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險公司承保P2P現在有兩起賠償案,損失近4000萬元

《家庭財務寶典》

導讀: 近期,財產(chan) 保險公司承保互聯網貸款平台業(ye) 務,兩(liang) 起為(wei) 借款人提供信用增強服務的典型保險賠償(chang) 案件被中國保監會(hui) 通知。根據通知內(nei) 容,由於(yu) 風險控製單一、內(nei) 部控製製度寬鬆等原因,兩(liang) 起賠償(chang) 案件中,一家保險公司已向投保人追回全部預付款,另一家保險公司在追回部分預付款後實際損失近4000萬(wan) 元。根據通知內(nei) 容,由於(yu) 風險控製單一、內(nei) 部控製製度寬鬆等原因,兩(liang) 起賠償(chang) 案件中,一家保險公司已向投保人追回全部預付款,另一家保險公司在追回部分預付款後實際損失近4000萬(wan) 元。

財險公司人士表示,對網上貸款業(ye) 務的擔保保險風險高,保費可觀,有個(ge) 別公司擔保P2P但大多數貸款業(ye) 務保險公司擔心著火,不願意承保貸款業(ye) 務。與(yu) 承保貸款業(ye) 務不同,個(ge) 別財產(chan) 保險公司選擇承保風險較小的P2P平台資金賬戶安全險。

根據網貸之家聯合盈燦谘詢發布的《2015年網貸平台發展指數評級報告》(網貸平台百強榜單),對成交量、營收等綜合指標排名前100P2P平台與(yu) 保險公司合作。梳理結果顯示,隻有4個(ge) P2P平台與(yu) 保險公司合作,其中3家與(yu) 同一保險公司合作,合作業(ye) 務為(wei) 賬戶資本損失保險,1家P2P平台與(yu) 上市保險公司合作,未披露具體(ti) 合作業(ye) 務。

兩(liang) 次典型賠償(chang)

近年來,隨著互聯網金融的快速發展,保險業(ye) 也在不斷幹預互聯網貸款業(ye) 務的發展,為(wei) 借款人提供信用增強服務,保護投資者的合法權益。但最近,保險公司在互聯網平台上發生了兩(liang) 起典型的賠償(chang) 事件,以確保保險業(ye) 務的發展,表明保險公司在內(nei) 部管理和風險控製方麵存在薄弱環節,也表明保險公司需要進一步加強管理,提高風險防治水平。

2015年4月份,A保險公司為(wei) 互聯網平台上的借款人(即投保人)提供銀行票據質押貸款擔保保險,並要求投保人提供第三方擔保。但投保人逾期後,A保險公司發現,第三方擔保的銀行保兌(dui) 函是他人冒充第三方金融機構偽(wei) 造的。第三方擔保失效後,A保險公司隻能提前支付大量資金償(chang) 還互聯網平台上的投資者(即被保險人),然後開始相關(guan) 的追償(chang) 工作。目前,A保險公司已向投保人追回所有預付款。

2014年8月份,B保險公司為(wei) 互聯網平台上符合一定項目類型要求的貸款企業(ye) (即投保人)提供貸款擔保保險。同時,要求第三方擔保機構根據每筆貸款向B保險公司出具全額連帶擔保責任書(shu) 保險金額一定比例的B保險公司質押銀行存單。自去年年底以來,該項目的相關(guan) 貸款企業(ye) 發生了逾期風險事件。B 保險公司在扣除第三方擔保質押存單並追償(chang) 借款人後,實際損失近4萬(wan) 元 萬(wan) 元。同時,B 在後期債(zhai) 務追償(chang) 過程中,保險公司發現部分被保險企業(ye) 為(wei) 空殼公司,涉嫌虛假融資,正在通過相關(guan) 法律程序進行追償(chang) 。

風險控製環節存在漏洞

中國保監會(hui) 在通知中表示,上述兩(liang) 起賠償(chang) 案件的發生與(yu) 保險公司的風險控製漏洞有關(guan) 。

首先,保險公司風險控製手段單一,借款人信用審計能力不足是賠償(chang) 案件的原因之一。上述兩(liang) 家保險公司在承保時,風險控製手段僅(jin) 依賴於(yu) 借款人的抵押/質押,削弱了對借款人信用的綜合審計,為(wei) 借款人的違約埋下了巨大的風險和隱患。

如,A 保險公司投保人違約的觸發點是貸款企業(ye) 難以收回大額應收賬款,導致資金流斷裂,無法償(chang) 還貸款;B 案件發生後,保險公司發現投保人的企業(ye) 是三無空殼公司,無房地產(chan) 、無車輛、無經營跡象。

其次,風險識別薄弱,擔保措施風險估計不足。中國保監會(hui) 表示,為(wei) 了防範風險,保險公司通常對投保人(即借款人)采取反擔保措施。反擔保措施主要包括抵押、質押和擔保。由於(yu) 保險公司缺乏風險識別和驗真能力,如抵押/質押物等反擔保措施,往往委托第三方進行評估,失去了風險判斷的主動權,給事後追償(chang) 造成很大困難。

此外,寬鬆的內(nei) 部控製係統增加了業(ye) 務風險的可能性。通知顯示,雖然上述兩(liang) 家保險公司建立了相關(guan) 的內(nei) 部控製管理體(ti) 係,但並沒有嚴(yan) 格加強業(ye) 務人員的執行。此外,風險審計製度、業(ye) 務操作流程風險、承保理賠指引等內(nei) 部控製管理製度也不完善。如,A 保險公司未對單一借款人設定承保限額,一旦借款人發生大額違約,很容易造成保險公司短期現金流危機。

最後,人才儲(chu) 備不足,無法準確識別關(guan) 鍵風險點也是主要原因之一。中國保監會(hui) 表示,確保保險業(ye) 務專(zhuan) 業(ye) 性強,其風險控製環節涉及保險、銀行、法律、財務、統計等,對風險控製人員的綜合質量要求較高,各風險控製環節的錯誤、遺漏、缺失、缺失,將導致後續的法律糾紛或經濟損失。

如,A 保險公司希望委托其合作有限的情況下,保險公司希望委托其合作的托管銀行審查票據和保兌(dui) 函的真實性,但在借款人、托管銀行和A 在保險公司簽訂的三方質押服務合同中,托管銀行刪除了對保兌(dui) 函的審查責任,A 但保險公司經辦人未能發現重大漏洞,導致A 保險公司不能要求其合作的托管銀行承擔相關(guan) 法律責任。

合作夥(huo) 伴的選擇要慎重

互聯網貸款平台涉及投資者眾(zhong) 多,涉及麵廣,社會(hui) 影響力大,政府和社會(hui) 各界關(guan) 注度高。特別是當前社會(hui) 信用環境不完善,互聯網貸款平台運行停業(ye) 等風險事件不斷湧現,加強互聯網平台保障保險業(ye) 務風險管理尤為(wei) 重要。中國保監會(hui) 提醒保險公司慎重選擇合作夥(huo) 伴,堅持風險導向,完善管理體(ti) 係。

在風險控製方麵,中國保監會(hui) 建議保險公司認真執行相關(guan) 監管規定,建立健全內(nei) 部風險控製管理體(ti) 係。例如,研究建立獨立的內(nei) 部風險審計機製,與(yu) 第三方風險評估機構合作,實施交叉驗證審計。加強對借款人自身財務狀況、現金流狀況、相關(guan) 債(zhai) 務狀況、貸款資金使用情況的盡職調查,從(cong) 源頭上降低借款人違約風險。

同時,保險企業(ye) 應認真選擇合作夥(huo) 伴,製定與(yu) 其合作的金融機構、互聯網平台、第三方評估或信用機構的資格標準,明確雙方的權利和義(yi) 務,防止跨行業(ye) 的外部風險傳(chuan) 遞。堅持小分散承保的原則,對單投保人的承保限額進行分類和細化。加強專(zhuan) 業(ye) 人才隊伍的培訓和建設,提高風險識別和控製能力。

中國保監會(hui) 提到,監管部門應果斷采取監管措施,觸及監管底線的保險公司。對於(yu) 風險防範水平較弱的保險公司,應及時做好風險預警,消除保險公司開展互聯網平台,以確保保險業(ye) 務。對於(yu) 重大賠償(chang) 事件的保險公司,應及時跟蹤置事件,盡量減少相關(guan) 風險。同時,建立健全互聯網平台業(ye) 務數據定期提交製度,及時提交重大賠償(chang) 事件。

事實上,中國保監會(hui) 於(yu) 今年1月29日發布了《關(guan) 於(yu) 加強互聯網平台保障保險業(ye) 務管理的規範性文件通知》,要求保險公司遵守互聯網平台保障保險業(ye) 務償(chang) 付能力的監管要求。

同時,保險公司應嚴(yan) 格選擇互聯網平台,不得與(yu) 提供信用服務、建立資本池、非法集資等損害國家利益和公共利益的互聯網平台合作,並與(yu) 互聯網平台簽訂協議,明確合作互聯網平台不得有上述禁止行為(wei) 。

此外,中國保監會(hui) 要求保險公司嚴(yan) 格審查投保人資格,了解投保人的資本流動、財務狀況、曆史信用記錄、還款來源、還款能力等信息,選擇信譽良好的優(you) 質客戶,結合自身的業(ye) 務發展和資產(chan) 規模,認真開展業(ye) 務。

中國保監會(hui) 還要求保險公司明確與(yu) 互聯網平台合作的信息披露義(yi) 務,加強互聯網平台的保障赛马会APP下载官网在管理方麵,保險公司應建立嚴(yan) 格的風險控製機製。保險公司應加強信息係統控製,定期開展互聯網平台,確保保險業(ye) 務的風險調查和壓力測試,完善應急預案,並根據風險調查和壓力測試結果做好應急準備。

想了解更多新聞資訊或有保險規劃需求的朋友,點擊下方圖片,免費報名谘詢,會(hui) 有專(zhuan) 業(ye) 理財師為(wei) 您耐心講解,協助規範投保並提供周全的後續理賠服務。

香港赛马会网络平台團隊1對1保險規劃 立省50%

原創文章,作者:香港赛马会网络平台-車車,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s://www.b2g419.com/bxzs/bxnew/50991.html

(0)
上一篇 2023年3月7日 下午6:12
下一篇 2023年3月7日 下午6:28

文章推薦

微信掃一掃
微信掃一掃
分享本頁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