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老齡化社會(hui) 的來臨(lin) ,養(yang) 老,尤其是失能老人的養(yang) 老,將越來越成為(wei) 家庭不可避免的重擔。
傳(chuan) 說中的“一人失能,全家失衡”究竟意味著什麽(me) ?
一旦失能,該如何更有尊嚴(yan) 地度過晚年?
我們(men) 為(wei) 此能提前做些什麽(me) ?
這個(ge) 話題很沉重,卻是我們(men) 終究要麵對的。今天,借著幾個(ge) 真實的案例,一起來聊聊。
前年,雲(yun) 南一則弑父新聞引起了公眾(zhong) 的關(guan) 注。
一男子為(wei) 減少病痛給父親(qin) 帶來的折磨,親(qin) 手將父親(qin) 勒死,並放入棺材內(nei) 掩埋。
報道中,「長年照顧殘疾父親(qin) 」的表述引發了不少網友的猜測,被解讀出男子不堪長期照護的重壓而忍痛結束親(qin) 人生命的意味。
這樣的猜測並非沒有道理,事實上,因身心疲於(yu) 看護而殺害家人的案例不在少數。
在老齡化程度很高的日本,平均每8天就會(hui) 發生一起「看護殺人」案件。
每日新聞大阪社會(hui) 部采訪組所著的《看護殺人:走投無路的家人的自白》一書(shu) ,就記錄了家庭看護者的普遍困境。

書(shu) 中有個(ge) 案例讓人印象深刻。
54歲的山岡(gang) 龍一在殺死了自己的母親(qin) 後悲慟不已,他嚐試用刀刺入自己的脖子和腹部,並打算用繩子在樹上自縊。
好在路人及時發現並報了警,龍一因此得救。
這是2006年2月發生在日本京都的一起「看護殺人」案。案發時,龍一已照顧患有老年癡呆症的母親(qin) 11年。
一開始,母親(qin) 的情況還沒那麽(me) 糟糕,不必全天看護。
可後來母親(qin) 的病情越來越嚴(yan) 重,在母親(qin) 的一次獨自外出迷路後,龍一決(jue) 定提出停職申請,全職在家看護。
自此母親(qin) 每兩(liang) 個(ge) 月5萬(wan) 日元的退休金,成了母子倆(lia) 唯一的收入來源。
為(wei) 了節約開支,龍一兩(liang) 天才吃1頓,母親(qin) 則是每天吃2頓麵包和果汁。
然而即便如此節省,生活還是無法維持下去。
2006年1月下旬,龍一收到上個(ge) 月的賬單,在使用信用卡貸款支付費用後,他身上僅(jin) 剩7000日元(相當於(yu) 人民幣350元),連下個(ge) 月的房租都付不起了。
最終,絕望的龍一推著母親(qin) 去到了河灘,發生了前麵的那一幕……
審判時,龍一的供述中有這麽(me) 一句話:“雖然我親(qin) 手奪去了媽媽的生命,但如果有來世的話,我還想做媽媽的孩子”。讓在場的人唏噓不已。

殺害自己親(qin) 人看似是一件喪(sang) 心病狂的事情,但沒人知道,他在看護的過程中,到底經曆了什麽(me) 。
一個(ge) 人如果不是到了自己的極限,怎麽(me) 會(hui) 舍得對自己的親(qin) 人痛下殺手,讓自己的餘(yu) 生都活在悔恨當中呢?
而像龍一這樣,誌願、無償(chang) 地為(wei) 家人或朋友提供長期照護的人,學術界定義(yi) 為(wei) 「非正式照顧者」。
在全球各地,「非正式照顧者」均以家庭成員為(wei) 主,即便在北歐等養(yang) 老服務相對發達的地區,家庭照顧者也承擔了近 2/3 的責任。
在中國,由於(yu) 孝道文化的影響,以及現階段護理服務發展尚不充分,這種現象更為(wei) 突出。
北京協力人口與(yu) 社會(hui) 發展研究所所長賈雲(yun) 竹就曾透露過一組數據:
以北京為(wei) 例,有90%以上的失能老人會(hui) 在家裏接受長期護理,家庭成員是照料失能老人的絕對主力。

而絕大多數看護者,無論在經濟上還是身心上都承受著巨大負擔。
多項研究顯示,90%以上的看護者存在不同程度的護理負擔,自評身體(ti) 健康狀況良好的僅(jin) 有 22.9%,超過 4 成的人有抑鬱症狀。
在國內(nei) 的一些「看護殺人」案件中,我們(men) 也可以窺見極端的背後,是無數在看護重壓下掙紮的人:
2014年,一位北京阿姨以繩索懸掛重物勒頸的方式殺死癱瘓的丈夫,割腕自殺後獲救。
她悉心照顧癱瘓丈夫 15 年,生活拮據,又患上腦梗死、高血壓等疾病,覺得無力再照顧丈夫。案發前,她向女兒(er) 和弟弟表達過厭世情緒,被暫時勸慰住。
2020年陝西榆林58歲的馬某,因家境貧寒和精神壓力過大而心生絕望,選擇了將自己79歲的癱瘓的母親(qin) 活埋……

長期壓抑的家庭看護者,他們(men) 的壓力就像是在空杯子上慢慢加水,快到杯緣處,似乎還能承受,等到再滿上,壓力就如同杯中的水滿溢出來,崩塌殆盡。
看到這裏,大家可能跟我一樣心生寒意,也可能還抱著一些僥(jiao) 幸心理:上麵說的都是極端例子,跟多數人應該關(guan) 係不大吧,畢竟失能隻是小概率事件。
可事實真是如此嗎?我們(men) 來看幾組數據就知道了。
去年7月,國家衛健委發布了一組數據,2021年中國居民的人均預期壽命將達到78.2歲。2019年,這一數字是77.3歲。
僅(jin) 過了2年,平均預期壽命就提高了1歲。單這樣看,大家越來越長壽了,似乎是件好事。
但我們(men) 再來看另一組數據,中國居民2019年的健康預期壽命為(wei) 68.5歲。

所謂健康預期壽命,是在預期壽命的基礎上,進一步綜合人的疾病和失能情況,是更加綜合的正向指標。
換句話說,在國人77.3歲的平均壽命中,身心健康、有尊嚴(yan) 、有質量的生命時間是68.5年。
這意味著,我們(men) 每個(ge) 人平均有將近10年的時間,可能會(hui) 在病痛折磨或是失能中度過。
以失能為(wei) 例,2020年我國60歲以上失能老人已超4200萬(wan) ,占60歲以上老年人口比例約16.6%。也就是說,每6位老人中就有1位生活無法自理。

看到這些數據,大家還會(hui) 覺得失能離我們(men) 很遙遠嗎?
等到我們(men) 老了的時候,人均壽命大概率會(hui) 進一步延長,而一旦失去自理能力,晚年生活或許就成了一場“長壽的噩夢”。
對我們(men) 的家人而言,這也是一種難以承受之重。
要知道,現在需要長期照護的老人大多還有多個(ge) 子女,兄弟姐妹間尚可分擔照顧責任。
隨著人口結構的變化,我們(men) 國家普遍的“421”式的倒金字塔家庭結構已讓不少年輕人不堪重負。
一對年輕夫婦,要承擔四位老人和一個(ge) 小孩的生計,壓力可想而知。這時再碰上家裏有老人失能,更是災難。
子女辭職照顧,家庭則失去一份收入;找護工上門,要麵臨(lin) 每月幾千甚至上萬(wan) 元的護理費用;送老人去養(yang) 老院,價(jia) 格更是在萬(wan) 元以上。
▲某家政服務公司價(jia) 格表,請一個(ge) 護工上門照顧失能老人,費用至少在5000以上/月
所以說,“養(yang) 兒(er) 防老”的設想,真的不容樂(le) 觀。比起將希望寄托在子女身上,我們(men) 或許該想想其他的辦法。
白岩鬆有句話,我覺得很有道理。
他說,我們(men) 注定是孝順父母的最後一代,被兒(er) 女拋棄的第一代。趁現在腿腳還能動彈,還能自己做主,就趕緊為(wei) 未來做好準備,提前給自己的晚年預留一份尊嚴(yan) 。
這個(ge) 準備,一個(ge) 是財務,一個(ge) 是觀念。
觀念豁達,是餘(yu) 生幸福與(yu) 否的指向標。而財務充裕,則是一切物質的基礎。
在未來的關(guan) 鍵時刻,是否有一筆足額的資金很大程度上決(jue) 定了我們(men) 的晚年是否能體(ti) 麵地延續下去。

這裏要提醒大家:我們(men) 老來大概率還是會(hui) 有一段時間需要別人照顧的,而決(jue) 定我們(men) 能不能得到更好、更有尊嚴(yan) 的照料,不止是錢的多少,還有錢的存在形態。
除了存款、房子這樣直接“攥在手裏”的資產(chan) ,建議大家再儲(chu) 備一份能與(yu) 我們(men) 的壽命緊密掛鉤的資產(chan) ——比如養(yang) 老年金、終身護理險等,我們(men) 活得越長壽,領到的錢就會(hui) 越多。
大家不妨想想,一個(ge) 是什麽(me) 時候老人身故了,兒(er) 孫就多了一套房產(chan) 或一筆存款繼承;一個(ge) 是隻要把老人照顧得好好的,家裏就每年或者每月多一份收入,哪種能更好地保障我們(men) 的晚年生活呢?
答案顯然是後者。
久病床前難有孝子,這無關(guan) 善惡,而是人性。人性有光輝高尚的一麵,也有生物本能的一麵:趨利避害。
大家不要忽視金錢對人的激勵作用。如果可能,大家還是盡量推動著人性往善的方向發展。畢竟,越老,我們(men) 自己能掌控的東(dong) 西越少。

至於(yu) 與(yu) 壽命緊掛鉤定的資產(chan) ,像養(yang) 老年金大家都比較熟悉了。終身護理保險可能很多人還不太知道,這裏也給大家簡單介紹一下。
簡單來說,在被保人健康時,它就像一份增額終身壽險,能實現資產(chan) 增值,靈活規劃;
可倘若被保人不幸失能,它就是一份長期護理保障,能給予充足的保險金支撐療養(yang) 照顧。
將理財屬性與(yu) 護理屬性相結合,不僅(jin) 長期增值表現突出,還可以提供優(you) 秀的疾病身故和護理的保障。
資產(chan) 、健康一起守護,一箭雙雕,很多人會(hui) 選擇這款產(chan) 品來作自己的赛马会老品牌网站配置。
篇幅有限,我們(men) 這裏就不對產(chan) 品做過多的介紹了。感興(xing) 趣的朋友可以點擊文末的圖片,讓理財師1對1為(wei) 你免費詳細介紹、量身定製方案。
沒有一片樹葉不落下,沒有一年不入秋。人亦如斯,老是人生的必然狀態。
麵對家庭結構的縮小、一代婚戀生育觀的變化,養(yang) 老問題終會(hui) 像一朵烏(wu) 雲(yun) ,慢慢飄到每個(ge) 人的頭頂上。
而這裏麵,「失能」又是我們(men) 體(ti) 麵養(yang) 老最大的敵人。對此,我們(men) 每個(ge) 人都需要重視並且盡早準備起來。
還沒有開啟養(yang) 老規劃的朋友,趕緊點擊下方圖片,讓理財師1對1為(wei) 你免費詳細介紹、量身定製方案。
原創文章,作者:香港赛马会网络平台-敏敏,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s://www.b2g419.com/rmht/1164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