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重疾的定義(yi) 好像很嚴(yan) 格,那是不是很難拿到這個(ge) 理賠?”
“不是說重疾險都是確診即賠嗎?為(wei) 什麽(me) 我這個(ge) 病還要觀察一段時間?”
…
因為(wei) 重疾險的理賠條件“苛刻”,而且很多人以為(wei) 所有重疾都是確診即賠的,由此產(chan) 生了不少誤解,甚至有保險“保死不保生”的說法。
今天,譜藍君就來和大家聊聊,重疾險的理賠條件真的很苛刻嗎?
主要內(nei) 容如下:
- 重疾的定義
- 如果沒有這些規範的賠付標準…
- 輕症,讓理賠更容易到手了
- 譜藍君總結
首先複習(xi) 一下,什麽(me) 叫重疾?
重疾有以下3個(ge) 特點:
1、病情嚴(yan) 重,會(hui) 在較長一段時間內(nei) 嚴(yan) 重影響到患者及其家庭的正常工作與(yu) 生活;
2、治療花費巨大,此類疾病需要進行較為(wei) 複雜的藥物或手術治療,需要支付高昂的醫療費用;
3、不易治愈,病程會(hui) 持續較長一段時間,甚至是永久性的。
比如很多人患了“原位癌”,就問:原位癌不也是癌嗎?為(wei) 什麽(me) 重疾不賠?
現在知道了,原位癌隻是名字聽起來滲人,但其實並不滿足以上三個(ge) 特點,很多都是花個(ge) 幾萬(wan) 十萬(wan) ,做個(ge) 切除術就痊愈了,沒那麽(me) 嚴(yan) 重。
如果沒有明確的定義(yi) ,僅(jin) 憑消費者感覺這個(ge) 病很嚴(yan) 重,就要賠,那到時肯定是各說各有理,理賠糾紛不斷了。
“那重疾不是給付型的嗎?說是確診即賠,可以拿著這筆錢去治病的啊,怎麽(me) 要求我做了這個(ge) 手術才能賠?”
這也是蠻多人的一個(ge) 誤解了。重疾險是給付型的,不過並不是所有的疾病都是確診即賠的,準確來說,應該是符合條款中的條件就可以賠,不管你是在治療前,還是治療後。
現在的重疾,一般有3種理賠條件:
1、確診即賠:
比如癌症,高度傷(shang) 殘,包括雙目失明、語言能力喪(sang) 失、嚴(yan) 重III度燒傷(shang) (全身燒傷(shang) 麵積超過20%)、多個(ge) 肢體(ti) 缺失等等;
2、得病並且進行了約定的手術:
比如心髒瓣膜手術、冠狀動脈搭橋術、主動脈手術、重大器官移植手術、良性腦腫瘤等;
3、得病並且病情到了約定的狀態:
比如腦中風後遺症、腦膜炎後遺症、嚴(yan) 重腦損傷(shang) 、嚴(yan) 重原發性心肌病、嚴(yan) 重原發性肺動脈高壓、慢性肝功能衰竭、係統性紅斑狼瘡、嚴(yan) 重阿爾茲(zi) 海默病(老年癡呆)、嚴(yan) 重帕金森病、I型糖尿病等;
以腦中風後遺症為(wei) 例,需要持續狀態180天才能獲得賠付。

因為(wei) 有些疾病可能是突發性、短暫性的,可能很快痊愈,既然是易治愈的,那當然也不符合重疾的定義(yi) 了。
咱們(men) 上醫院看病,對於(yu) 一些複雜、嚴(yan) 重的疾病,醫生也會(hui) 讓你再做複查、觀察一段時間,不敢貿然下定論呢,對吧?所以針對某些疾病,保險公司也會(hui) 合理地要求觀察一段時間。
可見,重疾,並不一定是病,也可以是持續一種生存狀態或者治療手段,所以嚴(yan) 格意義(yi) 上,重疾險不能簡單籠統地概括為(wei) “確診即付”。
大家還真別覺得上麵這些規定是損害了消費者的利益。
我們(men) 設想一下,如果對重疾沒有準確的定義(yi) ,會(hui) 怎麽(me) 樣?
2007年以前,我國的重疾險市場就是很不規範,各家保險公司的重大疾病種類不一,對疾病的定義(yi) 也不一樣。一個(ge) 患者,可能在平安能獲得賠付,在友邦就不能了。
2006年的時候,友邦就出了一檔拒賠事件。當時一位醫生質疑友邦的重疾險:隻有快死了才能理賠,如果用友邦規定的治療方法,會(hui) 死得更快!
同年,深圳的一批客戶集體(ti) 起訴友邦保險的“守護 神重疾險”保死不保生,與(yu) 重疾險設立的初衷相違背。
為(wei) 了規範這種亂(luan) 象,2007年,保監會(hui) 聯合了醫師協會(hui) ,發布了《重大疾病保險的疾病定義(yi) 和使用規範》,對25最常見、最高發的重疾,進行了統一的定義(yi) 標準。(2021年2月份有重疾新規定是28種重疾險)

其中,前6種是必保的重疾,後19種是可選的,共計25種。所有的重疾險產(chan) 品都會(hui) 包含這25種重疾,無論是名稱還是釋義(yi) 都一樣的。
後來保監會(hui) 有統計過,這25種重疾已經占理賠案例的95%,可見這個(ge) 國家保監會(hui) 和醫師協會(hui) 共同規定的這25種重疾,還是很貼合人們(men) 實際的需求的。

《中國人身保險業重大疾病經驗發生率表(2006-2010)》
所以,這些重疾的精準定義(yi) 、規範的理賠條件,其實都是為(wei) 了避免產(chan) 生理賠糾紛、損害雙方利益而定的。保險責任規定得越明確,理賠的糾紛就會(hui) 越少。
咱們(men) 消費者隻要在投保前認真看好條款,沒有坑,那麽(me) 一旦發生了條款中約定的情況,保險公司都得賠,對消費者來說也是一種保護~
雖然重疾的定義(yi) 和理賠已經規範化了,但很多消費者還是接受不了:“重疾要達到這麽(me) 嚴(yan) 重的程度,如果達到不了這個(ge) 條件,那買(mai) 這份保險不就虧(kui) 了?”
而且,隨著醫療技術的進步,很多重疾在極早期就被檢查出來了,但是又沒有達到重疾賠付的標準,治療費用卻要開始大筆大筆地支出。
這時,“輕症疾病保障”這種分級給付機製就應運而生了。
2007年,信誠人壽率先創新,在保險責任中加入了輕度重疾,也就是我們(men) 常說的“輕症”。此後各家公司爭(zheng) 相效仿,紛紛在產(chan) 品中加入輕症責任,從(cong) 早期的10種左右,到今天的30-50種。
以康樂(le) 一生C為(wei) 例,最高發的25種重大疾病中,絕大部分所對應的輕症狀態,它都有保障在內(nei) 了(紅色為(wei) 未包含)。

輕症的誕生,意味著消費者即使沒有到達重疾那麽(me) 嚴(yan) 重的程度,也能拿到一定額度的理賠,用於(yu) 治療。
隨後的幾年裏,甚至又衍生出了中症。
無論是輕症還是中症,其實都是重疾所對應的輕度/中度狀態,降低了理賠的門檻,人們(men) 即使沒有達到重疾的理賠條件,也能拿到輕症或中症的理賠金。
如此一來,理賠的概率大大提高,重疾險也變得更實用了。
保監會(hui) 對高發重疾的統一定義(yi) ,已經讓重疾理賠變得更規範化了,大大減少了理賠糾紛。而輕症、中症的理賠,更是降低了重疾險理賠的門檻,讓重疾險變得更實用。
隻是目前保監會(hui) 還未對輕症、中症進行規範化的統一規定,所以大家在挑選重疾險的時候,隻要參考高發的重疾,挑選輕症含金量高的產(chan) 品,那麽(me) 就是一款很實用的重疾險啦。
而且,無論是重疾險裏的重疾、輕症、中症的理賠概率有多大、有什麽(me) 用,對於(yu) 一個(ge) 家庭來說,不發生就是0,發生了就是100%。
所以,我們(men) 應該做的是在還有經濟能力和身體(ti) 條件允許的時候,未雨綢繆,而不是等到風險大概率會(hui) 發生的時候,才來解決(jue) 這個(ge) 問題,也就不會(hui) 麵臨(lin) “屋漏兼逢連夜雨”的困境了。
想要配置保險或者做進一步谘詢的朋友,可以點擊下方圖片,免費報名體(ti) 驗價(jia) 值800元的家庭保障規劃服務,專(zhuan) 業(ye) 的理財師會(hui) 為(wei) 您細心講解,並協助規範投保、提供後續理賠服務。
原創文章,作者:香港赛马会网络平台,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s://www.b2g419.com/bxzs/261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