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險評估專家預警行業風險 中小型財險麵臨轉型困難

《家庭財務寶典》

導讀:
近日,中國保險安全基金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國保險基金)風險評估專(zhuan) 家委員會(hui) 第十三次會(hui) 議在北京召開。會(hui) 議討論了2016年年度行業(ye) 形勢、2017年良好開端和當前行業(ye) 風險熱點,並對2017年年度行業(ye) 風險形勢進行了研究和判斷,與(yu) 會(hui) 專(zhuan) 家還分析討論了現金流風險、財產(chan) 保險公司保證保險風險、債(zhai) 券市場對保險資金使用的影響等熱點問題,並對行業(ye) 風險進行了預警

人身保險:流動性風險需要注意

倡導在行業(ye) 保險在姓保的背景下壽險健康保險保持了良好的發展趨勢,萬(wan) 能險業(ye) 務大幅萎縮,行業(ye) 逐漸回歸保障性業(ye) 務。數據顯示,2016年,壽險業(ye) 務原保險保費收入17442.22億(yi) 元,同比增長31.72%;原健康保險收入4042.50億(yi) 元,同比增長67.71%。2017年一季度,這第一季度得以延續,同比增長分別為(wei) 37.50%和36.88%,原保費收入達到11631.45億(yi) 元和1599.82億(yi) 元。此外,在多種因素的影響下,未計入保險合同計算的個(ge) 人保險公司投資資金和獨立賬戶新費用的增長率從(cong) 2016年的53.86%降至今年第一季度的-61.79%,更好地反映了轉型的效果。

償(chang) 付能力風險是慢性病,有治療和解決(jue) 的時間,但現金流風險是急性疾病,會(hui) 導致突然死亡。與(yu) 會(hui) 專(zhuan) 家認為(wei) ,在某種程度上,足夠的償(chang) 付能力並不意味著沒有現金流風險。在保險姓保險的要求下,個(ge) 人保險公司正在積極轉型。然而,由於(yu) 近年來一些激進公司高度依賴中短期業(ye) 務,短期內(nei) 業(ye) 務結構的大幅調整可能會(hui) 加劇現金流風險。

與(yu) 會(hui) 專(zhuan) 家認為(wei) ,一些銀行保險渠道和領先業(ye) 務比例高、中短期產(chan) 品比例高、資產(chan) 配置激進、聲譽風險高的公司容易出現金流風險。

與(yu) 會(hui) 專(zhuan) 家提醒,人身保險行業(ye) 的現金流風險具有傳(chuan) 遞性和溢出性。一方麵,銀行保險渠道是人身保險行業(ye) 保費收入的重要來源。雖然法律沒有規定代理渠道承擔保險的連帶責任,但中國目前的社會(hui) 環境決(jue) 定了銀行和郵政機構承擔隱性擔保義(yi) 務。保險公司如果不能及時支付,銀行和郵政機構將麵臨(lin) 更大的影響。另一方麵,保險公司是債(zhai) 券和股票市場的重要機構投資者。保險公司一旦出現現金流風險,短期內(nei) 可能會(hui) 出售債(zhai) 券和股票,影響市場穩定,對其他投資者產(chan) 生心理影響,導致市場波動,進一步擴大和傳(chuan) 遞風險。

數據顯示,個(ge) 人保險行業(ye) 的整體(ti) 現金流仍然充足,但壓力已經開始顯現。今年第一季度,個(ge) 人保險行業(ye) 經營現金流出同比增長50%以上,經營現金淨流入同比大幅減少40%以上,保險儲(chu) 蓄和投資資金淨增長大幅減少。從(cong) 公司層麵看,今年第一季度,20多家公司經營現金淨流出,部分公司流出超過10億(yi) 元,主要由資產(chan) 驅動。

過去,資產(chan) 驅動債(zhai) 務公司的業(ye) 務高度依賴中短期業(ye) 務。一旦新業(ye) 務下降,依靠新單現金流入來彌補支付缺口的模式是不可持續的。同時,他們(men) 也麵臨(lin) 著到期支付和退保的雙重壓力。如果資產(chan) 投資期限不匹配,可能麵臨(lin) 資產(chan) 實現需求。對此,與(yu) 會(hui) 專(zhuan) 家認為(wei) ,人身保險公司在業(ye) 務轉型過程中應加大對現金流風險的管理力度,除了外部宏觀經濟金融狀況、貨幣政策、資本市場波動等無法控製的因素外,人身保險公司應更加注重內(nei) 部風險控製,如長期儲(chu) 蓄和風險保障業(ye) 務的發展,控製中短期業(ye) 務比例,業(ye) 務結構應與(yu) 資產(chan) 配置能力相匹配,適當降低銀行保險渠道規模資非標產(chan) 品和房地產(chan) 。同時,要加強戰略管理,做好壓力測試和應急計劃,時刻關(guan) 注公司自身的聲譽風險。同時,要加強戰略管理,做好壓力測試和應急計劃,時刻關(guan) 注公司自身的聲譽風險。

與(yu) 會(hui) 專(zhuan) 家表示,中國經濟發展現狀、利率現狀、人口結構、社會(hui) 認知等方麵都有利於(yu) 人身保險業(ye) 的快速發展,國家和公眾(zhong) 要求人身保險業(ye) 必須堅持保險姓保險,因此長期儲(chu) 蓄和風險保障將是主要發展方向。人身保險業(ye) 的轉型發展是主流趨勢。在國家高度重視金融風險防範的背景下,人身保險業(ye) 必須防範各種風險,特別是現金流風險,堅決(jue) 保持不發生係統性風險的底線。

財產(chan) 險:中小企業(ye) 在轉型過程中麵臨(lin) 困境

2016年以來,財產(chan) 險整個(ge) 行業(ye) 業(ye) 務規模穩步增長,行業(ye) 資本充足。2017年第一季度原保費收入2635.20億(yi) 元,同比增長12.69%;險種保費增長差異很大。根據已披露的第四季度償(chang) 付能力報告,公司綜合償(chang) 付能力充足率超過100%。

專(zhuan) 家認為(wei) ,財產(chan) 保險市場整體(ti) 運行平穩,以下風險值得關(guan) 注。

首先,財產(chan) 保險行業(ye) 經營成果分化,中小企業(ye) 普遍虧(kui) 損。第一季度,財產(chan) 保險行業(ye) 共承保虧(kui) 損54家,均為(wei) 中小企業(ye) 。與(yu) 會(hui) 專(zhuan) 家認為(wei) ,目前中小企業(ye) 的生活空間太小,市場馬太效應更加明顯,90%的公司市場份額不到20%。中小保險企業(ye) 沒有規模車險固定成本無法稀釋;非車險由於(yu) 人才團隊、承保技術、風險管理水平難以滿足較高的要求,沒有股東(dong) 資源可供利用。此外,隨著人員、場地等綜合成本的不斷上升,中小企業(ye) 的生存變得更加困難,困境也越來越明顯。但現實中,中小公司即使承保虧(kui) 損,也在承保端不斷努力,因為(wei) 他們(men) 希望從(cong) 投資端收益來彌補負債(zhai) 端的損失。對此,專(zhuan) 家建議放寬對縣的監管要求,允許在未設立機構的地區通過移動終端開展遠程承保理賠業(ye) 務,為(wei) 中小企業(ye) 提供更多的發展空間,引導和鼓勵中小企業(ye) 朝著專(zhuan) 業(ye) 化、細分化的方向發展,利用新技術下沉渠道和服務提高效率,走出差異化發展之路。

其次,在信用違約增加的背景下,信用擔保保險麵臨(lin) 著更多的不確定性。產(chan) 品多層嵌套,風險更隱蔽。我國信用調查體(ti) 係仍有待完善,保險公司難以充分獲得與(yu) 基礎資產(chan) 相關(guan) 的企業(ye) 的曆史違約和外部擔保,銀行與(yu) 保險公司的風險共享機製不完善。與(yu) 會(hui) 專(zhuan) 家認為(wei) ,即使有銀行的反擔保措施,保險公司仍需積極識別和規避風險。底層資產(chan) 不能因為(wei) 反擔保而被忽視。此外,投保人的反向選擇風險、保險公司風險識別能力不足、內(nei) 部操作風險、承保索賠材料信息的真實性和難以區分的真實性將增加保險風險的保證。

再者,非壽險投資產(chan) 品的流動性風險也需要高度重視。個(ge) 別經營非人壽保險投資業(ye) 務的財產(chan) 保險公司在停止銷售此類產(chan) 品後已處於(yu) 經營現金流出狀態。預計未來幾年將繼續流出,給公司現金流管理、資產(chan) 負債(zhai) 匹配管理和業(ye) 務轉型帶來巨大挑戰。

此外,與(yu) 會(hui) 專(zhuan) 家從(cong) 市場角度對商業(ye) 車費改革提出了監管建議,建議繼續深化商業(ye) 車險改革,完善車險門檻監管,采取更靈活的監管手段,放開對產(chan) 品和費率的限製,讓各公司通過風險定價(jia) 和風險選擇回歸理性運營。與(yu) 會(hui) 專(zhuan) 家認為(wei) ,行業(ye) 虧(kui) 損將迫使經營者控製成本率,降低成本率是良性經營的途徑。生死市場是健康生態。與(yu) 會(hui) 專(zhuan) 家還建議完善市場退出機製。

資金使用:多因素共振 投資壓力增加

自2016年以來,國際經濟和政治形勢存在很大的不確定性。中國正處於(yu) 供給側(ce) 結構性改革的關(guan) 鍵時期,保險業(ye) 麵臨(lin) 著多種因素共振和各種風險交織的局麵。

在此背景下,保險業(ye) 資產(chan) 規模穩步增長。2017年一季度末,行業(ye) 總資產(chan) 達到16.18萬(wan) 億(yi) 元,資金餘(yu) 額達到13.42萬(wan) 億(yi) 元,同比增長14.75%。投資回報率回到前幾年的中心水平,全行業(ye) 第一季度投資回報率同比上升0.06個(ge) 百分點。資本配置結構調整步伐繼續加快,流動性資產(chan) 等投資比例逐年上升,定期存款和債(zhai) 券投資比例持續下降。

專(zhuan) 家指出,自2016年以來,在債(zhai) 務成本上升和資產(chan) 收益率下降的背景下,保險資金的使用風險更加嚴(yan) 重和複雜。

一是個(ge) 別激進險企上市公司對行業(ye) 產(chan) 生長期影響。一些專(zhuan) 家認為(wei) ,上市公司並不排除保險基金的善意投資,但個(ge) 別公司在資本市場的激進行為(wei) 損害了保險業(ye) 的聲譽,也收緊了投資方和負債(zhai) 方的相應政策,將對保險基金的使用和資產(chan) 負債(zhai) 管理產(chan) 生長期影響。與(yu) 此同時,專(zhuan) 家還提醒我們(men) ,我們(men) 應該關(guan) 注一些保險公司的許可行為(wei) 。由於(yu) 不能使用股權法記賬,一旦股市波動增加,就會(hui) 對這些公司的償(chang) 付能力產(chan) 生更大的影響。

第二,債(zhai) 券市場的大幅調整給一些保險公司帶來了市場風險。2016年10月底債(zhai) 券市場大幅調整,對保險公司綜合投資收益率產(chan) 生了一定的負麵影響。從(cong) 長遠來看,債(zhai) 券市場收益率的上升有利於(yu) 傳(chuan) 統保險公司以更高的收益率配置長期資產(chan) ,緩解新基金和再投資基金的投資壓力。但對於(yu) 銷售短期產(chan) 品、資產(chan) 負債(zhai) 期限嚴(yan) 重不匹配的保險公司,債(zhai) 券市場收益率的上升將帶來更大的市場風險和流動性風險。

三是行業(ye) 麵臨(lin) 的信用風險不斷上升。一方麵,債(zhai) 券的信用風險增加。數據顯示,2016年共違約79隻債(zhai) 券,是2015年的3.4倍。信用環境的惡化不僅(jin) 會(hui) 帶來信用風險,還會(hui) 導致保險公司麵臨(lin) 更大的流動性風險和市場風險。另一方麵,另類投資的信用風險也在增加。過去,在信用擴張期間,集中違約的可能性較低。未來信用擴張放緩後,由於(yu) 非標產(chan) 品流動性較弱,需要警惕集中違約的風險。

第四,監管政策的調整將帶來挑戰。一方麵,會(hui) 計準則變更後,保險公司利潤波動和利潤表管理難度將大幅增加,這對財務報表層麵的保險投資管理提出了重大挑戰。另一方麵,中國保監會(hui) 計劃建立的資產(chan) 負債(zhai) 管理框架體(ti) 係也將給保險公司資產(chan) 負債(zhai) 內(nei) 部管理帶來巨大挑戰。此外,《關(guan) 於(yu) 規範金融機構資產(chan) 管理業(ye) 務的指導意見(草案)》提出清理渠道業(ye) 務,消除多層嵌套,也給保險資產(chan) 管理產(chan) 品帶來了一些挑戰。

最後,與(yu) 會(hui) 專(zhuan) 家認為(wei) ,應注意以下風險:一是部分公司投資股權資產(chan) 超過30%的比例麵臨(lin) 較高的市場風險;二是海外投資風險。

無論資產(chan) 短缺還是資本使用麵臨(lin) 的其他風險,從(cong) 根本上糾正整個(ge) 行業(ye) 的經營理念,使行業(ye) 朝著穩定的方向發展,都需要監管的指導和支持,以穩步提高資產(chan) 端的投資管理能力。與(yu) 會(hui) 專(zhuan) 家說。

       想了解更多新聞資訊或有保險規劃需求的朋友,點擊下方圖片,免費報名谘詢,會(hui) 有專(zhuan) 業(ye) 理財師為(wei) 您耐心講解,協助規範投保並提供周全的後續理賠服務。

香港赛马会网络平台團隊1對1保險規劃 立省50%

原創文章,作者:香港赛马会网络平台-車車,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s://www.b2g419.com/bxzs/bxnew/59621.html

(0)
上一篇 2023年1月21日 下午2:41
下一篇 2023年1月21日 下午2:52

文章推薦

微信掃一掃
微信掃一掃
分享本頁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