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
直保公司牌照爭(zheng) 奪戰漸趨白熱化,社會(hui) 資本正在繞道進入再保險市場。近日,中南建設就對外披露,將聯合多家企業(ye) 申請成立中圓再保險公司。有保險專(zhuan) 家指出,再保險業(ye) 務對風險把控的專(zhuan) 業(ye) 性要求更高,這對於(yu) 毫無保險經驗的投資者而言具有較大挑戰性。
中南建設發布公告顯示,將聯合廈門金圓投資、廈門海滄投資、江蘇淩雲(yun) 置業(ye) 、廈門夏商集團、河南鑫苑置業(ye) 等成立天圓再保險股份有限公司。天圓再保險注冊(ce) 資本為(wei) 30億(yi) 元,總股本30億(yi) 股。其中,中南建設參與(yu) 認購6億(yi) 股股份,占比20%。目前來看,與(yu) 更多的社會(hui) 資本湧入直保保險市場相比,再保險市場主體(ti) 的設立並不多。
據了解,隨著保險業(ye) 社會(hui) 地位的提升,保險牌照成為(wei) 了眾(zhong) 多企業(ye) 的掘金之地。保監會(hui) 主席項俊波曾披露,目前有近200家企業(ye) 在排隊申請保險牌照,而保監會(hui) 有意將牌照發放傾(qing) 斜於(yu) 還沒有設立總部的省市,這也讓申請牌照越來越難,目前一些企業(ye) 開始瞄上二三線城市,例如4月就有25家保險公司名稱完成工商注冊(ce) 核準,均計劃在省會(hui) 及三級城市成立,不過牌照下發還存在很大的變數。
上述積極申請的均為(wei) 直保公司牌照,也就是直接針對投保人開展業(ye) 務的公司。近一年多,保監會(hui) 發放的直保牌照屈指可數,如三峽人壽、珠峰財險、海峽金橋財險、泰康在線、安心財險和易安財險等,其中後三家還算主打創新的互聯網保險公司。
“正因為(wei) 直保公司的牌照獲批越來越難,一些企業(ye) 會(hui) 向再保險市場發起衝(chong) 擊。”一位保險分析人士指出,從(cong) 國際上看,再保險市場規模的大小,一定程度上表明一個(ge) 國家承保能力的強弱。而在我國,再保險市場仍處於(yu) 起步階段。
此前,專(zhuan) 營再保險業(ye) 務的僅(jin) 有中國再保險集團一家,而保險業(ye) “十二五”及保險業(ye) 新“國十條”都提出大力發展再保險市場。中銀國際證券介紹,我國再保險機構保費收入超過700億(yi) 元,2006年以來年均複合增長率達到19%左右,預計到2020年市場規模可達3300億(yi) 元,行業(ye) 潛力大,發展前景十分廣闊,但是牌照資源稀缺。目前來看,已有太平再保險獲準開業(ye) ,而人保已獲得牌照,江泰再保險經紀公司已在上海自貿區開業(ye) 。近日,前海金融控股率眾(zhong) 多社會(hui) 資本已在籌建前海再保險公司,可謂真正由社會(hui) 資本籌建的再保險公司,而中南建設聯合多家企業(ye) 進軍(jun) 再次加碼這一領域。
平安證券最新研報顯示,上海自貿區、深圳前海和天津自貿區更有利於(yu) 培育再保險主體(ti) 和市場。不過,對於(yu) 沒有保險經驗的企業(ye) 經營這一領域,不免讓市場對於(yu) 再保風控能力有些擔心。一位保險專(zhuan) 家表示,再保險業(ye) 務為(wei) 保險公司之間的業(ye) 務來往,通常而言金額較大,這對風險把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是對於(yu) 拿不到直保牌照,通過再保險繞道進入市場也不失為(wei) 一種選擇。
想了解更多新聞資訊或有保險規劃需求的朋友,點擊下方圖片,免費報名谘詢,會(hui) 有專(zhuan) 業(ye) 理財師為(wei) 您耐心講解,協助規範投保並提供周全的後續理賠服務。
原創文章,作者:香港赛马会网络平台-車車,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s://www.b2g419.com/bxzs/bxnew/498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