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
目前,中國已經成為(wei) 全球老年人口最多的國家。根據國家統計局2016年4月20日發布的數據,2015年,中國60歲以上人口達到2.2億(yi) 人,占總人口的16.2%。在中國高速老齡化的過程中,未富先老、未老先衰成為(wei) 養(yang) 老和醫療行業(ye) 麵臨(lin) 的嚴(yan) 峻挑戰。與(yu) 本報記者連線的畢馬威企業(ye) 谘詢(中國)有限公司大健康和養(yang) 老服務團隊合夥(huo) 人梅陳劍和畢馬威企業(ye) 谘詢(中國)有限公司高級經理陳劍虹表示,發達國家在醫保結合的養(yang) 老模式上有以下一些較為(wei) 優(you) 秀的做法,值得中國關(guan) 注和參考。
第一,建立了完善的醫養(yang) 結合服務體(ti) 係和相關(guan) 保險製度,為(wei) 老年人提供完善的服務,提高老年人口的消費能力。例如,日本於(yu) 2000年正式開始實施《介護:保險法》,介護服務涵蓋日常照護、醫療、康複和保健等服務項目,這些服務內(nei) 容均可以享受介護保險。保險資金主要來自政府、用人單位和參保人。被保險人在65歲以後提出申請,經護理認定審查會(hui) 確認就可以接受介護保險服務。在介護費用的支出上,被保險人隻需要承擔10%的費用,其餘(yu) 由國家和保險公司負擔。
1986年,美國正式建立了“綜合性老人健康護理計劃”,為(wei) 達到入住護理院標準的社區老年人口提供全方位的醫療和照護服務,包括急性照護服務、看護服務、初級醫療照護、住院治療、護理院照護等以及預防性的、恢複性的、治愈性的和護理性的服務。在醫療保障方麵,美國政府隻對老年人口提供醫療保險(Medicare,專(zhuan) 門針對60歲及以上老年人的醫療項目)。PACE是在老年醫療保險基礎上發展起來的、自願參加的計劃,其資金主要源於(yu) 醫療保險和醫療救助。PACE參加者的年齡須在55歲或以上,居住在PACE服務區內(nei) ,經由州政府的相關(guan) 機構鑒定為(wei) 符合入住護理院標準的老年人。加入PACE以後,老年人隻能接受該體(ti) 係內(nei) 工作人員及醫療機構的服務。因此,可以說PACE是醫療保險體(ti) 係內(nei) 一個(ge) 完全獨立的醫養(yang) 結合的子計劃。
第二,建立科學、合理的老年人照護需求評估體(ti) 係,針對不同需求提供不同類型的健康養(yang) 老服務以合理利用資源。多數發達國家設有老年人照護需求評估組織以及相關(guan) 標準、製度和流程,以根據老年人失能、失智的程度,對所需的日常護理、醫療、康複保健等服務的等級進行細分。例如,在澳大利亞(ya) ,專(zhuan) 家組會(hui) 對申請接受服務的老年人口進行評估,以確定適合的養(yang) 老機構或社區,及老年人應享受的照料服務等級(共有八個(ge) 級別),製定相應的養(yang) 老服務計劃,專(zhuan) 家評價(jia) 組成員包括醫學專(zhuan) 家、護理專(zhuan) 家、協調人等。另外,政府還成立了專(zhuan) 門的評估機構,對老年人口的經濟狀況進行評估,包括各種房產(chan) 收入、股票、銀行利息、退休金等,以此來決(jue) 定每人所獲得的老年津貼數量。
第三,以居家和社區養(yang) 老為(wei) 主,提供完善、細致的居家和社區養(yang) 老服務內(nei) 容。機構養(yang) 老投入大,也難以滿足老年人對家庭溫暖和子女親(qin) 情的需要。因此,一些發達國家開發了多種服務內(nei) 容豐(feng) 富的居家和社區養(yang) 老模式,以延長老年人的獨立生活期,節約社會(hui) 成本。例如,日本非常重視居家介護,盡可能讓老年人口在熟悉的居住環境或家庭中自立生活。因此,日本有90%需要護理的老年人口以居家或社區養(yang) 老為(wei) 主,這些人的平均年齡在80歲以下,在養(yang) 老院生活的老年人口通常在80歲以上。日本對居家和社區養(yang) 老服務項目規定得非常詳細,包括日常護理、洗浴、康複、營養(yang) 指導、醫療門診、短期入院、住宅改裝、夜間上門護理、癡呆症日托護理、小規模多功能型居家護理、短期托老服務等。
除此之外,在居家和社區養(yang) 老服務體(ti) 係建設方麵,美國積累了豐(feng) 富的經驗,主要服務模式包括全托製的“退休之家”、日托製的“托老中心”,組織“互助養(yang) 老”使老年人結伴認對、互助養(yang) 老以及提供上門服務。美國的養(yang) 老社區主要分為(wei) 四種類型:生活自理型社區、生活協助型社區、特殊護理社區以及持續護理退休社區。通常,社區與(yu) 醫院和專(zhuan) 業(ye) 護理機構均有緊密合作。
第四,整合社會(hui) 資源,引入競爭(zheng) 機製以提高健康養(yang) 老服務質量。在澳大利亞(ya) ,政府通過購買(mai) 服務的方式在健康養(yang) 老市場中引入競爭(zheng) 機製,服務機構通過競標得到政府的項目。為(wei) 了贏得項目,服務機構力爭(zheng) 增加服務項目、提高服務質量、降低運營成本,最終幫助政府減少開支。
在日本,介護保險的運營方式為(wei) 政府主導,由多種主體(ti) 提供完備的介護服務。政府鼓勵民營企業(ye) 和私人投資的服務企業(ye) 為(wei) 老年人口提供必要的生活服務,在管理中引入市場原則和競爭(zheng) 機製,由需要介護服務的老年人口來自由選擇適當、高效的介護服務提供者。
第五,建立服務者資格準入製度,加強服務質量監控。在德國,長期照料服務機構在獲得資格認證,並和長期照料社會(hui) 保險機構簽訂服務合同以後,可以成為(wei) 長期照護服務運作的第三方。在聯邦一級,中央長期照護社會(hui) 保險基金聯合會(hui) (基金聯合會(hui) )和聯邦長期照護服務機構聯合會(hui) (服務機構聯合會(hui) )共同製定了長期照護服務的原則和標準,對服務質量、質量擔保及措施、機構內(nei) 服務質量管理製度等作出了具體(ti) 的規定。同時,聯邦政府也組織專(zhuan) 家研究製定相應的標準規範。在地方,醫療谘詢服務機構及相關(guan) 機構代表地方長期照護社會(hui) 保險基金,承擔各類服務機構的質量監督工作。
第六,健全人才培養(yang) 體(ti) 係。發達國家大多非常重視養(yang) 老專(zhuan) 業(ye) 護理人才的培養(yang) ,而且形成了體(ti) 係化的培養(yang) 機製。1987年,日本國會(hui) 通過了《社會(hui) 福利師和介護福利士法》,並於(yu) 1989年進行了獲得這兩(liang) 項國家資格證的首次考試,此後,日本養(yang) 老服務專(zhuan) 業(ye) 人才尤其是專(zhuan) 業(ye) 護工的供給量大大增加。一項調查結果顯示,在日本65歲居家養(yang) 老的老人中,有66.7%的女性和44.8%的男性接受擁有專(zhuan) 業(ye) 資格證書(shu) 的家訪護理員或看護師的服務,接受家政保姆服務的老年人口則比較少。
在澳大利亞(ya) ,養(yang) 老護理行業(ye) 是從(cong) 1940年開始興(xing) 起的,此後,養(yang) 老專(zhuan) 業(ye) 護理人員的培訓體(ti) 係逐步完善,由單純的生活照料逐步演化成養(yang) 老專(zhuan) 業(ye) 護士的培訓。澳大利亞(ya) 的養(yang) 老護理和養(yang) 老護士分為(wei) 三級,分別是養(yang) 老護理助手(6至8周培訓)、登記養(yang) 老護士(12至18個(ge) 月的學習(xi) )、注冊(ce) 養(yang) 老護士(大學三年學習(xi) )。另外,高級養(yang) 老護理人員還需要進行各類專(zhuan) 職護士培訓,包括全科護士、臨(lin) 床護士、精神衛生護士、老年保健護士和心理治療護士等。
想了解更多新聞資訊或有保險規劃需求的朋友,點擊下方圖片,免費報名谘詢,會(hui) 有專(zhuan) 業(ye) 理財師為(wei) 您耐心講解,協助規範投保並提供周全的後續理賠服務。
原創文章,作者:香港赛马会网络平台-車車,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s://www.b2g419.com/bxzs/bxnew/5776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