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大家還記不記得今年2月底,有一則上了熱搜的新聞:
女兒(er) 成績“一落千丈”,媽媽認為(wei) 她“作”,停掉其抗抑鬱藥,換成了維生素 。

這則新聞引起廣泛討論,但是正如其他新聞一樣,很快就被淹沒。
青少年抑鬱症,看似很重要的議題,但又是如此司空見慣。

在上麵那則新聞裏,我們(men) 看到了幾個(ge) 關(guan) 鍵詞——
“成績”、“小升初”、父母畢業(ye) 於(yu) “頂尖大學”、“厭學”等。
孩子的不快樂(le) 、不幸福,在父母的眼裏,變成了“作”和主觀上的不努力。
從(cong) 什麽(me) 時候開始,父母的眼裏,隻有孩子的成績?
這些心理問題被關(guan) 注的孩子家長,大多是70後或80後家長。
與(yu) 上一輩的家長相比,70後、80後家長有幾個(ge) 不同:
1.他們(men) 的學曆程度普遍有所提升,有的是應試教育的“既得利益者”;
2.他們(men) 接觸到的教育資源更多,開始關(guan) 注育兒(er) ;
3.他們(men) 趕上了中國發展最快的20年,有一定的物質基礎。
有了以上的“不同”後,很多的“直升機家長”出現了,他們(men) 對孩子的關(guan) 注無所不在,從(cong) 生活到成績,從(cong) 智商、情商到財商、逆商等等。
總之,從(cong) 素質教育到應試教育,我都要讓你去嚐試一遍。
現在的孩子在成長過程中,父母的態度常常會(hui) 出現180度的極速轉折——
從(cong) 學齡前的快樂(le) 教育,極速轉折到高強度的應試教育,繼而在小學高年級階段,拋棄應試以外的所有興(xing) 趣班。
孩子在懵懂中從(cong) 無憂無慮,到不得不接受應試的現實,從(cong) 而把所有課餘(yu) 時間投入其中,美其名曰:青春總是要拚博的,要努力,不負韶華。
有的父母會(hui) 說,很正常,我們(men) 也是這樣過來的,為(wei) 什麽(me) 我們(men) 當年能夠承受壓力?你們(men) 就承受不了?
因為(wei) 時代變了。
現在的孩子,生活在移動互聯網時代,享受當下、張揚個(ge) 性、自我中心,是大部分短視頻所傳(chuan) 導出來的價(jia) 值觀。
但在現實生活中,學校與(yu) 家長扮演的,依然是傳(chuan) 統的角色,20年如一日的嚴(yan) 格管理。
過去,父母的父母告訴孩子:你考不上大學,會(hui) 去掃大街;
現在,父母告訴孩子,你讀不好書(shu) ,考不上好的學校,連掃大街的工作都找不到了,因為(wei) 人工智能。
虛擬網絡中個(ge) 性化語言,與(yu) 學校、家庭裏刻板的語言,形成極大的張力。
過去快樂(le) 的童年,與(yu) 如今乏味內(nei) 卷的應試教育,哪個(ge) 才是真實的存在?
即使我們(men) 現在如此努力,爭(zheng) 取到3%的上211、985名校的機會(hui) ,未來就一定會(hui) 好嗎?
為(wei) 什麽(me) 現在我如此努力,卻還是達不到父母的要求,考上名校?我的未來一定一片灰暗。好成績,我求而不得;好成績以外呢?我又一無是處。
我的一位朋友,985名校畢業(ye) ,目前也是身居高位。
他的孩子中考沒考好,出現厭學,休學在家,聲稱自學,卻天天與(yu) 手機為(wei) 友。
醫生診斷為(wei) 抑鬱症,開始吃藥,朋友覺得無法想象:“你知道的,我們(men) 對孩子沒有要求,他考不上大學,我們(men) 完全可以養(yang) 得起他,我們(men) 隻希望他身心健康。”
一些重點中學的心理谘詢師反映,高知家庭,尤其是985名校畢業(ye) 的父母的孩子,心理壓力最大,他們(men) 覺得父母好像太”出色“了,自己的成績永遠無法超越自己的父母,索性放棄努力。你可能沒直接說過什麽(me) ,孩子從(cong) 你的朋友圈,從(cong) 你日常話語,品得出你的期許。
這不是個(ge) 案,是非常普遍的現象。青少年抑鬱症的患病率達15-20%,這個(ge) 數字一點兒(er) 也不誇張。
青少年抑鬱症高發,本質上,是社會(hui) 的評價(jia) 體(ti) 係出現問題。
我們(men) 這一代的人嚐到了考試的紅利,自然就選擇了“雞娃”這條看似“投產(chan) 比”更高的路。
很多父母的初心是為(wei) 孩子好,最終的結果卻是“成績比孩子快樂(le) 更重要”。孩子覺得自己成績達不到父母的期許,失去了存在的價(jia) 值感。
其實,除了“雞娃”這條路,父母還有很多的選擇。真正的好父母,應該是成為(wei) 孩子的發現者、陪伴者和托底者。
發現者:幫助孩子多元化嚐試,找到屬於(yu) 自己的方向;
陪伴者:孩子成長路上,所有人都是路人,唯有父母是TA一輩子的港灣;
托底者:雞孩子不如雞自己,努力賺錢,提升認知,托住孩子的下限。
在此,我尤其強調的是“發現”。
我用我的老本行——數學進一步解釋:每個(ge) 孩子都有自己的一片天,父母應該做的,就是找到孩子的那片天。

我們(men) 每一個(ge) 人的能力都符合基本的數學的正態分布,即大多數人在任何一個(ge) 能力下,都處在均值前後一個(ge) 標準差內(nei) 。這就是大多數的人生狀態。
比如考試能力,如果想要上本科,需要戰勝85%的對手;如果想考進211、985名校甚至清華北大,起碼要戰勝97%的人。
如果考核孩子成才的維度隻有“考試能力”這一項,有85%的概率無法出頭。
如果把這個(ge) 衡量維度增加到100個(ge) 呢?孩子隻要找到那個(ge) 能夠戰勝85%的人的維度,就有可能成為(wei) 一個(ge) 專(zhuan) 業(ye) 人士。你的孩子在100個(ge) 維度下都很普通(85%以下),這種可能性僅(jin) 有1億(yi) 分之9——1億(yi) 個(ge) 人中隻有9個(ge) 找不到突出專(zhuan) 屬自己的突出領域。
這個(ge) 概率有數學公式可以計算:

也就是說,隻要找到100個(ge) 方向,孩子還是找不到自己那片天的可能性是極小的。
光憑個(ge) 體(ti) 的父母,當然很難去找到100個(ge) 以上的方向。
去年底,我開啟了“教育減法”項目。
我把人的能力維度,暫時分為(wei) 五大能力——
數理邏輯、溝通交流、身體(ti) 動覺、藝術感覺、匠人技能。
孩子在這五個(ge) 維度中,在義(yi) 務教育階段隻要發現有一項能超越自己同齡人,就已經成功了一大半。
剩下的第二層麵是在能力象限下的專(zhuan) 業(ye) 選擇,應該讓孩子在高中階段自行選擇。每一個(ge) 專(zhuan) 業(ye) 下又至少有 5 個(ge) 不同職業(ye) 。孩子的選擇方向是非常多的。
隻要不局限於(yu) 單一的考試維度、成績維度,在降低要求的基礎上,讓孩子走上發現自己的路,哪怕起點再低,依然可以在 1- 2 個(ge) 能力中找到自己的專(zhuan) 長,從(cong) 而找到方向。

不以“考試能力”作為(wei) 唯一的努力方向,幫助孩子“認識自己、找到自己”;找到自己的成就感和價(jia) 值感。我認為(wei) ,這可能是解決(jue) 孩子心理問題的根本解決(jue) 方法。
當然,這不僅(jin) 需要家長有開闊的視野,還需要大概的財務和時間精力的投入,我希望通過“教育減法”項目,希望聯合眾(zhong) 多的專(zhuan) 家、達人,一起打開家長的視野,並打造一係列的輕量級訓練營,幫助家長“以減法思維,陪伴孩子進行多元化嚐試”。
為(wei) 了幫助更多的家庭,將“教育減法”落地。
從(cong) 去年11 月底至今,我和團隊做了十多場“教育減法”直播,目前已經開發了6個(ge) 輕量級訓練營(音樂(le) 、表達、科學、商業(ye) 、匠人、大語文等六大方向),與(yu) 500多個(ge) 家庭一起探索“以減法思維,進行多元化嚐試的可能性”。

例如,我們(men) 最先推出的“音樂(le) 很好玩”訓練營。
短短 5 天裏,家長和孩子深度沉浸在以莫紮特為(wei) 主題的訓練營中,訓練營完全不同於(yu) 市麵常規的音樂(le) 啟蒙課、樂(le) 器教學課。老師們(men) 把音樂(le) +故事+音樂(le) 曲+木盒+音樂(le) 小知識融會(hui) 貫通,精心編排,變成孩子們(men) 喜愛的有趣故事,身體(ti) 舞動和節奏小遊戲。
孩子們(men) 每天沉浸在莫紮特的音樂(le) 故事中,積極完成音樂(le) 小挑戰。老師還針對小朋友的打卡視頻給予了一對一的專(zhuan) 業(ye) 點評,並給出更深入的音樂(le) 學習(xi) 建議。
家長孩子都學得特別開心。
目前,訓練營已經滾動進行了3輪,更多的訓練營正在策劃之中,如數學、日常生活美學、戲劇、藝術鑒賞,甚至舞蹈啟蒙等等。
我期待能夠在2023年,至少和1萬(wan) 個(ge) 家庭一起打造未來義(yi) 務教育階段的教育減法之路。
訓練營的費用幾乎免費,家長完全不用有任何負擔。隻需要給不到50元的押金,在6個(ge) 訓練營中,選擇感興(xing) 趣的領域,任意打卡滿十次,就會(hui) 原路返還。
希望通過這些輕量級、沉浸式的訓練營,在孩子的起步階段,幫助父母節省財務資源,將錢留到孩子最需要用錢的高中及高等教育時期。
我們(men) 的訓練營是幫助大家做減法的,當導師告知你,孩子在此時此刻還沒發現某個(ge) 方麵的潛質時,請不要失望,而是應該慶幸,這個(ge) 過程幫你降低了未來的試錯成本,節約了財務預算。
如果孩子隻有五六歲,到高中前,我們(men) 還有將近10年的時間,慢慢尋找,給孩子時間,也給自己時間。
目前,“教育減法論”的實踐才剛剛開始,這將是一個(ge) 漫長的探索過程,但我確定這是一個(ge) 充滿希望的方向:隻有擺脫單一評估的維度,才可能讓更多的孩子找到適合自己的發展之路。
幫家長減輕焦慮,助孩子尋找未來。
我非常期待您和孩子的加入,添加下方助教微信即可谘詢和報名:

另外,如果有教育金規劃需求的,也可以點擊下方圖片報名,免費體(ti) 驗1對1家庭保障規劃服務,專(zhuan) 業(ye) 的譜藍理財師會(hui) 免費為(wei) 您量身定製家庭保障方案、協助您規範投保。
原創文章,作者:香港赛马会网络平台,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s://www.b2g419.com/rmht/11938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