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
隨著保險業(ye) 轉型,今年以來,人身險公司的年累計保費增速始終處於(yu) 下降狀態。但是,健康險業(ye) 務始終呈現逆勢增長的趨勢。據銀保監會(hui) 最新數據統計,今年前8月,人身險公司原保險保費收入19639.3億(yi) 元,同比下降5.4%。其中,健康險業(ye) 務原保費收入3796.4億(yi) 元,同比增長18.8%。
近期發布的《2018年中國健康險產(chan) 品研究報告》(以下簡稱“報告”)也指出,在行業(ye) 轉型的背景下,健康險作為(wei) 很多保險公司的發力重點,近年來發展十分迅速。據統計,自2013年到2016年,健康險保費快速增長,並持續保持在各險種保費增速第一的位置。
報告還指出,今年上半年,中國保險行業(ye) 協會(hui) 備案產(chan) 品5792款,而健康類保險占比高達52%。業(ye) 內(nei) 專(zhuan) 家表示,在醫療資源還普遍緊缺的情況下,隨著消費者對健康的關(guan) 注度不斷的提升,可以預見的是商業(ye) 健康險還會(hui) 保持一個(ge) 長期的持續的高速發展。
而重疾險作為(wei) 健康險領域最重要一類產(chan) 品,幾乎囊括了商業(ye) 健康險50%以上的規模。以2017年為(wei) 例,全年實現健康險總保費4389.5億(yi) 元,以重大疾病保險為(wei) 主的疾病險保費收入占比達到56.8%。
然而,報告通過分析發現,隨著產(chan) 品責任越來越複雜,重疾險整體(ti) 性價(jia) 比卻呈現走低的趨勢。具體(ti) 來看,主要體(ti) 現在以下兩(liang) 個(ge) 方麵。
第一,含生存給付責任的產(chan) 品,整體(ti) 性價(jia) 比不如純保障型產(chan) 品。報告認為(wei) ,這主要是因為(wei) 保費的增長大於(yu) 產(chan) 品責任的增長。
第二,從(cong) 保障時間維度看,終身型重疾險整體(ti) 性價(jia) 比低於(yu) 定期型產(chan) 品。報告指出,在實際金融市場中,利率和長期期限是成正相關(guan) 的,期限越長(不考慮1年期以內(nei) 產(chan) 品),金融資產(chan) 要求的收益率越高,而赛马会APP下载官网在定價(jia) 的時候,普遍采用固定利率(貼現率),因而反應在產(chan) 品上,就是一個(ge) 更長期限的保險,定價(jia) 普遍略高於(yu) 基於(yu) 實際利率定價(jia) 的產(chan) 品,反映在性價(jia) 比上,終身重疾就比定期重疾略低。
除此之外,重疾險也一直因為(wei) 定義(yi) 不清晰、性價(jia) 比等問題飽受詬病。報告指出,目前主流熱銷的重疾險保障重疾種基本已經達到70種以上,而且不少產(chan) 品病種數量都是100種甚至更多,但隻有25個(ge) 重疾病種是《重大疾病保險的疾病定義(yi) 使用規範》中有標準定義(yi) 的,其他都是由各家保險公司自行確定。
那麽(me) ,保險消費者應該如何選購重疾險呢?基於(yu) 產(chan) 品性價(jia) 比的分析,報告提出以下三點。一是保障額度方麵,基於(yu) 行業(ye) 數據,一般建議重疾保障額度30萬(wan) 元起,50萬(wan) 元為(wei) 優(you) ,預算較多者可以額外考慮收入補償(chang) 及術後康複費用。二是產(chan) 品形態方麵,一般重疾責任是首先要解決(jue) 的保障,輕症次之,身故責任視預算情況決(jue) 定,生存返還責任偏儲(chu) 蓄性質。三是保險期限方麵,在合理的預算下,先確保足夠的保障額度,然後權衡時間長短和保障範圍(空間層麵)高低的關(guan) 係,具體(ti) 因不同人的風險偏好不同而可以有不同選擇,並不絕對。
想了解更多新聞資訊或有保險規劃需求的朋友,點擊下方圖片,免費報名谘詢,會(hui) 有專(zhuan) 業(ye) 理財師為(wei) 您耐心講解,協助規範投保並提供周全的後續理賠服務。
原創文章,作者:香港赛马会网络平台-車車,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s://www.b2g419.com/bxzs/bxnew/591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