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經濟資本 管理金融機構的風險

《家庭財務寶典》

導讀: 經濟資本可以相對科學地量化主要風險,可為(wei) 金融機構的日常經營管理提供輔助決(jue) 策支持,特別是在資本充足率評估、外部溝通(如監管機構、外部投資者等)、產(chan) 品開發定價(jia) 、投資風險規避、業(ye) 務預算、業(ye) 績評估、戰略資產(chan) 配置、資本配置計劃、管理薪酬製定等方麵。

近年來,隨著國際金融形勢動蕩的加劇和市場競爭(zheng) 的日益激烈,風險不斷聚集。金融機構的內(nei) 部風險管理需要找到一種新的有效工具,不僅(jin) 可以全麵合理地量化和控製風險,而且可以與(yu) 監管要求保持動態一致,經濟資本可以很好地滿足這一要求。

經濟資本是指在一定信心下,在一定時間內(nei) 彌補可能麵臨(lin) 的非預期損失所需的資本。所謂非預期損失,是金融機構在一定條件下最大損失值超過平均損失值的部分。經濟資本可分為(wei) 要求經濟資本和可用經濟資本。要求經濟資本是指機構抵禦其接受或暴露的風險所需的風險資本,即在不利情況下保證不破產(chan) 所需的資本,類似於(yu) 現行監管體(ti) 係下的要求資本;可用經濟資本是指資產(chan) 的市場價(jia) 值與(yu) 現行監管體(ti) 係下的實際資本相似。可用經濟資本高於(yu) 所需經濟資本,這意味著金融機構有足夠的資本來抵禦所麵臨(lin) 的風險。

經濟資本可以相對科學地量化主要風險,可以為(wei) 金融機構的日常管理,特別是在資本充足率評估、外部溝通(如監管機構、外部投資者等)、產(chan) 品開發定價(jia) 、投資風險規避、業(ye) 務預算、風險調整績效評估、戰略資產(chan) 配置、資本配置計劃、管理薪酬製定等方麵提供輔助決(jue) 策支持。

首先是資本充足性的科學評估。保險機構經營杠杆過高,可能導致財務實力下降,債(zhai) 務負擔增加;也可能導致機構資本充足率下降,導致過度監管和成本幹預。因此,在經營管理過程中,金融機構需要充分考慮實際杠杆水平(即實際資本)與(yu) 允許的最高杠杆水平(即要求資本)之間的平衡,科學評價(jia) 資本充足性。利用經濟資本計量模型開展的相關(guan) 工作包括:關(guan) 注股東(dong) 價(jia) 值,使風險結構與(yu) 風險偏好體(ti) 係一致;可用經濟資本可作為(wei) 當前財務資源的評估,要求經濟資本作為(wei) 整體(ti) 、產(chan) 品線和分支機構的可量化風險評估;與(yu) 監管機構和評級機構的資本充足性要求進行比較。

二是優(you) 化資本配置。金融機構的資本應優(you) 先配置回報率豐(feng) 厚、增長潛力大、利益多樣化的業(ye) 務或產(chan) 品。資本配置也與(yu) 機構的風險結構密切相關(guan) 。無論是負債(zhai) 端還是資產(chan) 端,都需要配置一定數額的資本來對衝(chong) 風險。對於(yu) 不同的業(ye) 務線,應選擇最佳的風險結構,實現最有效的資本配置。資本配置優(you) 化采用經濟資本計量模型,主要通過戰略資產(chan) 配置、貸款策略、產(chan) 品策略、保險和再保險優(you) 化實現。

三是對績效考核和薪酬進行風險調整。在評估業(ye) 績時,金融機構不僅(jin) 要考慮營業(ye) 收入本身,還要考慮獲得收入的風險,以準確衡量業(ye) 務或經營措施的實際價(jia) 值。經濟資本是基於(yu) 風險潛在財務影響的真實資本需求和經濟價(jia) 值。以經濟資本為(wei) 分母來衡量資本回報率,特別適合以風險管理為(wei) 企業(ye) 生命線的金融機構。

最後,促進與(yu) 外部利益相關(guan) 者的溝通。一般來說,不同利益相關(guan) 者的關(guan) 注點往往不同。近年來,一些金融機構更積極地向外部利益相關(guan) 者解釋如何使用經濟資本工具來管理風險,並通過展示經濟資本的計量結果向外界披露當前的風險分布和風險暴露,受到投資者和評級機構的廣泛歡迎。這些溝通主要包括:向利益相關(guan) 者報告企業(ye) 的風險承擔情況和/或風險偏好;通過詳細的風險披露顯示企業(ye) 的風險管理實力;從(cong) 企業(ye) 自身的風險特征和具體(ti) 情況顯示企業(ye) 的資本充足性和財務實力。

根據產(chan) 品線、業(ye) 務賬戶、分支機構等經營管理的不同邏輯維度,可以逐步分解經濟資本,滿足風險防控責任、科學績效考核、精細管理的要求。例如,在保險業(ye) ,它可以是險種層次計量的保險風險可分解為(wei) 產(chan) 品線和分支機構;保險業(ye) 務的信用風險可分解為(wei) 賬戶層麵。

要求經濟資本的分解是指在計量總體(ti) 要求經濟資本的情況下,計算更詳細維度的要求經濟資本,如某一分支機構要求經濟資本。經濟資本的分解主要有直接計算法和分攤法。對於(yu) 任何維度要求的經濟資本計量,隻要能明確維度(如分支機構)對應的資產(chan) 和負債(zhai) ,就可以直接作為(wei) 計算基礎計算相應的經濟資本。該方法的理論邏輯簡潔明了,但缺點是計算量大。適用於(yu) 直接計算法計量經濟資本的主要方法有:資產(chan) 負債(zhai) 單獨管理的部分客戶維度;賬戶維度要求經濟資本;其他資產(chan) 負債(zhai) 單獨處理。分攤法是指先在更高維度計算要求經濟資本,然後按照相應的分攤原則將要求經濟資本的高維度分攤到下一個(ge) 更詳細的維度。根據不同的風險屬性選擇相應的拆分因素,如市場風險可選擇準備金作為(wei) 拆分因素;保險風險可選準備金、標準保費收入。以保險風險為(wei) 例,當選擇準備金作為(wei) 分割因素時,有三種口徑:會(hui) 計準則準備金、市場一致性準備金和償(chang) 付能力準備金;非壽險與(yu) 短期保險業(ye) 務的分割因素之和是保費準備金和未決(jue) 賠償(chang) 準備金。當保險風險以保費作為(wei) 分割因素時,為(wei) 了避免分割因素與(yu) 風險之間的不對應,需要區分單一支付和定期支付保費,因此采用標準保費分割;非壽險與(yu) 短期保險業(ye) 務分割因素可以用來賺取保費。

由於(yu) 通常分支機構或產(chan) 品線沒有淨資產(chan) 和資本充足的概念,因此將可用經濟資本分配到相應的維度並沒有明顯的意義(yi) 。但是,如果可用經濟資本需要根據某些考慮進行分解,債(zhai) 務可以根據所需維度的保險類型進行計量,然後通過數據進行分類,並添加到分支機構或產(chan) 品線;資產(chan) 方參照市場風險分配方法。

從(cong) 金融監管的角度來看,巴塞爾協議鼓勵商業(ye) 銀行發展高級內(nei) 部風險管理模式,以減少監管資本;歐盟和中國也明確要求保險公司開發以經濟資本為(wei) 代表的內(nei) 部風險管理模式,提高風險控製能力。然而,我們(men) 也應該清楚地看到,經濟資本計量仍然存在一些明顯的局限性。具體(ti) 來說,其可信度不夠靈活,與(yu) 外部信息不連接,參數難以確定,估值非常敏感,難以及時反映外部風險。

想了解更多新聞資訊或有保險規劃需求的朋友,點擊下方圖片,免費報名谘詢,會(hui) 有專(zhuan) 業(ye) 理財師為(wei) 您耐心講解,協助規範投保並提供周全的後續理賠服務。

香港赛马会网络平台團隊1對1保險規劃 立省50%

原創文章,作者:香港赛马会网络平台-車車,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s://www.b2g419.com/bxzs/bxnew/54091.html

(0)
上一篇 2023年1月18日 下午5:35
下一篇 2023年1月18日 下午5:37

文章推薦

微信掃一掃
微信掃一掃
分享本頁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