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
網傳(chuan) 已久的帶量采購《“4+7”城市藥品集中采購文件》(下稱“《采購文件》”)已經正式出台,12月6日,上海將作為(wei) 第一個(ge) 帶量采購試點開標。而背後的國家醫療保障局或許成為(wei) 藥品采購體(ti) 係中擁有最大話語權的決(jue) 策方,此次招標議價(jia) 後的采購價(jia) 格可能會(hui) 放大到全國,形成價(jia) 格聯動。
12月1日,在中國醫院院長年會(hui) 上,中國勞動和社會(hui) 保障科學研究院院長金維剛對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表示,國家醫保局的組建解決(jue) 了“多龍治水”,成為(wei) 具有統籌決(jue) 斷權力的集權部門,同時也是集采購權、定價(jia) 權和支付權於(yu) 一身的超級買(mai) 家。
“長期看,帶量采購將對行業(ye) 的商業(ye) 模式產(chan) 生深刻影響,仿製藥的營銷屬性逐漸減低,生產(chan) 工藝和成本優(you) 勢將成為(wei) 仿製藥企核心競爭(zheng) 優(you) 勢,擁有原料藥和製劑一體(ti) 化生產(chan) 能力的企業(ye) ,有望受益新的行業(ye) 規則。”萬(wan) 聯證券分析。
“4+7”帶量采購
此次帶量采購首先在11個(ge) 城市試點,包括北京、上海、天津、重慶4個(ge) 直轄市和廣州、深圳、沈陽、大連、西安、成都、廈門7個(ge) 城市。
天風證券研究所測算顯示,
2017年全國西藥銷售規模1.46萬(wan) 億(yi) 元,本次試點采購的11個(ge) 城市,北京、上海、天津、重慶四地合計銷售規模3018億(yi) 元,占全國比例超過20%。考慮到其他省份僅(jin) 廣州、深圳、成都藥品銷售規模較大,預計影響全國30%的藥品市場。如果按照60%至70%的帶量采購規模,中標企業(ye) 將獲得全國約12%至21%的市場。
自從(cong) 帶量采購消息流出,部分業(ye) 內(nei) 人士就對其核心問題產(chan) 生了擔憂,鼎臣醫藥谘詢創始人史立臣曾對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表示,帶量采購首先要解決(jue) “量”的問題,既往采購量僅(jin) 是以一個(ge) 省或一個(ge) 市的使用量來表達,沒有明確數據,可能會(hui) 出現藥企中標後銷售量不達標但無人負責的狀況。
《采購文件》則對采購品種和采購量進行明確規定,在帶量采購的31種藥品中,5mg氨氯地平口服常釋劑型采購數量最大,為(wei) 2.94億(yi) 片,
500mg培美曲塞注射劑采購量最小,為(wei) 2.29萬(wan) 支。同時《采購文件》還公布了11個(ge) 城市各自對每種藥品的具體(ti) 采購量。
量的問題似乎得到了有效解決(jue) ,部分業(ye) 內(nei) 人士還對支付表示擔心。“之前,帶量采購價(jia) 格談判是一部分人,進行實際采購和支付的卻是另一部分人,就會(hui) 導致當時談成的支付方式成了空話。”史立臣對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表示。
上述人士的擔憂不無道理,之前帶量采購的招采、支付和定價(jia) 職能分屬於(yu) 原國家衛計委、人社部和國家發改委,而在今年組建的國家醫保局,完成了招采合一,成為(wei) 集采購權、定價(jia) 權和支付權於(yu) 一身的“超級買(mai) 方”,由此來看,支付問題似乎也得到了改善,醫保強支付時代或將開啟。
而且此次帶量采購還會(hui) 簽署購銷合同,各試點地區在聯采辦發布中選通知後,按照中選品種及中選價(jia) 格在合規采購平台上完成掛網工作,按要求組織簽訂購銷合同並執行,購銷合同必須如實反映實際供應價(jia) 格和采購量,采購方應當根據合同的約定及時回款,不得拖欠。上海市衛生和健康發展研究中心主任金春林在此前也曾表示,帶量采購的核心是以量換價(jia) 、以款換價(jia) ,相較於(yu) 之前的采購,現在有回款保證采購量和市場,讓價(jia) 格明顯下降,同時減輕企業(ye) 的銷售成本。“藥價(jia) 中銷售成本占比很高,采購量確定後,可以降低藥價(jia) ,回扣也能得到改善。”
據上海人社局醫保處副處長龔波介紹,完成集中采購後,醫保部門將與(yu) 衛生部門合作,從(cong) 行風建設、合理用藥、臨(lin) 床用藥綜合評價(jia) 等方麵入手,加大對醫療機構監督,保證約定的采購量得到執行。
同時,本次中標流程采取預中選和擬中選製,最終隻有1家企業(ye) 中標,即:企業(ye) 先報價(jia) ,該品種選定1家企業(ye) 預中選;有3家報價(jia) 的品種,預中標滿足條件即為(wei) 擬中選品種;有2家報價(jia) 的品種,根據低價(jia) 、銷量大、中標地區多等要求,降幅雙方達成一致後,成為(wei) 擬中選品種;對於(yu) 隻有1家企業(ye) 申報的情況,將直接獲得預中選資格,降幅通過協商決(jue) 定,是否成為(wei) 擬中選品種。但對於(yu) 不參加或不接受議價(jia) 談判的,該品種作流標處理,且將影響該企業(ye) 在試點地區所涉藥品的集中采購。
對於(yu) 中標流程中的議價(jia) 環節,一位業(ye) 內(nei) 人士也對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表示:“談判確實有成效,但很多談判結束後,會(hui) 出現企業(ye) 怨聲載道和患者獲得感不強的現象,這就提醒我們(men) ,促進產(chan) 業(ye) 發展和創新隻是醫保的延伸功能。”
金維剛對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指出,要逐步完善國家醫保局與(yu) 藥品供應方之間的談判機製,同時還要完善與(yu) 醫療服務機構和衛生部門之間有關(guan) 醫療服務價(jia) 格的談判機製,並建立對醫療服務價(jia) 值的科學評價(jia) 體(ti) 係,以此為(wei) 基礎進行談判。
“帶量采購或醫保談判都應該製度常態化,以往都是一批一批地談判,有隨意性和不確定性,如果能形成一個(ge) 合理固定的運行機製,就可以隨時根據需要采取措施,成為(wei) 整個(ge) 醫保的基礎之一。”金維剛對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說。
藥企生死局
此次帶量采購是建立在仿製藥一致性評價(jia) 取得階段性進展的基礎上進行的,在《采購文件》的申報要求部分,提出了藥企的藥品品種應屬於(yu) 原研藥及國家藥監局發布的仿製藥質量和療效一致性評價(jia) 參比製劑,或是滿足通過仿製藥質量和療效一致性評價(jia) 等要求。
同時在11月21日,上海陽光醫藥采購網公布的《“4+7”城市藥品集中采購上海地區補充文件》(下稱“《補充文件》”)進一步明確,符合本次集中采購申報要求的同品種仿製藥品生產(chan) 企業(ye) 超過(含)3家的,不再采購其它不符合本次集中采購申報要求的同品種其他生產(chan) 企業(ye) 藥品。
通過一致性評價(jia) 的企業(ye) 或許可以搶先獲得“入場券”,但入圍之後也免不了激烈競爭(zheng) ,截至11月8日,國家食藥監局藥品評審中心共受理一致性評價(jia) 受理號517個(ge) ,涉及196家企業(ye) 的189個(ge) 品種,目前已通過一致性評價(jia) 受理號達75個(ge) ,涉及41個(ge) 品種。
本次《采購文件》公布的31個(ge) 品種,據相關(guan) 數據統計,截至11月,共有46家企業(ye) 符合要求,仿製藥企業(ye) 共30家,其中有10家藥企是不少於(yu) 2個(ge) 品種入圍,部分藥品將麵臨(lin) 多家藥企競爭(zheng) 的格局。
如31個(ge) 品種中的瑞舒伐他汀口服常釋劑型,2017年中國公立醫療機構的銷售額為(wei) 50.19億(yi) 元,也麵臨(lin) 著包括原研藥企在內(nei) 共5家藥企的競爭(zheng) ,如正大天晴即為(wei) 其中仿製藥企之一,它除了麵臨(lin) 原研藥企阿斯利康的對抗,還要顧及與(yu) 其市場份額難分伯仲的京新藥業(ye) 和海正藥業(ye) 。
此次正大天晴入圍品種4個(ge) ,均非獨家仿製藥,而且同時麵臨(lin) 3家以上同類產(chan) 品的競爭(zheng) ,其中恩替卡韋口服常釋劑型2017年公立醫療機構市場銷售額高達84.25億(yi) 元,對此,正大天晴麵臨(lin) 江西青峰以及原研藥企施貴寶的競爭(zheng) ,目前正大天晴此藥品的市場份額已超過施貴寶,同時其厄貝沙坦氫氯噻嗪片的市場份額僅(jin) 次於(yu) 原研藥,又大幅超過競爭(zheng) 對手華海藥業(ye) 的同類產(chan) 品。
複星醫藥也有4個(ge) 品種入圍,隻有阿法骨化醇口服常釋劑型是獨家通過一致性評價(jia) ,氨氯地平口服常釋劑型也麵臨(lin) 4家企業(ye) 同台競標。
原研藥也麵臨(lin) 著兩(liang) 難的處境。據中銀醫藥研報,在前五批通過一致性評價(jia) 的28種藥品(57個(ge) 品規)中,原研市場份額高於(yu) 80%的占25%,高於(yu) 60%份額的合計超過46.4%,高於(yu) 40%份額的合計超過67.8%,僅(jin) 有1/4的品種原研市場不到30%。
而此次31個(ge) 藥品品種主要波及的原研企業(ye) 16家,輝瑞、阿斯利康、賽諾菲、葛蘭(lan) 素史克、施貴寶等均在其列,這些藥企的吉非替尼、富馬酸替諾福韋二吡呋酯、左乙拉西坦等在2017年中國公立醫療機構終端的市場份額均在90%以上,同時在我國,多數原研藥專(zhuan) 利期到期後並沒有出現“價(jia) 格懸崖”,它們(men) 的價(jia) 格仍普遍高於(yu) 國內(nei) 仿製藥。
因此部分業(ye) 內(nei) 人士認為(wei) ,這些原研藥企業(ye) 目前有兩(liang) 條路可走,一是與(yu) 仿製藥一同降價(jia) ,競爭(zheng) 品種入選資格,二是放棄“4+7”城市的市場份額,繼續發力剩下的市場。
對於(yu) 第一條路,《補充文件》顯示:“符合本次集中采購申報要求的同品種未中選的最高價(jia) 藥品,必須在本市2017年中標價(jia) (或掛網價(jia) )基礎上,根據價(jia) 差實現梯度降價(jia) 後(以中選價(jia) 托底)方可繼續采購使用,價(jia) 差較大的須進一步加大降價(jia) 幅度。”因此,原研藥參與(yu) 競標後,若降價(jia) 幅度不夠,或許會(hui) 麵臨(lin) 第二次降價(jia) 才能繼續被采購使用。
對於(yu) 第二條路,《采購文件》顯示:“本次集中采購以結果執行日起12個(ge) 月為(wei) 一個(ge) 采購周期。”意即帶量采購入選品種會(hui) 以年為(wei) 周期進行迭代,同時帶量采購或許也會(hui) 以年為(wei) 周期持續進行,同時有業(ye) 內(nei) 人士認為(wei) ,此次三權合一的“超級買(mai) 家”國家醫保局出場,在試點帶量采購後或許會(hui) 進一步將其適用於(yu) 全國市場,屆時原研藥可能會(hui) 大幅殺價(jia) 以保住市場。
對於(yu) 此次帶量采購中各藥企所麵臨(lin) 的價(jia) 格難關(guan) ,金維剛對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梳理了近年藥品談判的降價(jia) 情況,2015年10月,原國家衛計委率先開始對3種藥品進行國家級藥品談判,談判成功後降幅超過50%;2017年進行了第二輪國家醫保藥品談判,談判成功36種藥品,總體(ti) 價(jia) 格降幅達到44%,最高降幅達到70%。今年國家醫保局牽頭對17種抗癌藥品進行國家級的談判,價(jia) 格降幅也很高,平均達56.7%,最高降幅也超過70%。
“由此可以看出通過談判,藥品價(jia) 格降幅都比較高,但談判有利於(yu) 形成市場導向的價(jia) 格形成機製,在全麵醫保背景下可以通過以量換價(jia) 實現共贏。” 金維剛說。
想了解更多新聞資訊或有保險規劃需求的朋友,點擊下方圖片,免費報名谘詢,會(hui) 有專(zhuan) 業(ye) 理財師為(wei) 您耐心講解,協助規範投保並提供周全的後續理賠服務。
原創文章,作者:香港赛马会网络平台-車車,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s://www.b2g419.com/bxzs/bxnew/59007.html