,上半年平安人壽、富德生命人壽、長安責任保險3家公司就通過發行補充債(zhai) 券融資共計185億(yi) 元。
據了解,隻要保險公司符合具有連續經營超過3年、上年末未經審計和最近一季度財務報告中淨資產(chan) 不低於(yu) 人民幣10億(yi) 元、償(chang) 付能力充足率不低於(yu) 100%等條件,就可申請發行資本補充債(zhai) 券,而以上條件大多數險企都可滿足,對於(yu) 險企來說,外部渠道融資成本進一步下降。
此外,資本補充債(zhai) 因其公開發行的特點,還有流動性強的優(you) 勢,可在銀行間債(zhai) 券市場進行交易,也豐(feng) 富了銀行間債(zhai) 券市場的投資品種。數據顯示,去年全年險企發行資本補充債(zhai) 超800億(yi) 元。
想了解更多新聞資訊或有保險規劃需求的朋友,點擊下方圖片,免費報名谘詢,會(hui) 有專(zhuan) 業(ye) 理財師為(wei) 您耐心講解,協助規範投保並提供周全的後續理賠服務。
原創文章,作者:香港赛马会网络平台-車車,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s://www.b2g419.com/bxzs/bxnew/515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