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
近年來,按照放開前端,控製後端的總體(ti) 思路,中國保監會(hui) 繼續推進保險資金使用改革,不斷加強事中事後監管。改革的力度和成效有目共睹,得到了社會(hui) 各界的積極評價(jia) 。自2016年以來,我們(men) 一直密切關(guan) 注防範風險的主題,加強監改革創新,有效應對保險資金使用風險和社會(hui) 關(guan) 注的熱點問題,保持風險底線,促進保險資金使用的可持續健康發展。自2016年以來,我們(men) 一直密切關(guan) 注防範風險的主題,加強監改革創新,有效應對保險資金使用風險和社會(hui) 關(guan) 注的熱點問題,保持風險底線,促進保險資金使用的可持續健康發展。
當前保險資本使用麵臨(lin) 的主要挑戰
目前,國際政治經濟形勢複雜,不確定性顯著增加。保險業(ye) 長期經營的特點決(jue) 定了行業(ye) 發展需要相對確定的外部環境。因此,在不確定性增加的外部環境下,保險業(ye) 和保險資金的使用麵臨(lin) 著越來越多的風險和問題,防範風險的任務非常繁重和緊迫。
全球經濟進入緩慢增長周期,低利率甚至負利率可能成為(wei) 常態。近期美歐政治不確定性的上升將對國際經濟金融市場產(chan) 生很大影響。
從(cong) 國際政治的角度來看,不確定性顯著增加。典型的標誌性事件,如英國脫歐和特朗普當選美國總統,表明基層人民對精英統治不滿的集中爆發,經濟發展不能造福公眾(zhong) ,利益分配機製不平等是深層次的原因。從(cong) 宏觀上看,這些事件具有很強的示範效應,可能導致多米諾骨牌效應。越來越多的發達國家將有政治保守主義(yi) 傾(qing) 向,這在一定程度上意味著以全球化和自由貿易為(wei) 特征的全球經濟增長模式的分階段下降,這將給已經困難的全球經濟帶來更大的變量。這些都給中國經濟發展的外部環境帶來了巨大的挑戰。保險資金的使用是一種需要長期使用的大規模業(ye) 態,尤其是全球視野的宏觀政治經濟研究,需要我們(men) 共同努力。
從(cong) 經濟發展周期來看,世界經濟總體(ti) 趨於(yu) 低速增長,經濟複蘇疲軟。低利率或負利率將成為(wei) 世界經濟長和寬鬆貨幣政策的常態。目前,包括日本、德國和歐洲在內(nei) 的9個(ge) 國家和地區的央行已經實施了負利率政策。全人類曆史上第一次經曆負利率時代。從(cong) 10年期國債(zhai) 收益率來看,2016年10月底,德國10年期國債(zhai) 收益率為(wei) -0.1%,意大利1.5%,西班牙1.1%,法國0.3%,香港和台灣10年期政府債(zhai) 券收益率低於(yu) 1%,美國10年期政府債(zhai) 券收益率約為(wei) 1.5%。
中國經濟運行總體(ti) 穩定,新常態特征更加明顯。經濟從(cong) 下降到穩定的基礎不斷鞏固,但低利率環境將持續很長時間。
2014年和2015年,中國經濟下滑的主要原因是房地產(chan) 投資下滑和大宗商品暴跌。自2016年以來,由於(yu) 國家穩定增長政策、基礎設施、房地產(chan) 等投資穩定增長,人民幣匯率不斷修正,有利於(yu) 出口增長,消費持續增長。可以看出,快速下降期已經過去,但總需求低迷和產(chan) 能過剩並存的模式難以從(cong) 根本上改變。經濟運行中積累的長期矛盾和問題仍然較多,經濟下行壓力仍然存在。
自2014年11月以來,央行已降息6次,存款準備金率6次,市場利率已降至曆史較低水平,近期10年期國債(zhai) 收益率一度降至2.64%,AAA一年期短融債(zhai) 平均利率為(wei) 3%,我國資產(chan) 收益下降趨勢明顯。原因之一是經濟走勢呈L類型,有效需求增長動力不足,實體(ti) 經濟發展仍麵臨(lin) 較大困難,經濟下行壓力仍較大。第二,從(cong) 中長期來看,中國已進入人口老齡化時期,人口紅利逐漸消失,利率長期下降。第三,加工貿易、房地產(chan) 投資等傳(chuan) 統產(chan) 業(ye) 增長疲軟,產(chan) 能過剩。雖然新興(xing) 產(chan) 業(ye) 前景廣闊,但仍處於(yu) 產(chan) 業(ye) 化初期,有的仍依賴國家補貼。醫療、衛生、養(yang) 老等行業(ye) 仍需要體(ti) 製改革的突破,難以找到規模化的優(you) 質高收益資產(chan) 。
保險業(ye) 資產(chan) 端與(yu) 負債(zhai) 端在低利率環境下的矛盾日益突出。
低利率環境給保險業(ye) 和保險資金的使用帶來了現實挑戰,尤其是長期壽險,當利率下降時,它麵臨(lin) 著更大的挑戰和壓力。總體(ti) 而言,保險業(ye) 資產(chan) 負債(zhai) 的整體(ti) 匹配呈現出長期負債(zhai) 、短期資產(chan) 的特點。在長期低利率環境下,對新的保險基金投資和大量資產(chan) 到期基金的再投資需求較大,保險公司特別是壽險公司配置壓力巨大,風險隱患較大。一方麵形成利差損失風險;另一方麵,增加高風險投資。為(wei) 了獲得高回報,高成本基金迫使保險機構改善風險偏好,投資於(yu) 高風險資產(chan) ,甚至演變為(wei) 激進投資、絕望和絕望。國際上,如日本、美國等壽險公司曆史上的危機基本上發生在規模快速擴張、成本增加、投資激進、泡沫破裂、流動性或償(chang) 付能力危機、重組破產(chan) 等規律上。目前,保險業(ye) 麵對低利率環境和資產(chan) 短缺的唯一途徑是降低債(zhai) 務成本和收入預期。
國內(nei) 信用違約風險明顯上升,保險基金投資組合信用風險敞口增加。
2014年以前,中國債(zhai) 券市場長期處於(yu) 剛性兌(dui) 現狀態,幾乎沒有違約。自2014年3月中國債(zhai) 券市場實質性違約以來,2015年發生了22起實質性違約,涉及120億(yi) 元。2016年違約開始加快,前11個(ge) 月共違約54隻債(zhai) 券,涉及本金283.34億(yi) 元,信用違約增加。具體(ti) 來說,債(zhai) 券違約主要集中在產(chan) 能過剩和周期性強的行業(ye) 。違約債(zhai) 券發行人開始從(cong) 民營企業(ye) 向國有企業(ye) 和中央企業(ye) 傳(chuan) 播。違約債(zhai) 券包括企業(ye) 債(zhai) 券、公司債(zhai) 券、中期票據、短期融資債(zhai) 券等。未來,由於(yu) 經濟下行周期壓力、企業(ye) 杠杆率過高、債(zhai) 券市場擴張等因素,我國信用違約風險將繼續增加。同時,我們(men) 也應該注意到,2017年底前約50%的地方債(zhai) 務到期,但由於(yu) 經濟放緩、財政收入和土地出讓收入來源減少,地方融資平台的債(zhai) 務風險逐漸顯現。
約80%的保險資金分配給信用資產(chan) ,如企業(ye) 債(zhai) 券、基礎設施和信托產(chan) 品。投資滲透率高,信用風險上升。最近,保險資金投資的債(zhai) 券和信托產(chan) 品違約。此外,在資產(chan) 短缺的背景下,保險機構必須提高風險容忍度,增加高風險、高收益資產(chan) 的配置,配置更多的高收益債(zhai) 券、債(zhai) 權和信托,從(cong) 而提高投資組合的信用風險敞口。
與(yu) 成熟市場相比,我國保險資金的使用仍存在一定差距。
從(cong) 技術角度看,投資和風險管理能力仍需提高。隨著市場化改革的深化,保險資金使用風險與(yu) 中國經濟金融風險深度融合,風險點增加,隱蔽性增強,對風險管理的需求巨大而迫切。許多保險機構的投資能力和風險控製水平仍然相對不足,在文化、人才、製度和運行機製方麵仍處於(yu) 基礎設施階段。部分公司投資專(zhuan) 業(ye) 人員不足,團隊不穩定。個(ge) 別公司有投資衝(chong) 動和僥(jiao) 幸心理,在投資管理能力不符合監管標準的情況下進行高風險投資。
從(cong) 公司治理的角度來看,治理問題和缺陷已成為(wei) 激進經營的基因。沒有市場自律,監管再強也沒用。近年來,個(ge) 別保險機構股權結構複雜不透明,公司治理不完善,對大股東(dong) 缺乏製衡機製,容易形成主導一些投資行為(wei) 偏離了長期投資、穩定投資和價(jia) 值投資的概念。
此外,最近,個(ge) 別保險機構的相關(guan) 人員被發現涉嫌內(nei) 幕交易和鼠標倉(cang) 庫案件,涉及的金額並不小。保險機構應高度警惕保險業(ye) 此類案件風險的蔓延。監管機構對此類事件的零容忍一經核實,將采取果斷的監管措施,包括取消能力備案和暫行相關(guan) 業(ye) 務。
下一步,資金運用監管原則、思路和重點工作
堅持審慎穩定使用保險資金的三個(ge) 原則
一是保險姓保和保險資金使用服務主營業(ye) 務。具體(ti) 來說,首先,保險應優(you) 先考慮風險保障和長期儲(chu) 蓄業(ye) 務,輔以短期金融業(ye) 務;其次,保險資金的使用應優(you) 先考慮固定收益或固定收益業(ye) 務、股權、股票、基金等非固定收益業(ye) 務;最後,股權投資應優(you) 先考慮金融投資和戰略投資。自2012年以來,保險資金的使用一直是保險資金健康穩定發展的基礎。
二是加強保險資產(chan) 負債(zhai) 管理理念。資產(chan) 負債(zhai) 匹配管理是保險公司穩定經營的重要基礎,一直是保險公司風險管理的核心內(nei) 容。如果資產(chan) 負債(zhai) 匹配問題得到管理,運營將穩定順利。理論上,合理的錯配可以帶來一定的風險回報,但這有一個(ge) 程度,超過它將帶來巨大的風險。在當前利率下降和低利率環境下,資產(chan) 負債(zhai) 匹配的關(guan) 鍵在於(yu) 負債(zhai) 端。如果負債(zhai) 端做得好,資產(chan) 端將很容易。對投資的理解是不正確的。保險公司的核心競爭(zheng) 力在於(yu) 風險管理和風險保障。指望保險公司的投資團隊必須超過其他資產(chan) 管理團隊也是一種不現實的期望。保險公司應建立產(chan) 品開發和投資運營的協調機製,協調產(chan) 品、精算、投資和銷售,嚴(yan) 格防範產(chan) 品定價(jia) 和利差風險。在產(chan) 品設計中,要充分與(yu) 資產(chan) 管理部門協商,考慮投資能力和市場狀況,真正實現前端資產(chan) 方與(yu) 後端負債(zhai) 方的良性互動。
三是堅持依法合規經營,保持風險底線。繼續加強製度和規則建設,真正管理人員、事務、投資和風險,從(cong) 製度和機製上做好風險防範工作,這是風險防範的根本原因。同時,投資能力和風險管理能力是防範風險的重要障礙。保險機構應認真增加投資研究能力和風險控製水平,特別是對新形勢、新風險、新趨勢,努力實現先知、知識、適應性和有效措施。
下一步重點工作
未來,根據中國保監會(hui) 黨(dang) 委的統一部署,繼續按照開放前端、控製後端的要求,堅持謹慎穩定使用保險資金的原則,突出風險防範,繼續深化保險資金市場化改革,發揮保險資金優(you) 勢,促進服務供給側(ce) 結構性改革和實體(ti) 經濟轉型發展。加快監管方式轉變,不斷創新監管思維和手段,加強事中事後監管,保持風險底線,促進保險資金使用可持續健康發展。
一是完善公司治理和資金使用內(nei) 部控製。修訂完善《保險資金使用管理暫行辦》《保險資產(chan) 管理公司暫行辦法》。在前期定股權投資、房地產(chan) 投資、金融產(chan) 品、基礎設施投資計劃等內(nei) 部控製應用指南,在前期總指引和三個(ge) 應用指引的基礎上。進一步優(you) 化內(nei) 部控製專(zhuan) 項審計。逐步建立高效、透明、法治、有效製衡的公司治理和決(jue) 策流程,促進保險資金在健康軌道上的順利運行。在落實責任方麵,研究推進保險公司設立首席投資官,明確崗位職責和報告義(yi) 務,加強履行職責和責任調查;進一步推進保險資產(chan) 管理公司首席風險官製度,迫使保險公司完善公司治理。
二是促進保險機構資產(chan) 負債(zhai) 管理和監管的實施。研究製定資產(chan) 負債(zhai) 管理監管政策措施的路線圖和時間表,明確能力標準,加強公司在製度、組織、人員、技術、製度等方麵的能力建設,定期評估實施情況。評估結果將與(yu) 試點、投資比例和投資能力掛鉤。根據保險資金的不同負債(zhai) 屬性,從(cong) 賬戶層麵製定資產(chan) 負債(zhai) 管理政策,從(cong) 根本上實現資產(chan) 負債(zhai) 的精細監管。
三是進一步加強對重點公司和重點業(ye) 務的監管。進一步加強對投資激進的公司的風險監測和監管。靈活運用技術監管和監管幹預的方法,早抓小風險。對一些嚴(yan) 重違規、社會(hui) 影響不良的公司,可以暫停或取消其業(ye) 務範圍。加強對海外投資的監督,進一步明確海外投資的資質條件、行業(ye) 範圍和投資經營標準,規範國內(nei) 外貸款和境外債(zhai) 券發行融資。加強對股權和股票投資的監管,規範和約束其一致行為(wei) 人的行為(wei) 。
四是繼續深化保險資金利用市場化改革。推進改革創新,為(wei) 市場主體(ti) 提供更多的選擇空間和選擇。對近年來發布實施的一係列政策製度進行政策梳理,聽取市場意見和建議,及時修改完善,進一步放開保險資金投資渠道。支持保險資金充分發揮保險資金規模大、期限長、來源穩定的特點,創新應用形式,更好地服務於(yu) 實體(ti) 經濟發展、產(chan) 能過剩、債(zhai) 轉股等供給側(ce) 結構性改革。推進保險資產(chan) 管理公司的組織創新和機製創新。逐步降低準入門檻,建立適當的激勵機製,增強保險資產(chan) 管理機構的活力和市場競爭(zheng) 力。
五是事中事後進一步加強資金使用監管。逐步建立和完善現代資金使用監管框架,加強信息披露、內(nei) 部控製、分類監管等監管手段,研究分類監管標準和流程,提高監管的靈活性和有效性。進一步科學劃分和調整主要資產(chan) 的類型和比例,促進第二代對不同資產(chan) 品種和投資行為(wei) 的資本約束;持續評估和建立投資能力退出機製,對不再具備資格、重大風險事件、重大違法行為(wei) 的保險機構實施投資能力退出。
協會(hui) 應照市場化、專(zhuan) 業(ye) 化、國際化的發展目標
未來,中國保險資產(chan) 管理協會(hui) 將按照市場化、專(zhuan) 業(ye) 化、國際化的發展目標,積極進取、開拓創新,進一步發揮金融自律組織的獨特優(you) 勢和作用,努力成為(wei) 監管的有力助手、會(hui) 員的親(qin) 密扶手和市場的有力動力。下一步將重點關(guan) 注以下工作。
首先,我們(men) 將努力加強市場自律。在監管政策體(ti) 係框架下,加強行業(ye) 標準建設,完善交易對手、投資產(chan) 品、風險管理、內(nei) 部控製機製、績效考核、專(zhuan) 業(ye) 服務等自律規則,有效配合監管管理後端,進一步深化保險資金市場化改革開放前端,創造有利環境。
二是加強風險監測。積極配合監管部門做好風險防範工作,研究、判斷和評估保險資金使用的各種風險,向監管部門提供建議,向會(hui) 員發出風險預警。同時,根據監管的總體(ti) 規劃,做好數據和信息的統計分析,為(wei) 有效防範風險提供基本支持。
第三,努力促進行業(ye) 的發展。加強前瞻性和基礎研究,快速響應、深入分析和提出市場熱點、焦點和關(guan) 鍵問題的建議。繼續加強行業(ye) 能力建設,與(yu) 監管和會(hui) 員合作,共同促進業(ye) 務創新,提高行業(ye) 競爭(zheng) 力。同時,積極實踐綠色金融理念,倡導價(jia) 值投資和責任投資,在保險強國建設過程中建設世界級的保險資產(chan) 管理行業(ye) 。
第四,努力加強基礎設施建設。圍繞培育保險資產(chan) 管理市場的核心任務,積極推進行業(ye) 基礎設施建設,全力支持上海證券交易所建設資產(chan) 交易平台,實現交易所、協會(hui) 和公司係統的互聯互通和信息共享。同時,進一步優(you) 化協會(hui) 資產(chan) 管理雲(yun) 平台和資產(chan) 管理信息交互係統,為(wei) 行業(ye) 發展提供技術支持和專(zhuan) 業(ye) 服務。
想了解更多新聞資訊或有保險規劃需求的朋友,點擊下方圖片,免費報名谘詢,會(hui) 有專(zhuan) 業(ye) 理財師為(wei) 您耐心講解,協助規範投保並提供周全的後續理賠服務。
原創文章,作者:香港赛马会网络平台-車車,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s://www.b2g419.com/bxzs/bxnew/5736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