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內,三家外資保險公司的股權發生了變化,新舊股東各懷鬼胎

《家庭財務寶典》

導讀:
日前,另一家外資保險公司易主。中韓人壽原大股東(dong) 國際貿易集團將其所有股權轉讓給浙江東(dong) 方上市公司。中韓人壽原大股東(dong) 國際貿易集團將其所有股權轉讓給上海上市公司浙江東(dong) 方。據報道,這是今年第三家股權變更的外國保險公司。

業(ye) 內(nei) 人士對藍鯨保險據透露,在各種股票市場中,保險股更受歡迎,特別是一些業(ye) 績穩定,有上升潛力保險公司股權掛牌後,很多機構經常來谘詢,保險股權甚至比一些銀行的股權更有吸引力。

三家外資企業(ye) 股東(dong) 變臉 中資爭(zheng) 先恐後入局

盡管連年虧(kui) 損,中韓人壽原股東(dong) 國際貿易集團仍以高達231.07%的增值率出售其50%的中韓人壽股權。11月30日,浙江東(dong) 方發布公告,計劃投資6.73億(yi) 元收購中韓人壽50%的股權。

根據萬(wan) 邦資產(chan) 出具的報告,截至2016年5月31日的評估基準日,中韓人壽資產(chan) 賬麵價(jia) 值為(wei) 10.76億(yi) 元,負債(zhai) 賬麵價(jia) 值為(wei) 8.73億(yi) 元,所有者權益賬麵價(jia) 值為(wei) 2.03億(yi) 元。中韓人壽股東(dong) 在評估基準日的全部權益評估價(jia) 值為(wei) 6.73億(yi) 元,比賬麵價(jia) 值增值4.70億(yi) 元,增值率為(wei) 231.07%。

公開資料顯示,股權轉讓後,中韓人壽股東(dong) 將變更為(wei) 浙江東(dong) 方和韓華人壽,持股比例分別為(wei) 50%,原股東(dong) 國際貿易集團退出。

中韓人壽並不是今年唯一一家改變大股東(dong) 的外國保險公司。11月16日,新光海航人壽的一份股權變更公告宣布退出原大股東(dong) 海航集團。根據公告,新光海航人壽的兩(liang) 名股東(dong) 是新光人壽保險海航集團各持50%股權;股權變更後,新光海航人壽股東(dong) 變更為(wei) 四家,深圳柏林資產(chan) 變更為(wei) 最大股東(dong) ,持股51%,新光人壽持股25%,深圳光匯石油集團持股14%,深圳國展投資發展持股10%。

今年以來,大股東(dong) 變臉的外資保險公司也有利寶互動在中國全資子公司利寶中國。今年8月,三胞集團與(yu) 利寶互助保險達成股權戰略合作協議,轉讓利寶中國保險51%的控股權,經中國保監會(hui) 批準。但截至第三季度,利寶中國尚未完成上述股權更換。

連年虧(kui) 損,現金流虧(kui) 損,現金流承壓,卻屢屢被溢價(jia) 收購

根據藍鯨保險的梳理,今年前三季度,上述三家涉及股權變更的公司都處於(yu) 虧(kui) 損狀態。根據中韓人壽最新償(chang) 付能力報告,中韓人壽今年第三季度末保險業(ye) 務收入622.31萬(wan) 元,淨利潤虧(kui) 損1512.42萬(wan) 元。從(cong) 新光海航人壽的角度來看,該公司今年已虧(kui) 損2283.5萬(wan) 元。

此外,新光海航人壽也麵臨(lin) 著淨現金流的壓力。雖然新光海航人壽在第一季度和第二季度采取了一些措施,但現金流仍未改變為(wei) 負。第三季度末,其淨現金流虧(kui) 損3037.2萬(wan) 元。利寶中國引進紮略合作夥(huo) 伴似乎也麵臨(lin) 著利潤壓力。藍鯨保險查看了償(chang) 付能力報告。第三季度末,公司保險業(ye) 務收入3.09億(yi) 元,淨利潤虧(kui) 損3488萬(wan) 元。

但即便如此,在股權轉讓雙方交易外資保險公司股權的過程中,也出現了溢價(jia) 交易。以浙江東(dong) 方收購中韓人壽為(wei) 例。根據萬(wan) 邦資產(chan) 出具的報告,截至2016年5月31日評估基準日,中韓人壽資產(chan) 賬麵值為(wei) 10.76億(yi) 元,負債(zhai) 賬麵值為(wei) 8.73億(yi) 元,所有者權益賬麵值為(wei) 2.03億(yi) 元。評估基準日中韓人壽股東(dong) 全部權益評估值為(wei) 6.73億(yi) 元,比賬麵價(jia) 值增值4.70億(yi) 元,增值率為(wei) 231.07%。

對此,浙江東(dong) 方對藍鯨保險表示,溢價(jia) 收購是公司長期發展的考慮因素。上市公司此前發布的公告還指出,該交易將對公司的業(ye) 務產(chan) 生積極影響,提高公司的競爭(zheng) 力和可持續發展能力,為(wei) 所有股東(dong) 創造更好的回報。交易實施後,公司的業(ye) 務範圍將覆蓋包括保險在內(nei) 的廣泛金融業(ye) 。考慮到金融業(ye) 良好的發展前景,重組將提高公司的可持續發展能力和後續發展空間,為(wei) 提高公司的經營業(ye) 績提供保障。

避免分手問題有待解決(jue) :文化摩擦已成為(wei) 合資企業(ye) 的心髒病

一些業(ye) 內(nei) 專(zhuan) 家對藍鯨保險指出,買(mai) 方可能打算獲得保險許可證。該人士表示,中國保險,尤其是中國壽險發展前景看好,保險牌照相對稀缺,造成了保險企業(ye) 資金追捧的局麵。

東(dong) 吳證券研究所也表示,短期內(nei) ,一些願意轉型金融的上市公司將獲得許可證溢價(jia) ,對股價(jia) 產(chan) 生積極影響;從(cong) 長遠來看,保險許可證,特別是壽險,可作為(wei) 企業(ye) 低成本的長期融資平台,一舉(ju) 兩(liang) 得。

至於(yu) 賣方出售保險公司股權的原因,一些行業(ye) 專(zhuan) 家告訴藍鯨保險,一方麵,由於(yu) 保險利潤周期長,投資者不可避免地會(hui) 退縮;另一方麵,中外經營理念的差異也是合資保險公司最終分手的重要原因之一,許多合資保險公司持有50%的股權分配也會(hui) 導致沒人說的問題。此人還透露,與(yu) 歐美背景下的外資保險公司相比,亞(ya) 洲保險公司在中國的文化衝(chong) 突更加嚴(yan) 重,亞(ya) 洲保險公司在中國的處境更加艱難。

外資保險企業(ye) 在中國的困境:能否盈利還是個(ge) 謎

在國內(nei) 外保險發展史上,股權變更的故事很少見,股權變更後未能有效盈利的例子也很常見。以2002年成立的海爾紐約人壽為(wei) 例,公司成立後找不到合適的發展規模。股東(dong) 連續更換後,更名為(wei) 北京大學方正人壽的海爾紐約人壽仍未盈利,2015年虧(kui) 損0.36億(yi) 元。根據最新的償(chang) 付能力報告,今年第三季度末,北大方正人壽虧(kui) 損1108.95萬(wan) 元。

股權變更後盈利的例子是陸家嘴國泰人壽。2104年陸家嘴金融入主後盈利,2015年盈利1億(yi) 元以上,今年前三季度淨利潤6550.93萬(wan) 元。但在陸家嘴國泰人壽盈利之前,它也經曆了10年的虧(kui) 損期。

目前,外資保險企業(ye) 的投資者似乎對保險企業(ye) 的長利潤周期有預期。以浙江東(dong) 方為(wei) 例,在發行股份購買(mai) 資產(chan) 、募集配套資金及相關(guan) 交易報告中表示,中韓人壽原股東(dong) 國際貿易集團同時承諾中韓人壽將於(yu) 2021年盈利,即中韓人壽扣除2021年非經常性損益後利潤為(wei) 正。如果2021年未能盈利,國際貿易集團將按持股比例以現金方式補足差額,直至中韓人壽盈利。

據藍鯨保險報道,自2012年11月30日中韓人壽成立以來壽險事實上,上連年虧(kui) 損,2013年、2014年、2015年淨利潤分別為(wei) -5640.78萬(wan) 元、-7355.62萬(wan) 元、-9273.49萬(wan) 元。至於(yu) 中韓人壽到2021年能否實現盈利,業(ye) 內(nei) 人士對藍鯨保險表示,目前還不容易下結論,還要看市場的發展。

然而,目前,外國保險公司在中國的處境仍然困難。根據中國保監會(hui) 近日披露的數據,今年10月前,中國人壽保險公司原保險保費收入18305.9億(yi) 元,同期外資壽險原保費收入僅(jin) 1194.1億(yi) 元;前10月中資財險原保險費收入7358.7億(yi) 元,外資財險同期收入151.6億(yi) 元。

想了解更多新聞資訊或有保險規劃需求的朋友,點擊下方圖片,免費報名谘詢,會(hui) 有專(zhuan) 業(ye) 理財師為(wei) 您耐心講解,協助規範投保並提供周全的後續理賠服務。

香港赛马会网络平台團隊1對1保險規劃 立省50%

原創文章,作者:香港赛马会网络平台-車車,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s://www.b2g419.com/bxzs/bxnew/55601.html

(0)
上一篇 2023年2月10日 下午6:10
下一篇 2023年2月10日 下午6:12

文章推薦

微信掃一掃
微信掃一掃
分享本頁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