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
截至5月18日,共有163家保險公司披露了2017年第一季度的償(chang) 付能力報告。排除再保險公司,整理了151家財產(chan) 保險和壽險公司的數據。隻有38家公司的償(chang) 付能力充足率上升,約占20%。同時,110家公司下降,占70%以上。排除再保險公司,整理了151家財產(chan) 保險和壽險公司的數據。隻有38家公司的償(chang) 付能力充足率上升,約占20%。同時,110家公司下降,占70%以上。
其中,39家產(chan) 險公司的償(chang) 付能力充足率超過300%,壽險有16家公司。所有披露的公司財險公司綜合償(chang) 付能力在120%以上,核心償(chang) 付能力保持在100%以上,符合監管紅線要求,而保險公司的償(chang) 付能力不如財產(chan) 保險公司。數據顯示,如果償(chang) 付能力充足率在150%~300%之間,將有37家財產(chan) 保險公司,壽險有36家公司。償(chang) 付能力充足率在100%~150%之間,有3家財產(chan) 保險公司,壽險有18家公司。
自第二代償(chang) 付實施以來,保險公司的償(chang) 付能力引起了市場的關(guan) 注。那麽(me) ,償(chang) 付能力到底意味著什麽(me) 呢?據了解,所謂的償(chang) 付能力,簡單地說就是保險公司償(chang) 還債(zhai) 務的能力。有一個(ge) 關(guan) 鍵指標,即償(chang) 付能力充足率保險公司實際資本與(yu) 最低資本的比能力充足率和綜合償(chang) 付能力充足率。
今年4月20日,中國保監會(hui) 發布通知,維護保險業(ye) 穩定健康發展,指出行業(ye) 整體(ti) 償(chang) 付能力充足,但局部風險增加。保險公司核心償(chang) 付能力充足率不低於(yu) 50%,綜合償(chang) 付能力充足率不低於(yu) 100%,即符合償(chang) 付能力監管要求。可以說,如果償(chang) 付能力高於(yu) 100%,說明保險公司有足夠的資金向消費者支付,反之亦然。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第一季度的償(chang) 付能力公告顯示,在壽險公司中,中法人壽和新光海航的償(chang) 付能力不達標,核心和綜合償(chang) 付能力充足率低於(yu) -200%。
此前,由於(yu) 償(chang) 付能力不達標,新光海航人壽已收到停止新業(ye) 務等監管措施。截至今年一季度末,其核心和綜合償(chang) 付能力充足率進一步惡化,這無疑加劇了公司增資難的病情。針對這些問題,新光海航人壽表示,公司管理層正在積極采取措施,如協助股權轉讓。由於(yu) 2016年底大股東(dong) 增資延遲,股權轉讓難以推進;比如改變銷售策略,減少業(ye) 務消耗更多的償(chang) 付能力。
與(yu) 新光海航人壽類似,中法人壽由於(yu) 原股東(dong) 中國郵政集團撤資而業(ye) 績停滯,新引資延遲,償(chang) 付能力不足。值得注意的是,中法人壽最近也公布了增資計劃。如果增資完成,中法人壽注冊(ce) 資本將從(cong) 2億(yi) 元增加到15億(yi) 元。
自2016年以來,一些中小保險企業(ye) 通過增資、發債(zhai) 等方式補充資本。據不完全統計,隻有46家保險公司涉及股東(dong) 增資,共增資763.25億(yi) 元。此外,還有10家保險公司獲批發行資本補充債(zhai) 券,總額接近600億(yi) 元。針對中小保險企業(ye) 密集增資,有專(zhuan) 家表示,保險公司增資的主要原因是
保險企業(ye) 在償(chang) 二代製度下的財務壓力。除了大規模增資外,保險公司還可以通過增加投資回報或減少公司負債(zhai) 、調整業(ye) 務結構來緩解償(chang) 付能力的不足。
想了解更多新聞資訊或有保險規劃需求的朋友,點擊下方圖片,免費報名谘詢,會(hui) 有專(zhuan) 業(ye) 理財師為(wei) 您耐心講解,協助規範投保並提供周全的後續理賠服務。
原創文章,作者:香港赛马会网络平台-車車,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s://www.b2g419.com/bxzs/bxnew/596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