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時間,國家醫保局發布的一篇文章,引發了熱議。
文章引用了一則“醫保卡冒用”的案例,警示參保人冒用他人醫保卡以及出借本人醫保卡,屬於(yu) 違法行為(wei) 。

因為(wei) 案例中的當事人有親(qin) 屬關(guan) 係,於(yu) 是有網友提出了疑問:“不是有規定醫保卡可以給近親(qin) 屬使用嗎?”
確實有這樣的規定,官方稱為(wei) 醫保家庭共濟。
隻不過,“家庭共濟”並非“家庭共享”,不是直接把醫保卡給家人刷就行了!
那正確用法是什麽(me) 呢?下麵我們(men) 來好好說一說~
主要內(nei) 容如下:
醫保家庭共濟,是指職工醫保參保人可以通過辦理家庭共濟賬戶,把個人賬戶裏的錢授權給家庭成員使用。
-
隻有職工醫保參保人可以創建家庭共濟賬戶,居民醫保參保人沒有這項權益;
-
共濟的家庭成員隻限本人的配偶、子女以及父母,且家庭成員也必須參加醫保(包括職工醫保和居民醫保)。
辦理家庭共濟後,家人就可以共享我們個人賬戶的餘額了,使用場景包括:

舉(ju) 個(ge) 例子:
老王是一名農民,平時在家交居民醫保,某次生病住院需要個人負擔1000塊錢;
他的兒子小王在公司參加了職工醫保,個人賬戶餘額有3000塊錢。
辦理家庭共濟後,老王就可以用小王醫保個人賬戶的錢來支付這1000塊錢,不用自己掏現金支付。
那家人要怎麽用我們個人賬戶的錢?是直接拿我們的醫保卡去刷嗎?
如果把醫保卡直接給家人使用,那家人的就醫記錄就會記錄在你名下,這樣會產生很多隱患,比如影響你之後買保險、還有保險理賠;
如被監管部門發現查處了,還需承擔法律責任!不僅要凍結醫保卡,無法享受醫保待遇,還要上交翻倍的罰款,那就得不償失了。
根據醫保“本人參保,本人享受待遇”的使用原則,家庭成員就醫時必須得用自己的醫保卡!
既然不能用我們的醫保卡,那要怎麽實現共濟呢?下麵送上具體操作步驟~
醫保家庭共濟需要我們主動在醫保服務平台辦理,目前線上線下都可以操作:
線上:可以在國家醫保服務平台APP、當地醫保部門或政務平台的官網、公眾號或小程序等渠道辦理。
注冊登錄後,先選擇【地方專區】,也就是你的醫保參保地;
以上海專區為例,進入後點擊【更多】,就可以看到家庭共濟辦理板塊了。

選擇【組建家庭共濟網】,填寫想要共濟的家庭成員信息後,即辦理完成;
後續想要增減家庭成員、查詢共濟資金的使用情況等,也可以在該版塊操作。

像上海參保人在“隨申辦”就可以辦理,登錄後直接搜索【家庭共濟】就可以看到辦理入口了。

很多人以為綁定了醫保親情賬戶就可以使用家庭共濟功能了。
實際上,家庭共濟賬戶和醫保親情賬戶的功能完全不同:
家庭共濟賬戶:是把職工醫保個人賬戶的資金供家人使用,家人看病買藥使用醫保時直接從我們的個人賬戶裏扣錢。
親情賬戶:是幫家人代申領醫保碼,就醫時可以替家人展示刷碼,用的是家人自己的醫保額度,比如父母帶小孩看病忘記帶醫保卡了,可以直接父母的手機出示小孩的醫保碼。
家庭共濟賬戶可以實現資金互助,是一種保障機製;親情賬戶可以實現醫保無卡支付,是一項便民功能。
目前大部分省市規定,隻有在同一統籌區參保的家庭成員才可以共濟醫保賬戶。
但也有個別省市,比如廣東、河北、江蘇等地已經實現省內不同城市的家庭共濟,比如一家子分別在廣州、中山參保,通過辦理家庭共濟賬戶可以實現個人賬戶資金共用。
因為全國各地的業務開展進度不同,如有需要可以撥打醫保局電話(區號+12333)進行谘詢。
對於年輕人來說,身強力壯的,平時很少用到醫保卡的錢,這就導致了個人賬戶資金的閑置;
而家裏上了年紀的父母,可能時不時就得跑一次醫院,看病買藥頻繁,醫保卡的餘額都不夠用了。
現在有了這個家庭共濟政策,終於可以把個人賬戶的閑置資金“盤活”了,大大提高了資金的利用率,這才是真正做到了“一人參保,全家受益”~
隻不過,這個政策隻能實現個人賬戶的資金共享,醫保報銷待遇還是不變的,依舊存在起付線、報銷比例、封頂線等限製。
所以還是建議有條件的朋友,最好還是適當配置些額外的商業險保障,完善家庭的保障體係。
原創文章,作者:香港赛马会网络平台-敏敏,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s://www.b2g419.com/%e5%8c%bb%e4%bf%9d/20727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